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8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隐球菌变种间ITS序列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
异维A酸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隐球菌白化突变化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生儿隐球菌白化突变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新生隐球菌产黑素株与白化突变株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PCR产物的克隆,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发现白化突变株酚氧化酶结构基因(CNLAC1)在1715-2617bp之间大片段缺失(约450bp),而产黑色素株却无此缺失片菌病的预后和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4.
荚膜是新生隐球菌的主要毒性因子 ,目前Chang等已克隆了 4种荚膜基因 :CAP5 9、CAP6 4、CAP6 0及CAP10。已知这 4种基因对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形成都是必须的 ,缺失任何一个基因都会使新生隐球菌变成无荚膜表型。搞清荚膜形成的任何一个生理、生化机制都将在新生隐球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带来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建立荧光蛋白作为标记与荚膜基因CAP6 0融合表达 ,为进一步的研究创造条件。根据已知的CAP6 0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 ,上游为 5′ ATTGCTAGCTTCGA CAGACATTGAGCCCT 3′ ,下游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基因(CMD1)缺陷HS3酵母菌体,为进一步探讨钙调蛋白基因突变对真菌生长周期及致病性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含cmd1::TRP1置换序列的质粒I转化二倍体酵母菌株YPH501(his3trplural),经Soutthern印迹法筛选出含TRP1序列的菌株。其次,将含CMD1序列的质粒Ⅱ转化以上TRP1阳性菌株,进行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最后,将含trp1:HIS3置换序列质粒Ⅲ转化上述TRP1阳性单倍体菌株,用不含His培养基培养得到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结果:经Southern印迹法证实cmd1:TRP1基因置换克隆;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了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质粒Ⅲ转化单倍体后经不含His培养基培养得到CMD1缺陷HIS3菌株,接种于不含Trp倍养基上未见有菌落生长,说明质粒Ⅲ转化单倍体后已将his3TRP1转换成HIS3trp1。结论:成功构建了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基因型为cmd1trp1HIS3。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申克孢子丝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探索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分型标准。方法:用光镜对2株标准株,4株环境分离株和24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再用随机扩增DNA指纹方法(RAPD)对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来分析DNA多态性。结果:30株菌株镜下可见2种形态结构;30株申克孢子丝菌的DNA指纹带型不同;多引物聚类分析表明,3条引物可将30株不同地区来源申克孢子丝菌分作11个型。结论:(1)在我国申克孢子丝菌中存在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2)申克孢子丝菌中存在不同的基因型。(3)RAPD法用于申克孢子丝菌菌株鉴定是一种快速、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恙螨幼虫叮咬处呈原发性焦痂或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常累及多个脏器、尤以肝、肾功能损害多见。本文收集粤北医院儿科 1996~ 1997年收治的小儿恙虫病 16例 ,分析其肝功能损害的特点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7例 ,女 9例 ,最小年龄 1 5岁 ,3岁以下 3例 ,3~ 7岁 6例 ,7~ 14岁 7例。1 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多呈弛张热 ,稽留热。入院前发热 1周 5例 ,8~ 12天 9例 ,12~ 2 0天 2例。伴随症状 ,咳嗽 3例 ,水肿 3例 ,抽搐 …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87年 7月至 1999年 2月共收治 38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74% ) ,女 10例(2 6 % ) ,年龄 :~ 3岁 6例 (16 % ) ,~ 7岁 8例 (2 1% ) ,~ 15岁 2 4例 (6 3% ) ,平均年龄8 6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儿科免疫学会关于JRA的诊断标准。按此标准分型 ,其中全身型 6例 (16 % ) ,多关节炎型 15例 (39% ) ,少关节炎型 17例(4 5 % )。1 2 临床表现 发热 2 8例 ,其中低热 8例 ,中度热 13例 ,高热 7例 ;皮疹 6例 ,为红色小丘疹或斑丘疹 ;淋巴结肿大 5例 ;肝脏轻度肿大 3…  相似文献   
9.
A rare cas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caused by Emericella nidulans and Aspergillus flavus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our country. "This diagnosis is of significance mycologically. :Direc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histopatho- logic cross section of expectorated mass show numerolus cleistoithecia of varying size, filled by asci and ascospores. Outside the cleistothecia 'were numerous thickwalled Hulle cells. The pa- tient was treated satisfactorily with antimyco- tics.  相似文献   
10.
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白念珠菌临床感染的不断增加,以及以氟康畦为主的畦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畦类耐药现象亦随之增多,并成为困扰临床念珠菌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出现耐药可能的原因包括:①编码药物靶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酶的ERG11基因的过度表达和点突变导致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发生异常;②药物外流泵相关的基因有ATP结合盒转运子基因—CDR1、CDR2和主要易化子超家族基因的过度表达导致药物在真菌细胞内有效浓度的减少,氟康畦耐药的发生可能同时出现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