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Ⅰ期分流术后行Ⅱ期矫治术的可行性及结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9年2月~2006年4月,在我院行过Ⅰ期分流术的11例患者进行Ⅱ期矫治术的病例特点和手术结果.7例行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行Rastelli手术,2例行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结果 1例因术后低心排死亡,10例存活.术后氧饱和度0.95±0.10.结论 复杂先心病Ⅰ期分流术后可促进肺血管发育,为Ⅱ期矫治术的实施提供了成功的条件.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骨折并发症、畸形、骨折感染率和软组织感染率。结果:外固定组的骨感染、愈合延迟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髓内钉组;但软组织感染、畸形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针对不同病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4.
顾敏  李康  马千红  杨庆军 《重庆医学》2013,(23):2718-2721
目的以心脏磁共振成像(MRI)为参考标准,应用128层螺旋CT(128SCT)评价左心室功能与结构,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128SCT在冠心病左室功能及结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期行心脏128SCT和MRI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舒张末期心肌质量(MM)、舒张末期左室内径(E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ESD)、前室间隔厚度(ASWT)及左室后壁厚度(PLWT)。结果 128SCT和MRI所测定的左室功能(EDV、ESV、EF、SV、MM)与结构(EDD、ESD、ASWT、PLWT)参数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74~0.94、0.92~0.99,P>0.0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8SCT在评价左室功能及结构方面方便、准确、可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对比微创右腋下斜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效果,探讨右腋下斜切口的优势.方法 对45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分成两组,右腋下斜切口组(微创组)26例,胸骨正中切口组(对照组)1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间隔室损缺修补手术.结果 所有患儿无围术期死亡,微创组在创伤、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关胸时间等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开胸至建立体外循环时间上稍有不足;在总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微创右腋下斜切口治疗简单先心病具有安全、美观、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66.
顾敏  李康  杨庆军  马千红 《海南医学》2013,24(15):2241-2244
目的以心脏磁共振为对照标准,探讨128层螺旋CT(128SCT)一次扫描完成冠状动脉成像和左室功能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期行心脏128SCT和MRI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舒张末期心肌质量(MM)。结果 675段冠脉血管中有85.8%(579/675)满足临床诊断要求。128SCT和MRI测定的左室功能具有高度相关性(r=0.74~0.94,P>0.05),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8SCT在左室功能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一次扫描可同时完成冠状动脉成像和左室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67.
重庆市乡镇卫生院病案书写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和规范乡镇(中心)卫生院病案书写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3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出院病案共340份,按2010年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内容对照检查。结果病案书写缺陷率较高,其中病程记录缺陷率达63.53%、手术记录缺陷率40.88%。结论应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院、科、室三级病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8.
我门诊部自2003年10月~2005年7月采用复方丹参类治疗痛经患者3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0.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5年-2001年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72例(80侧),现将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72例(80侧肢体)中,左侧46肢体,右侧34肢体。年龄30-76岁,平均50岁,病程1个月-4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7侧,下肢静脉曲张伴色素沉着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