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产前诊断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前诊断的进展及应用孟元光,翁霞云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近代医学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健康状况,有无遗传病或先天性畸形,一旦确诊可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残疾儿出生,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的素...  相似文献   
112.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患者86例,新辅助化疗后45例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1例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6.0%,两组间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差异,两组手术效果相当,但腹腔镜组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Ⅱb期)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3.
经阴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阴切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经阴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9月-2010年3月间行子宫切除的203例患者,其中阴式子宫全切除术132例(TVH组),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71例(LAVH组)。比较两组疾病种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子宫大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住院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盆腔粘连、子宫较大的病例,可优先选择腹腔镜辅助阴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和鉴定LRP16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分离、纯化其蛋白产物。方法应用DNA重组技术,用RT-PCR方法从正常人血液中扩增出LRP16基因全长及其抗原表位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RSET-C-LRP16,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LRP16基因融合蛋白载体,SDS-PAGE显示pRSET-C-LRP16表达于原核细胞,蛋白经电泳分离,切胶后获得纯化的LRP16蛋白。结论制备的高纯度的LRP16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15.
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腹腔镜和36例开腹手术治疗临床Ⅰ~Ⅱ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淋巴结切除数目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281.38±151.99ml,明显少于同期开腹手术者948.08±450.88ml(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数25.48±6.69个,优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切除17.00±3.90个(火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25.87±8.05h,开腹组为57.82±13.45 h,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早期病例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117.
腹腔镜手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15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淋巴结切除数目等相关资料。结果:全部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同期我院开腹手术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淋巴结切除数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患者。结论:近期疗效观察显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进而为比较、探讨该术式的微创价值奠定了良好的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18.
雌激素受体α与其靶基因LRP16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LRP16是雌激素受体α(ERα)诱导表达的一个靶基因,但可以反馈激活ERα介导的转录活性,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该反馈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GST-pulldown与免疫共沉淀(CoIP)方法检测LRP16与ERα体内外的相互作用.结果:GST-pulldown与CoIP实验结果均表明LRP16与ERα可以直接结合,并且表明该相互作用不依赖于雌激素的存在,但雌激素可以增强二者的结合.结论:LRP16不仅是ERα的一个下游靶基因,而且是ERα的一个共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119.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DNA异常甲基化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使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沉默、增加基因组DNA的不稳定性、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及肿瘤负相关基因失活等.了解DNA异常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患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直接进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治疗疾病,有可能因为干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导致治疗的风险性升高,尤其是有致瘤的风险.本实验将γ射线辐照后的ADSCs移植入小鼠薄型子宫内膜模型,以提高治疗安全性.方法 ADSCs取材于雌性SD大鼠,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鉴定后,分别以0、5和10Gy的γ射线辐照ADSCs.24只薄型子宫内膜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造模6-8h后子宫内移植未经辐照的ADSCs(组Ⅰ)、经5 Gy辐照的ADSCs(组Ⅱ)、经10 Gy辐照的ADSCs(组Ⅲ),或仅子宫内注射PBS(组Ⅳ).测量各组大鼠细胞移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DSCs经10 Gy的辐照后完全失去了增殖能力.组Ⅰ和组Ⅱ大鼠在细胞移植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组Ⅳ有显著增加(P<0.01),但是组Ⅲ和组Ⅳ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γ射线破坏了ADSCs的增殖能力,经10Gy照射后,ADSCs完全失去了增殖能力并失去了治疗能力.经5Gy照射后的ADSCs部分丧失了增殖能力,但仍有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