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报道8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和体会.方法 对2002年8月~2006年8月的8例心脏瓣膜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诊断、手术及术后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术前明确诊断,制订合理手术方案,重视术后危险并发症等,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报道12例高龄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和体会.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6年6月的12例70岁以上的心肌保护、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死亡1例.结论 对高龄心脏瓣膜患者只要选择好手术时机,尽可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重视术后危险并发症等,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迟发性大量心包积液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的瓣膜置换术后迟发性大量心包积液病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共14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13例,年龄41~55岁(平均年龄45.5岁),首次引流量650~1 040mL(平均821mL),引流时间13~21d(平均16.6d)。远期随访情况良好。结论迟发性大量心包积液多见于女性换瓣患者,应予以重视,以经皮穿刺心包引流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5.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8例复发性老年腹股沟疝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新方法,我部自1999年4月~2003年5月,共收治58例复发性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产品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我部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自1998年9月~2000年10月采用mesh-plug定型产品,对68例老年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心脏二尖瓣手术同期房颤消融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5月10日收治的瓣膜手术加房颤消融的手术患者。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分为2组,A组(微创组):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心脏二尖瓣手术同期房颤消融(13例),B组(传统手术组):正中胸骨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房颤消融术(28例)。对照2组术后即刻和术后10 d房颤的转复率、术中房颤消融时间、术后出血引流量、术后切口长度、术后左房直径。结果:微创组有着与传统组相同的房颤转复率,术后即刻(76.9% vs. 78.5%,P=1.000)、术后10 d(84.6% vs. 78.5%,P=0.975),且术中房颤消融时间也无明显差异[(41.9±4.0) min vs. (39.7±5.4) min,P=0.198]。术后左房直径2组间无明显差异[(47.6±6.3) mm vs. (49.5±6.6) mm,P=0.384]。术后出血引流量,微创组明显少于传统组[(342.9±44.3) mL vs.(47.1±132.5) mL,P=0.020]。术后切口长度,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5.1±0.6) cm vs. (20.7±2.6) cm,P=0.000)。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二尖瓣替换同期房颤消融术在手术创伤和手术出血方面由于传统手术方式,是一种临床上安全、可行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8.
磁共振成像(M R I )评价左心功能图像质量好、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是现在公认的最具价值的非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方法,已成为评价左心功能的金标准。心脏病的诊疗及预后判断都非常依赖于对左心室功能的正确评估,评估的方法很多,正确选择评估的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而M RI评估左室射血分数等左心收缩功能有以下优点:心电门控及憋气配合利于提高图像质量[1];M RI可以清晰客观地显示心脏解剖结构,清楚显示心内、外膜边缘、明确区分心肌与周围组织信号,利于勾画,减低测量误差[2],多层面勾画使M RI对射血分数的测量更精确[3],这种方法最适于心室形态不规整的患者,比如室壁瘤、透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另外M RI扫描定位准确,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小,可重复性高。近年来随着M RI设备不断改进和许多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M RI心脏扫描速度也得以迅速提高,临床应用日渐增多。现就M RI评价左心功能检查技术现状及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3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分析33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335例中左向右分流278例,右向左分流42例,无分流15例。54例动脉导管末闭(PDA)和3例主动脉缩窄(AC)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27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中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其中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4例,双侧G1enn手术1例,双侧改良G1enn手术3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6例(4.8%),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9例,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合并PH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1例,法洛四联症(TOF)3例,大动脉转位(TGA)行动脉转位术1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223例(66.6%),随访时间2个月一11年,无晚期死亡。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早诊断、早手术。左向右分流大的患者易发生PH,应在6个月至1岁内手术;右向左分流患者,手术年龄以1—3岁为好。对不能解剖矫正的复杂心脏畸形,应在2—3岁时作TCPC手术或双侧改良G1enn手术。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因素及手术效果.方法 总结本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5例左心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发生重度TR,行再次三尖瓣成形术(TVP)及三尖瓣置换术(TVR).男2例,女3例,年龄41~60岁,二尖瓣置换术1例,双瓣置换术4例,5例均因第1次手术时伴三尖瓣反流同时行TVP术.术后1~3年发生重度TR,肝大、腹水、右心衰,心功能4级.5例患者左心人工瓣功能良好,其中1例伴二尖瓣瓣周漏.结果 5例均再次手术,1例除三尖瓣环扩大外,瓣叶钙化,萎缩缺如,考虑为风湿性器质性病变,行TVR.3例原Devega成形术缝线割裂瓣环,缝线游离,瓣环扩大,经再次Kay法成形,并对其中1例伴二尖瓣瓣周漏同时修补.以上4例TR得以纠正,术后情况良好.另1例左心瓣膜功能正常,重度TR,行TVR术后肺动脉高压不减,右室进行性扩大,术后3周死于右心功能衰竭.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发生TR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风湿性病变继续发展,侵犯三尖瓣叶;(2)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瓣膜过小或发生瓣周漏;(3)原TVP失败,特别是Devega成形术,缝线切割瓣环或断裂使环缩失败;(4)左心瓣膜术后,由于肺动脉器质性病变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心房纤颤等原因,导致右房右室变大致TR发生.对重度TR,出现右心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再次行三尖瓣手术,特别是伴左心瓣膜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积极处理.首选TVP,如有瓣叶病损应行TV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