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9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800篇
内科学   38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1400篇
预防医学   494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575篇
  15篇
中国医学   572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肝胆疾病诊断中肝损伤酶活性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226例作为肝胆疾病组,入组病例的疾病类型:急性肝炎43例,慢性肝炎52例,肝硬化49例,肝癌11例,胆囊结石30例,梗阻性黄疸4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将其肝损伤酶活性检测结果予以对照解析。结果肝胆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5′-核苷酸酶的升高程度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不同,肝损伤酶活性升高程度也不相同。结论肝损伤酶活性联合检测,有利于更直接、快速、准确地从肝脏酶学角度对肝胆组织受损程度予以判断,但肝胆功能不能全部由肝损伤酶决定。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个社区40~55岁的350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38份)。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和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组成,资料由SPSS17.0软件包处理。结果:338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已绝经者24.26%,月经紊乱者24.56%,月经正常者51.18%,有围绝经期症状者81.66%;改良Kupperman评分总体均分为(12.89±8.869)分,更年期症状改良Kupperman评分13项症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68.34%、失眠67.75%、疲乏67.45%、关节痛60.65%、头痛57.99%。结论:更年期症状是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其发生率高低与年龄、文化程度及月经情况等因素有关。应加强更年期妇女保健,改善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相关基因FOXP3表达变化意义,观察其在PDR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R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Q-PCR测PDR患者、糖尿病和正常人中 FOXP3, IL-17和CTLA-4的 mRNA 表达,并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P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年龄、血脂、肾功能的临床资料及它们之间相关度。
  结果:PDR患者CD4+T细胞降低,CD4+CD25+T无显著差异,FOXP3和CTLA-4在PDR中下降, IL-17增高。 CD4+T细胞与年龄相关,CD4+CD25+T与患者的血肌酐存在正相关性,CD4+CD25+T细胞水平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肌酐( Cr)、尿素氮( BUN)均无明显相关性。 P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值。
  结论: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PDR的发病机制,并且血脂异常提示PDR可能与血脂相关。  相似文献   
104.
蠕形螨寄生于人体皮肤的皮脂腺及毛囊内,可引起某些皮肤疾患。为了解其季节消长情况,我们于1985年3月至1986年2月,对长春市的10例蠕形螨感染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5.
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不同型别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 明确腺病毒分型的临床必要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 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9 022例次患儿呼吸道标本, 经直接免疫荧光(DFA)和(或)核酸检测确定为腺病毒阳性者进行五邻体、六邻体及纤维蛋白基因扩增并测序, 构建系统进化树区分腺病毒型别。收集并分析腺病毒主要型别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临床资料, 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进行型别间临床特征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9 022例次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34%(392例次), 成功分型205例, 其中男131例、女74例, 年龄22.6(6.7, 52.5)月龄, 3型腺病毒阳性102例(49.76%), 7型86例(41.95%), 1、2、4、6、14、21型共17例。7型与3型腺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在出现喘息[10例(11.63%)比25例(24.51%)]、白细胞计数>15×109/L[4例(4.65%)比14例(13.73%)]、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06.
用β细胞株NIT-1来研究球型脂联素对高糖损伤β细胞分泌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显爪球型脂联素可恢复部分β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高糖诱导NAD(P)H氧化酶组分p47phox表达增加,但未能改善高糖诱导的胰岛素mRNA水平下降及胰岛素分泌缺陷.  相似文献   
107.
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长期高血糖如何损害β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参与β细胞的"葡萄糖毒性"[1].球型脂联素(globular adiponectin,gAd)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可能是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相关机制[2],而NAD(P)H氧化酶途径是β细胞中活性氧簇(ROS)产生增加的重要途径之一[3].本实验探讨gAd对高糖诱导胰岛β细胞株NIT-1ROS的产生是否有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08.
欧艳  李芳  刘利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6):857-86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改良床旁超声(M-BLUE)的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BLUE方案、常规床旁超声方案检查,对比两种方案诊断患者的肺部病变膈肌点与胸部CT诊断的一致性、诊断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两种方案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差异。结果 107例患者214个膈肌点,以胸部CT检查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结果显示M-BLUE方案诊断膈肌点与胸部CT结果的一致性达到90.19%高于常规床旁超声的7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建立四格表,结果显示M-BLUE方案诊断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0.48%、漏诊率为9.09%、误诊率为9.52%;常规床旁超声方案诊断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灵敏度为68.18%、特异度为71.43%、漏诊率为31.82%、误诊率为28.57%;经分析,M-BLUE方案与常规床旁超声方案在诊断重症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各类单项病因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BLUE方案整体上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准确率达到90.91%高于常规床旁超声的6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LUE方案对于重症患者膈肌点的判断更加准确、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更高、同时有利于明确诊断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提高风湿科医生对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认识。方法报告一例被误诊为大动脉炎的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16岁女性,急性起病,以高血压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免疫指标均阴性,多次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均正常,血管造影显示右肾动脉主干远段狭窄,狭窄段呈串珠样改变,证实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诊断。球囊扩张术后临床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随诊半年病情稳定。结论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动脉病,因其发病的性别年龄特点及病变分布与大动脉炎相似,故临床上易与大动脉炎相混淆,但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无特异性的炎性表现,血管造影呈典型的串珠样改变,累及肾动脉时位于肾动脉主干的远段而区别于大动脉炎,风湿科医生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0.
皮脂蠕形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扫描电镜对皮脂蠕形螨某些形态结构进行的观察和描述。发现下列形态结构在两种人体蠕形螨的鉴别上意义较大:除颚体和足体的特异形态外,还包括背基刺、口下板、口孔、足体背面和背足体毛、须跗节上的爪、足爪和末体尾端的皮纹等。根据足节粗壮发达,推测其运动能力较强,足节上的利爪对周围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本次观察还描述了雌虫背足体毛,根据背足体毛的形态结构的特点,推测可能是某种化学感受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