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3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89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593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303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1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28篇
综合类   1183篇
预防医学   32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97篇
  9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肌钙蛋白 (CTn -I)作为新一代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确定标志物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用CTn -I试纸条快速检测法来探讨其在AMI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  2 0 0 0年 1— 6月因胸痛疑诊为AMI的患者5 3例 ,男 33例 ,女 2 0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5 5± 6 .5 )岁 ,AMI的诊断按照WHO建议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就诊时 ,4,8h ,1周采血作CTn -I的检测 ,同时做心电图检测。1.2 检测方法 采用埃夫朗公司生产的CTn -I试纸条 ,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同时用BECKMANCX - 9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斑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待排和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正常组和冠脉粥样病变组,同期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脉弱粥样硬化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颈动脉粥样斑块对狭窄性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敏感性为71.7%,特异性为91.9%,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和73.9%,其准确性为81.7%。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3.
氨甲喋呤 (MTX)是防治髓外白血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可透过血脑屏障。研究表明氨甲喋呤透过血脑屏障的量随使用量的增大而升高 ,其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大剂量氨甲喋呤 (HDMTX)引起严重的全身皮肤粘膜损害 ,国内文献报道不多 ,作者将收治的 6例患儿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儿均系本科 1996年 8月~ 1999年 6月住院患儿。其中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6~ 13岁。经骨髓穿刺、组化染色等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2 型 (ALL L2 ) ,占同期住院采用HDMTX治疗患儿 (6 0例 )的 10 %。 6例患儿均系首次使用MTX…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CT测量正常膝关节探讨胫骨前嵴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胫骨旋转对线参考的可靠性。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择122例因下肢创伤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检查的患者,其中男 89 例,女 33 例;年龄 18 ~ 81 (51.4±16.4) 岁。使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标记健侧正常膝关节的外科通髁线(surgical epicondylar axis,SEA),外侧平台远端8 mm平面的髌韧带内侧缘与后叉韧带胫骨止点中点的连线(髌韧带内侧缘轴),胫骨横轴,髌韧带止点与后叉韧带胫骨止点中点投影的连线(Akagi线),髌韧带止点中内1/3与后叉韧带胫骨止点中点投影的连线(髌韧带止点中内1/3轴),胫骨结节中内1/3与后叉韧带胫骨止点中点投影的连线(Insall线),胫骨结节内侧缘与后叉韧带胫骨止点中点投影的连线(胫骨结节内侧缘轴)。把前缘锐利的胫骨前嵴等分为3部分,取上下顶点和中间2个点,标记4个点在该平面与与后叉韧带胫骨止点中点投影的连线(胫骨前嵴近端轴、胫骨前嵴中段轴1、胫骨前嵴中段轴2以及胫骨前嵴远端轴)。测量胫骨横轴和SEA之间以及其他各轴与SEA垂线的角度。对比10个胫骨轴之间的两两关系。结果:髌韧带内侧缘轴、胫骨前嵴近端轴、胫骨前嵴中段轴1、胫骨前嵴中段轴2、胫骨前嵴远端轴、Akagi线、髌韧带止点中内1/3轴、Insall线、胫骨结节内侧缘轴与SEA垂线的角度分别为(-1.6±4.5)°、(12.0±6.9)°、(7.2±8.6)°、(7.1±10.4)°、(6.6±13.5)°、(1.4±5.0)°、(10.2±5.1)°、(11.9±5.4)°和(3.6±4.8)°。胫骨横轴与 SEA 的夹角为(4.1±5.3)°。髌韧带内侧缘轴相对于SEA外旋,Insall线、髌韧带止点中内1/3轴和胫骨前嵴近端轴明显大于Akagi线、胫骨横轴、胫骨结节内侧缘轴(P0.001)。胫骨前嵴中段轴1和2以及胫骨前嵴远端轴明显大于Akagi线、胫骨横轴、胫骨结节内侧缘轴(P0.001)。但是胫骨前嵴中段轴1和2以及胫骨前嵴远端轴小于Insall线、髌韧带止点中内1/3轴和胫骨前嵴近端轴(P0.01)。胫骨前嵴中远段3个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前嵴中段可以作为TKA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一个选择,其可靠性优于Insall线,但要差于Akagi线、胫骨横轴和胫骨结节内侧缘轴。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TG、FPG及TG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高血压发病间的关系,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金昌队列中符合研究标准的23581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TG、FPG及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的关系,并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正常TG组相比,总人群中TG边缘升高组和升高组的HR值(95%CI)分别为1.16(1.01~1.34)和1.49(1.30~1.70),男性中分别为1.13(1.01~1.27)和1.17(1.06~1.30),女性中分别为1.05(0.88~1.26)和1.06(0.88~1.28);与正常FPG组相比,总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组的HR值(95%CI)为1.29(1.13~1.48),男性中为1.26(1.08~1.48),女性中为1.59(1.14~2.21);以最低四分位数组为参照,总人群中TyG的最高四分位数组的HR值(95%CI)为1.73(1.45~2.07),男性中为1.32(1.14~1.53),女性中为1.87(1.37~2.54)。TG、FP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线性相关。结论较高的TG、FPG、TyG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FPG及TyG较高的人群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高血压防治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6.