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不稳定性新鲜胫骨骨折39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34例;24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打入髓内扩张自锁钉,15例采用小切口辅助骨折复位、顺行打入髓内扩张自锁钉.结果:随访8~48个月,平均28个月;37例骨折解剖复位愈合,1例轻度成角(<10°),1例不愈合.按Johner-Wruhs功能恢复分级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2.3%.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微创、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异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红骨髓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异体松质骨、异体腓骨为部分脱钙冻干骨。BMP为牛骨来源的用Urist方法部分纯化制品(bBMP)。首先进行髓芯减压,彻底刮除死骨。将异体松质骨混合bBMP和自体红骨髓植入死骨刮除区,部分脱钙冻干异体排骨植入髓芯减压孔道.直接支撑股骨头病变区软骨下骨。采用该治疗64例(7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结果:术后主要观察疼痛和功能情况,定期拍X线片、CT检查。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44个月。随访3年以上28例(36髋),其中18例(22髋)FicatⅠ,Ⅱ期患髋无明显疼痛及功能受限.CT显示形成密度较高的新骨,病变范围及程度无发展:4例(6髋)Ficat Ⅰ、Ⅱ期患髋症状无加重.但病变进展一期。在6例(8髋)Ficat Ⅲ病例,其中2例无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4例因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异体腓骨可提供直接的机械支撑力,阻止股骨头病变进展和塌陷。BMP困可诱导红骨髓和异体骨增强其成骨能力.所以该方法可作为治疗青壮年Ficat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异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红骨髓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异体松质骨、异体腓骨为部分脱钙冻干骨。BMP为牛骨来源的用Urist方法部分纯化制品(bBMP)。首先进行髓芯减压,彻底刮除死骨。将异体松质骨混合bBMP和自体红骨髓植入死骨刮除区,部分脱钙冻干异体腓骨植入髓芯减压孔道,直接支撑股骨头病变区软骨下骨。采用该治疗64例(7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结果:术后主要观察疼痛和功能情况,定期拍X线片、CT检查。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44个月。随访3年以上28例(36髋),其中18例(22髋)FicatⅠ,Ⅱ期患髋无明显疼痛及功能受限,CT显示形成密度较高的新骨,病变范围及程度无发展。4例(6髋)FicatⅠ、Ⅱ期患髋症状无加重,但病变进展一期。在6例(8髋)FicatⅢ病例,其中2例无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4例因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异体腓骨可提供直接的机械支撑力,阻止股骨头病变进展和塌陷。BMP因可诱导红骨髓和异体骨增强其成骨能力,所以该方法可作为治疗青壮年Ficat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性 ,49岁。因左前臂、左手尺侧麻木 3个月入院。患者于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前臂、左小指、左环指尺侧麻木不适伴蚁行感 ,屈伸肘关节及抬高患肢时麻木加重 ,症状进行性加重 ,并渐觉左手握力减弱 ,以环指、小指为明显。查 :左肘关节无红肿 ,无内翻或外翻畸形 ,无屈伸受限 ,尺神经沟处可触及一条索状物 ,质稍硬 ,边界清楚 ,与皮肤无粘连 ,可活动 ,无明显压痛 ,触压时左前臂内侧有放射性疼痛 ,左前臂尺侧、左手掌尺侧缘、左小指、左环指尺侧痛觉减退 ,左小鱼际肌、骨间肌轻度萎缩 ,左Froment征 ( )、左尺神经沟部Tinnel…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两种空心钉不同排列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科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42例,其中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87例,分别使用两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空心钉,A组行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共45例,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73.66±8.01)岁;B组行AO三角形排列方式,共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平均年龄(75.16±8.52)岁。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型臂照射时间、住院时间;此外,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活动功能及股骨颈短缩情况进行随访并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年龄、性别、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骨折类型、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中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及C型臂透视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A组(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中,3例随访期间死亡,39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3例失效,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14例发生股骨颈短缩,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5.13±10.30)分;B组(三角形排列方式)中,2例死亡,39例骨折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1例失效,没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23例发生股骨颈短缩,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8.44±14.17)分。两组相比,B组(三角形排列方式)较A组(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更容易发生股骨颈短缩(P0.01),同时Harris评分较A组小,说明患肢功能较差(P0.01)。结论三角形排列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经矩立体交叉排列方式更容易发生股骨颈短缩,髋关节功能也较差。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以及骨水泥在椎体中的位置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VP治疗192例单个椎体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男26例,女166例;年龄60 ~ 92岁,平均73.2岁.根据骨水泥位置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位于椎体内,未接触终板,31例(16.1%);B组,骨水泥扩散,与终板接触,40例(20.8%);C组,骨水泥扩散并经终板渗漏至椎间隙,121例(63.0%).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2年比较3组患者休息、活动时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异;在以上各时间点B、C组患者中,比较骨水泥渗漏的不同位置对休息、活动时疼痛缓解程度的影响. 结果 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2年3组患者休息、活动时平均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B、C组患者骨水泥分布于不同位置的患者休息、活动时平均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论骨水泥有无在椎体内,还是扩散至终板或渗漏至椎间隙,对PVP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与未发生渗漏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8.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s骨折)临床少见,据文献报道约占髋关节脱位的6%到16%[1].随着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发展,高速车祸所致的该类骨折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固定材料等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
软组织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系机体生态失调,多种致病菌侵犯软组织,扩散蔓延,液化坏死。利用常规的抗炎、清创、截肢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本症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继“杨晓霞疑难病”在本院治愈后,先后又收治类似患者2例,均细菌学确诊,经  相似文献   
50.
钩钉复位固定峡部植骨治疗青年峡部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钩钉复位固定、峡部植骨治疗青年峡部裂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5月行钩钉复位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年峡部裂14例28侧。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同期脊柱融合术14例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术前、术后VAS评分和影像学资料,分析该术式的优点、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等。[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与脊柱融合术有统计学差异;术前、术后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7.4个月,所有患者骨性融合、下腰痛缓解。[结论]彻底的清创、恰当的植骨方式和钩钉系统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青年峡部裂有效的方法,但也有其明确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