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病理特点与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的大小:11.4cm×4.4cm×10cm至27.9cm×22.7cm×34cm,肿瘤形态不规整。18例脂肪肉瘤中,高分化型脂肪肉瘤4例,以脂肪密度肿块为主,内有条网状分隔及小结节影;黏液性脂肪肉瘤3例,其中1例以囊性密度肿块为主,强化不明显,2例以棉絮样低密度肿块为主;多形性脂肪肉瘤3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病灶内可有坏死液化;去分化脂肪肉瘤2例,为脂肪密度与软组织密度混杂肿块;混合型脂肪肉瘤6例,表现为脂肪、囊性、实性、钙化等多成分混合肿块。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病理分型,是造成CT表现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认识其CT表现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2.
正交设计进行消淤接骨散的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采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的消淤接骨散药效不明显,推测可能为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所致。目的:正交实验进行消淤接骨散醇提取工艺设计。方法:以处方的醇浸膏得率和君药骨碎补有效成分柚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对消淤接骨散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筛选。观察醇浸膏得率,柚皮苷含量及吸醇率。结果与结论:第3次醇提的醇浸膏得率及柚皮苷提取量所占比率均大于10%,应进行3次醇提方可完全提取药物成分。药材吸醇率平均值为265.67mL/g,表明提取时第1次应多加3倍量溶剂。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由极差R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加醇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两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最佳优选工艺即药材加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1次加6倍量体积分数65%乙醇提取2h,第2次加5倍量体积分数65%醇提取1.5h,第3次加5倍量体积分数65%醇提取1.5h。较以往中药提取工艺可更有效得出药物有效成分、节省不必要的工艺流程,且该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柚皮苷含量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腹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2例经腹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淋巴结清扫范围分为2组:D0/D1组(n=35)和D2/D3组(n=587),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9.81%(61/622)和2.89%(18/622),D0/D1组和D2/D3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3/35)和9.88%(58/587),2组术后死亡率分别为2.86%(1/35)和2.90%(17/5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18.03%,11/6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是年龄≥70岁、肿瘤Ⅳ期、术前并存病、单纯手工或机械吻合、姑息性切除和联合脏器切除(P0.05),而淋巴结清除范围不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对胃癌TNMⅣ期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时应避免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皮肌炎合并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以来收治的3例皮肌炎合并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两者关系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皮肌炎合并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报告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14/21枚转移)和原位癌(淋巴结0/17枚转移,伴4枚癌结节),因术后不能耐受静脉化疗,予内分泌治疗.1例行乳房肿瘤切除术及腋窝淋巴结活检术,2个月后因肺间质病死亡.结论 女性皮肌炎患者易伴发乳腺恶性肿瘤且预后差,对明确诊断为皮肌炎的女性患者有必要进行乳腺恶性肿瘤的筛选.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小肠双对比造影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8年4月335例经小肠双对比造影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小肠双对比造影335例,阳性患者138例,占41.2%.其中,小肠憩室39例,克罗恩病28例,平滑肌瘤27例,腺瘤24,平滑肌肉瘤9例,小肠结核8例,小肠癌3例.结论:小肠双对比造影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小肠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估中医药临床研究是否与我国主要疾病负担相关。方法首先从1999年-2004年出版的13种中医、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手工检索出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出杂志名称、出版年限、治疗的疾病类别及样本含量等数据。然后采用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作为衡量标准,统计2002年我国疾病负担前30位病因的RCT数量,采用秩相关分析这些疾病负担与发表的中医药RCT及其受试者数量的关系。结果最终确认7 422个RCT,约38%的RCT来自于3种国家级杂志。这些RCT覆盖了我国疾病负担中的主要病种,其中4 280个RCT(57.7%)研究前30位病因合并产生的42个病种,只有3个病种(7%)没有任何RCT研究。采用DALY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08(P=0.569)、0.092(P=0.628),通过死亡率产生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453(P=0.012)、0.536(P=0.002)。结论中医药RCT与采用死亡率衡量的疾病负担明显相关,但采用DALY分析却未发现二者存在相关性。中医药临床研究可能更注重死亡率高的病种,一定程度上忽略了DALY衡量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57.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ctheterarterialchemoem 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通过术后CT检查观察肿瘤内碘油的沉积情况及病灶大小、密度的变化 ,对判断疗效、估计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进一步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现收集资料齐全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CT随访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18例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本组 118例 ,男 10 2例 ,女 16例 ;年龄 2 8~ 74岁 ,平均5 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 36例 ,34例为肝细胞癌 ,2例为胆管细胞癌 ,其余经临床、B超、CT、MR及同…  相似文献   
58.
刘慕虞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刘慕虞,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5日18时40分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6岁。刘慕虞,1919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1944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6年制医学专业,1949年8月投身革命队伍,1985年12月离休。从医40余年,教授、主任医师。曾任解放军第163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历任全军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西咪替丁对腹泻患儿有益菌肠道定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08年10月~2012年3月126例腹泻病住院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2个月以内,把患儿按照病程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病程均〈24h,入院后即给予西咪替丁配合抗生素,常规助消化药治疗。西咪替丁5mg/(kg·d),口服或静滴均可。对照组68例患儿病程〉24h,给予抗生素和常规助消化药。西咪替丁用法及剂量同观察组。两组患儿同时补液以纠正脱水和酸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观察两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定植时间及出院时定植水平。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的定植时间为8d,定植水平为5.97lg拷贝数/g湿粪;乳酸杆菌为7d,定植水平为7.00lg拷贝数/g湿粪,观察组在有益菌定植时间和定植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肠道有益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患儿腹泻以及使用抗生素后,对肠道的有益菌定植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早期使用西咪替丁配合抗生素治疗,可以减轻抗生素对肠道细菌定植的影响,缩短有益菌定植的时间,提高定植的水平,从而保护患儿胃肠道,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慢性间断性缺氧对SD大鼠低位脑干呼吸中枢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学的变化。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缺氧组、正常饲养组(对照组)。实验开始后第1、2、3、4、5、6个月每组每次随机抽取4只,处死制作低位脑干切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缺氧组SD大鼠随着间断性缺氧时间的延长,低位脑干神经元凋亡增多(P〈0.01)。结论长期反复低氧血症可能会直接损伤患者的呼吸中枢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