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本文以13-甲基小檗碱为内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的方法定量分析尿液中的小檗碱.考察了健康人一次口服 0.2g 盐酸黄连素糖衣片后 96h内小檗碱尿药排泄量变化,按矩量法求得其体内药物平均滞留时间(MRT)为32.63±6.15 h,累积尿药排泄量为 27.49±4.74μg;首次检测到小檗碱在人体内有四个未知的代谢峰.  相似文献   
22.
HPLC-FLU法测定血清中黄藤素的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建立血清样品中黄藤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sorb SI 60(5 μm) 20 cm×4.0 mm ID; 流动相为二氯甲烷-甲醇-二乙胺-冰醋酸(90∶9∶0.4∶0.5);流速为1.0 mL.min-1;荧光检测Ex=365 nm,Em=510 nm。血清样品加13-甲基小檗碱(内标),用三氯乙酸-氯仿提取,水浴加温、氮气吹干,用二氯乙烷溶解进样。结果 黄藤素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4 min和7.1 min。黄藤素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 ng.mL-1。在0.1~10.0 ng.mL-1有良好线性关系(γ=0.9999)。血药浓度测定天内、天间精密度分别为0.94%~1.85%和0.15%~6.47%。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黄藤素的血药浓度,有灵敏、专一和快速的优点,可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美味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1),正十八烷酸(2),异莨菪亭(3),2,2-dimethyl-6-chromancarboxylic acid(4),秦皮素(5),七叶内酯(6),伞形花内酯(7),香草酸(8),原儿茶酸(9),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10),5,7-二羟基色原酮(11),tachioside(12)。结论: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4.
雷公藤二萜成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ii Hook.f.)民间用于治疗肿瘤和免疫性疾病。1972年Kupchan氏从中分离出3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Ⅰ)、(Ⅱ)、(Ⅲ),它们都呈现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但由于毒性大,限制了临床使用。为了寻找低毒有  相似文献   
25.
从中药在Srcophularianingpoensis的正丁醇部位共分得4个苯丙素苷,经理化常数、波谱数据解析,分别鉴定为angrosideC(Ⅰ),cistanosideD(Ⅱ),acteoside(Ⅲ)和decaffeoy-lacteoside(Ⅳ)。其中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相对湿度对蛇足石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相对湿度,测定蛇足石杉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90%相对湿度条件比较适合蛇足石杉生长。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蛇足石杉规范化种植(GA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内皮素的影响及其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外周静脉血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银蒺胶囊45mg,3次/日;对照组,阿斯匹林75mg,1次/日;两组均予以常规扩冠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85.7%,心电图改善有效率53.7%,外周静脉血ET含量由治疗前的95.59±10.58pg/ml降至77.44±9.35pg/ml,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且其降低幅度18.51±6.75pg/ml,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银蒺胶囊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浆ET含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关系。方法: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胶等层析方法,摸索多种溶剂系统对玄参中含量高的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观察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鼠腹腔中性白细胞中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白三烯B4(LTB4)的影响,及对阈剂量的二磷酸腺苷,AA和20nmol/L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共分得11种玄参水溶性成分,发现它们属于环烯醚萜甙和苯丙素甙类型。药理实验中苯丙素甙XS-8,XS-10在0.5mmol/L时对LTB4产生较强抑制作用;环烯醚萜甙XS-6,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较弱。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在0.5mmol/L时,对体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苯丙素甙的作用强于环烯醚萜甙。结论:玄参中的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成分与玄参的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
笔管草中Megastigmane及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木贼科植物笔管草(Equisetum debi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笔管草全草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megastigmane型化合物和4个黄酮苷,分别鉴定为blumenol A(1),corchoinoside C(2),sannnangaoside A(3),(3S,5R,6R,7E,9S)-megastigmane-7-ene-3-hydroxy-5,6-epoxy-9-O-β-D-glucopyranoside(4),山柰酚-3,7-双葡萄糖苷(5),camelliaside C(6),山柰酚-3-槐糖苷(7)and clematine(8).化合物1-4,6,8均为从木贼科植物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30.
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银杏叶和白蒺藜提取物的复合制剂银蒺胶囊(JL-GE)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43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JL-GE治疗组和阿斯匹林对照组,分别服用JL-GE45mg,3次/日和阿斯匹林75mg,1次/日,治疗时间1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率指标。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一分钟聚集率AGG(1)由(57.44±5.78)%降至(48.45±4.54)%(P<0.0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GG(M)由(77.66±8.05)%降至(65.56±5.69)%(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GG(1)和AGG(M)的降低幅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由(11.69±2.02)mPa·s降至(9.40±1.04)mPa·s(P<0.01),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L-GE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