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68篇
  免费   1714篇
  国内免费   1171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360篇
妇产科学   259篇
基础医学   1560篇
口腔科学   330篇
临床医学   4485篇
内科学   2845篇
皮肤病学   297篇
神经病学   777篇
特种医学   9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02篇
综合类   9307篇
预防医学   3663篇
眼科学   375篇
药学   3472篇
  52篇
中国医学   3703篇
肿瘤学   801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569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742篇
  2018年   834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387篇
  2012年   1735篇
  2011年   1816篇
  2010年   1758篇
  2009年   1662篇
  2008年   1714篇
  2007年   1775篇
  2006年   1695篇
  2005年   1682篇
  2004年   1502篇
  2003年   1382篇
  2002年   1133篇
  2001年   1192篇
  2000年   1024篇
  1999年   867篇
  1998年   675篇
  1997年   650篇
  1996年   588篇
  1995年   587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451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240篇
  1986年   225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155篇
  1983年   154篇
  1982年   148篇
  1981年   120篇
  1980年   108篇
  1979年   55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6篇
  1965年   22篇
  195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并联合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3次/d,连用10 d,对照组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心脏彩超、血气分析、肺功能及B型尿钠肽(BNP),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1%)。结果 :两组患者LVEF、PaO_2、PaCO_2、FEV1%、BNP指标均有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正>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在家中治疗和静养的,易为人们忽视而造成严重后果[1]。所以高血压患者能否坚持在家正确治疗,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有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高血压患者也一样。做好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需要家属的密切配合。现将本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大学医院在科研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重临床轻科研及科研人才梯队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科研人才培养的实践,从营造人文氛围、创建科研平台、营造制度环境、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院内博士后培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强调树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思维,提升管理部门制度创新能力,打造服务型管理模式,鼓励科研人员拓展视野,瞄准国际科研前沿.  相似文献   
996.
神经肽Y(NPY)作为机体内一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和能量调控因子,广泛参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物质之一。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可通过与特定靶细胞膜上不同NPY受体Y1-6的特异性结合而启动并激活相应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参与对机体生理功能和靶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且NPY及其受体在体内的表达水平又可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细胞代谢活动、以及这种改变所诱导或促进或参与的某些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并对相关药物的防治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对NPY及其受体含量的检测项目已成为相关老年性疾病与合并症的发病机制分析、疾病进程观察、治疗效果评价、疾病痊愈判断及预后跟踪随访的重要辅助诊断指标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对可用于老年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辅助诊断的NPY及其受体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荧光免疫检测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压电石英晶片免疫传感器法、免疫印迹法、斑点免疫层析及胶体金法、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放射自显影法、液体芯片技术、微粒子酶免分析法等进行NPY及其受体检测方法的综述,并提出前瞻性设想和设计,希望这些用于检测NPY及其受体指标的方法能为未来老年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趋势,选择更为有利的起搏方式。方法选取心尖部起搏21例和间隔部起搏21例,术时、12个月、24个月随诊,分别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心电图测量Ⅱ导联QRS波时限、抽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起搏器程控仪记录阈值、阻抗、R波感知进行比较。结果间隔部组比心尖部组QRS时限和电极阻抗小,随起搏时间延长QRS时限、NT-proBNP、LVEDD增加、LVEF(%)下降,心尖部组表现较为明显。结论间隔部起搏QRS波较窄,LVEF(%)下降缓慢、LVEDD(mm)和NT-proBNP(pg/m1)升高缓慢,与心尖部起搏比较,心室同步性好、可延缓心功能减退,是右室起搏较好的选择部位。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通过与心导管法测定结果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定肺移植受者肺动脉压力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经我院肺移植中心确诊为终末期肺病,欲行肺移植手术的23例受者(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力>25 mm Hg),男13例,女10例,年龄16~74岁,平均(53.2±12.5)岁.病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例(CC)PD),特发性肺纤维化(IPF)19例,双侧肺支气管扩张致损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76例上消化道出血中发生各种并发症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出血控制62例,占81.6%,死亡10例(心肌梗死2例,肺部感染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氮质血症1例),病死率为13.1%,自动出院4例,占5.3%.76例患者中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最多62例,占81.6%,其次是胃黏膜病变(包括急性、慢性胃黏膜病变及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肿瘤、食道静脉曲张等.伴随疾病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为最多见.并发症以心律失常最多见20例,其次为心绞痛、肺部感染、肝昏迷、心肌梗死等.结论 在治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重视其伴随疾病,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植入起搏器患者数据的微机自动化管理耿仁义朱中林赵芳启用微机开发的处理软件对起搏器植入前后的数据实现自动化管理明显优于人工数据管理。我院自1982年即在起搏器治疗门诊应用了数据管理。经过实践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改进后的程序库存数据增加,偏重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