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的影响因素,为NAFLD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昌队列基线未患脂肪肝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0051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及Cox回归分析探讨NAFLD发病影响因素,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研究相关生化指标与NAFLD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NAFLD发病密度为42.37/10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工人与技术人员(工人:HR=0.84,95%CI:0.70~0.99;技术人员:HR=0.73,95%CI:0.56~0.95)、饮茶(正在饮:HR=0.86,95%CI:0.78~0.94;过去饮:HR=0.52,95%CI:0.31~0.86)、体育锻炼(偶尔:HR=0.79,95%CI:0.68~0.91;经常:HR=0.60,95%CI:0.52~0.69)、体重较轻(HR=0.10,95%CI:0.05~0.22)、奶类及奶制品摄入>300 ml/d(HR=0.78,95%CI:0.71~0.87)、HBV感染(HR=0.77,95%CI:0.60~0.99)是NAFLD的保护因素;职业为内勤服务人员(HR=1.84,95%CI:1.46~2.31)、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2000~元:HR=1.32,95%CI:1.04~1.66;≥5000元:HR=1.72,95%CI:1.11~2.66)、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HR=1.35,95%CI:1.03~1.76)、超重(HR=2.31,95%CI:2.08~2.55)、肥胖(HR=3.95,95%CI:3.42~4.56)、空腹血糖受损(HR=1.31,95%CI:1.17~1.47)、糖尿病(HR=1.53,95%CI:1.30~1.80)、TC升高(HR=1.37,95%CI:1.24~1.52)、TG升高(HR=1.79,95%CI:1.62~1.98)、HDL-C降低(HR=1.29,95%CI:1.14~1.45)、ALT升高(HR=1.13,95%CI:1.01~1.26)和高脂饮食(HR=1.24,95%CI:1.11~1.40)是NAFLD的危险因素,TC、TG、HDL-C、ALT、FPG与NAFLD发病呈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茶、体育锻炼、BMI、FPG、血脂、ALT、HBV、饮食与NAFL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提升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急需的培训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路径及实施效果。方法以医学教育课程开发六步法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进行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课程开发与应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评估培训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及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线上测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进行课程评估及反馈。结果共有338名学员完成线上课程培训,课程内容综合评价成绩为(81.82~95.16分)。其中常见病与多发病诊疗模块成绩较好,疾病诊断、合理用药两个项目平均分分别是(92.16±8.46)分、(90.29±10.12)分;老年家床服务模块得分较低,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平均分(81.24±9.14)分。276名学员完成了线下实践技能的培训与考核,OSCE考核总分为(82.92±9.32)分。参加培训的338名学员普遍认为综合演练课程能够培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案例教学贴近临床,对基层工作有指导作用;OSCE能够综合考核应用能力、应急应对能力,对课程教学、考核、培训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课程开发六步法设计的培训课程符合基层卫生人员工作需要,有助于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和岗位胜任力,但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88.
王胜春  刘玉峰  苏明权  王强 《医学争鸣》2001,22(24):2257-2261
目的 调查中国地区淋病奈瑟氏菌 (NG)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状况 ,探讨高水平耐药的基因突变株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作用 .方法 对 9a来临床分离保存淋球菌流行株进行了体外环丙沙星 (CIP)药敏实验 .筛选出 76株高水平CIP耐药株 ,通过 PCR扩增了其中的 1 8株 NG的 gyr A和par 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 ,并对扩增子直接测序 .通过N he I酶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EG)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关系 .结果 环丙沙星的耐药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MIC≥ 1 .0 mg· L- 1的菌株由 1 993年的 5 .1 %上升到 2 0 0 1年的 2 1 .4% .对照组中的 1 8株敏感菌只有两株发生了 gyr A的单一突变 ,未发现 par C变异 ;而耐药组中 89% (1 6 )菌株的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的单一突变株或 (和 ) par C的双突变 .88.9% (1 5 )的菌株的 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和 Asp-95向 Gly的突变 .在发生 par C突变中 72 %属于 Asp- 86向Asn突变 .PFEG分析发现 1 0株具有完全一致的 gyr A和par C突变模式 .同时也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的 PFEG指纹图是不同的 .结论 研究表明 ,在中国 NG流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呈增长趋势 ;NG流行株对喹诺酮产生耐药性与gyr A和 par C基因双重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中角蛋白K14,16,17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平申  廖文俊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1,22(24):2250-2252
目的 研究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表达水平的变化 ,从分子水平研究此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用 5 0 g· L- 1心得安乳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银屑病样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的表达 .结果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K1 7的水平无明显变化 .结论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不仅在组织病理学而且在分子水平上与人类银屑病皮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0.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银屑病裸鼠皮损移植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银屑病裸鼠皮损移植模型,观察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将人体银屑病皮损组织块移植于裸鼠背部,移植后一组裸鼠腹腔注射纯化的人体AK auto Ab,另一组裸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从组织病理变化评价银屑病裸鼠皮损移植模型的可行性以及AK auto Ab对移植的银屑病皮片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皮损植片相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地维持银屑病的部分重要组织学改变,而AK auto Ab注射组则可使银屑病的组织学特征的维持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银屑病裸鼠皮损移植模型是银屑病短期内理想的动物模型,AK auto Ab具有促进银屑皮炎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