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五瓣成形术治疗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五瓣成形术治疗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3例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采用瘢痕部分切除 +五瓣成形术矫正 ,其中 3例辅助植皮 结果  13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皮瓣全部成活。会阴部瘢痕挛缩松解 ,蹼状粘连解除 ,大腿外展夹角均达到 160°以上。所有病例术后随访 3~ 6个月 ,皮瓣色泽同周围皮肤 ,质地柔韧 ,皮瓣无挛缩 ,感觉良好 ,会阴部形态满意 ,大小便无影响 ,下肢活动正常。结论 五瓣成形术是矫正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v,TKA)保留髌骨并行髌骨成形术后对膝前区疼痛及髌骨运动轨迹影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007年1月~2011年1月,共随访类风湿关节炎保留髌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26例383膝,其中男51例,女175例,年龄34~85岁。所有患者膝关节评分采用美国HSS评分系统,髌骨评分采用Feller等评分标准,随访时调查膝前痛,拍摄膝关节正、侧及髌骨90度轴位X射片。髌骨成形术:去除髌骨周围所有骨赘,磨平边缘,修整髌骨至Wiberg分型II型,用电刀切除髌骨周围软组织,试模复位后无拇指试验no thumb test阳性者松解髌骨支持带。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术后的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类风湿关节炎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对髌骨进行髌骨成形术处理,使髌骨形态恢复至Wiberg分型II型,术后髌骨运动轨迹良好,膝前痛的发生率低,术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探讨以携带部分腓骨长肌腱的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复合皮瓣,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难治性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在前期临床应用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修复跟后、小腿下段及踝周难治性深度组织缺损的基础上,改进为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及腓骨长肌腱复合皮瓣,用于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难治性组织缺损.结果 2006年以来应用携带部分腓骨长肌腱的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复合皮瓣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难治性组织缺损6例,设计应用复合皮瓣最大达5 cm×5cm,携带腓骨长肌腱最长达5 cm.术后除1例供区移植皮片与皮瓣蒂部交界处部分表皮糜烂延迟愈合外,其余病例复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腓骨肌腱鞘筋膜及腓骨长肌腱复合皮瓣血供可靠,就近取材,手术简便,供区损伤少,是I临床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中小面积难治性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肺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经临床病理确诊的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6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胸腔热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动脉热灌注化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评定卡氏评分(KPS),检测胸腔积液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6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IL-2、IFN-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0、IL-4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肺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可调节Th1/Th2失衡状态,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5.
回顾性分析276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低位畸形171例,中高位畸形105例,139例患儿合并其他先天畸形,253例患儿实施了手术治疗,成功随访210例,Kelly评分显示139例患儿术后肛门功能优,41例良,30例差.中高位畸形、合并其他畸形以及成形次数多是影响患儿术后肛门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复方乌金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HMGB1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和中药组,采用腹腔注射LPS和D-GalN混合液,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6、24和48 h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和肝组织HMGB1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IL-1β和HMGB1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乌金汤中药治疗组血清TNF-α在6、24和48 h均降低(P<0.05或P<0.01),IL-1β在24 h降低(P<0.05),肝脏HMGB1表达在6h和48 h较模型组下降(P<0.01)。结论:复方乌金汤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与其降低炎症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采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简便修复内、外踝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外踝部缺损创面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54岁。车祸伤4例,慢性溃疡2例,烧伤2例。病损部位:内踝部缺损3例,外踝部缺损5例。其中踝部骨质外露2例。创面范围:4cm×4cm~6cm×8cm。皮瓣切取范围5cm×6cm~11cm×9cm,蒂长6~11cm,筋膜蒂宽2.5~4.0cm,蒂部带窄条皮肤宽1.5~2cm。结果临床应用8例,术后皮瓣均成活,仅1例皮瓣远端3cm处,出现小水泡,少数表皮脱落,经拆线减张、换药后愈合。8例患者经6~18个月随访,修复后创外观满意,功能接近正常。结论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色泽与踝部相近,邻近转移,操作简便,是修复内、外踝部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8.
BOT模式作为项目融资的一种,已经得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及广泛采用。我国运用BOT模式日渐成熟,这种融资模式已经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在BOT模式中,有关资产最终要通过项目归还给国家,不能真正调动私人参与长线基础建设发展的兴趣。因此应深入探讨BOO模式能否代替BOT模式的问题,以使项目融资在我国生根开花并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正食欲素(orexins)是由下丘脑分泌的能促进食欲的一种神经肽。近年来研究发现,食欲素与睡眠-觉醒周期、能量稳态、饮酒行为、镇痛、注意力、学习和记忆的调节有关,但它们对癫痫活动的影响尚不清楚。食欲素是否会引起癫痫活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将对食欲素与癫痫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1食欲素简介食欲素(orexins)是一种兴奋性神经肽激素,包括食欲素A和食欲素B,在1998年由两个不同的研究小组[1-2]同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