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HEPES KH复灌液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 ,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8) ,仅灌注pH 7 4HEPES KH液 90min ;缺血 再灌 (I R ,n =8) ,灌流 2 0min后缺血 6 0min ,用pH 7 4HEPES KH液恢复灌注 30min ;酸性灌注组 (E ,n =8) ,缺血 6 0min后 ,先用pH 6 8HEPES KH液灌注 5min ,然后换成pH 7 1灌注 5min ,最后恢复pH 7 4灌注 2 0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在左室功能恢复、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I R组 (P <0 0 5 ) ,在心肌含水量、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 R组 (P <0 0 5 )。结论 :pH反常是I R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有助于未成熟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92.
猪原位心脏移植22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2 2只实验猪进行原位标准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的手术方式、技术和供心的切取、保存。方法 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3年 7月对 2 2只实验猪进行原位标准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结果  2 1只实验猪手术成功 ,获得短期存活 ,达到研究目的。结论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条件 ,对手术步骤进行必要的简化和规范 ,为临床开展心脏移植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失败后的心脏外科急救经验。方法 2001~2008年,我科共有10例病人在行PCI时出现意外,其中1例行心包引流术,3月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行冠状动脉修补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急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结果 病人术后恢复顺利,心绞痛症状消失,无围术期心肌梗死,无脑出血或栓塞并发症。结论 PCI失败后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心脏外科急救措施进行急救。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与NO、NO合酶(NOS)表达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24 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istidine-trytophan-ketoglurate(HTK)液,置于4℃HTK液中保存3 h,然后以Krebs-Henseleit(K-H)液行Langendorff灌流2 h;对照组腹腔注射蒸馏水0.5 ml,24 h后取离体心脏,冷保存和Langendorff灌流同实验组.灌流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其HSP70、NO和NOS的含量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实验组心肌组织中HSP70、NO和NOS的含量分别为(17.8±1.8)%、(8.7±1.7)μmol/g组织和(0.91±0.18)IU/mg组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5.6±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SP70含量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946,P<0.01),与NO含量(r=0.087,P<0.01)和NOS含量(r=0.953,P<0.01)呈正相关.结论 心肌组织中HSP70与NO和NOS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心肌细胞的凋亡呈负相关,促进HSP70的表达可能有利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5.
危重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附8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危重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05年4月80例高危冠心病病人行CABG的临床资料。80例病人平均年龄(66.2±8.5)岁。术前1月内急性心肌梗死14例,3例室壁瘤形成,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80例病人均伴有多项高危因素。体外循环下行CABG 62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G)18例,其中7例为急诊手术。平均移植血管(3.2±1.1)支。结果围术期死亡4例,占5%。其中2例为急诊手术病人,1例OPCABG术后3 h突发心室颤动;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室间隔穿孔病人,术后3 d死于顽固低心排。1例术后5 d死于急性肾衰竭。纵隔感染伴真菌性败血症致死亡1例。其他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17例,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心律失常12例,肺部并发症16例,术后脑梗死1例,切口感染3例。随访时间3~50个月,98%的病人心绞痛消失,心功能Ⅰ~Ⅱ级。结论CABG治疗危重冠心病病人有相对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应强调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把握,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 (MT)在供心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分为 4组 :对照组 (C ,n =6 ) ,腹腔注射蒸馏水 0 5mL 2 4h后取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注 ,然后灌注HTK心脏保护液 ,4℃保存 3h后再行Langendorff灌注12 0min ;实验组 1组 (E1,n =6 )腹腔注射ZnSO412h后取离体心脏 ,处理方法同C组 ;实验组 2组 (E2 ,n =6 )腹腔注射ZnSO42 4h后取离体心脏 ,处理方法同C组 ;实验组 3组 (E3,n =6 )腹腔注射ZnSO448h后取离体心脏 ,处理方法同C组。测定心肌细胞中MT含量、心肌含水量 (MWC)、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ATP含量、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Ca2 -ATPase活性及其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ATP能力 [ATP]m。结果 MT含量E2和E3组较C、E1组明显增高 (P <0 0 1) ;E2和E3组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C组 (P <0 0 5 ) ,心肌含水量、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C组 (P <0 0 5 ) ,心肌线粒体Ca2 -ATPase活性、[ATP]m 均优于C组 (P <0 0 1) ,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Ca2 含量低于C组 (P <0 0 1)。结论 腹腔注射ZnSO4可诱导供心MT长时间表达 ,MT对鼠离体供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 (DLIP)对未成熟心肌间质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8) ,仅灌注K H液 90min ;I/R组 (I/R ,n =8) ,建立灌注模型 ,灌注K H液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E组 (n =8) ,动物麻醉后反复 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松开 5min ,建立模型 ,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然后各组全心停灌 4 5min ,恢复灌注 15min改为工作心 30min。以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心肌羟脯氨酸 (HP)及血清内皮素 (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在心功能恢复、HP含量方面高于I/R组 (P <0 0 5 ) ,ET含量低于I/R组 (P <0 0 5 )。结论 DLIP对未成熟心肌间质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氟碳携氧液逆行灌注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氟碳携氧液在深低温停循环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生后 6~ 8周约克猪 1 6头 ,体重 1 5~ 1 6kg。随机分为氟碳携氧液 (PFC)组和血液组。两组除灌注液不同外 ,其余条件相同 ,PFC组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氟碳携氧液 ,血液组用自体血液。逆行灌注压力 2 0mmHg,鼻咽温度 1 8~ 2 0℃ ,维持 1 2 0min ,复温至 37℃ ,取脑行病理学检查并记录逆行灌注时的流量。结果 深低温逆行脑灌注时 ,PFC组每分钟的脑灌注量显著高于血液组 [(2 1 7± 3 6)ml/1 0 0g对 (1 2± 0 9)ml/1 0 0g ,P <0 0 1 ] ,除桥脑外 ,海马、扣带回、尾状核、壳核、丘脑、新皮质、中脑灰质和浦肯野细胞各区病理损害较血液组轻。结论 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时 ,氟碳携氧液通过改善微循环 ,高效供氧 ,减少氧自由基产生 ,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和聚集等发挥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背景: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具有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的瓣膜替代物,但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目的:总结常用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对不同类型生物材料的心脏瓣膜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生物材料,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综述文献,组织工程"为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相关文献20篇。天然支架材料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三维空间构象,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仿生性。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力学性能也备受研究者青睐,而将天然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融合一体构建的复合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猪主动脉脱细胞血管基质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脱细胞血管基质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酶、低渗溶液、化学除垢剂法处理猪胸主动脉来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标本作苏木素-伊红染色,大体、光镜及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经该法处理的血管细胞全部脱除,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无断裂,细胞外基质保持完好。结论酶、低渗溶液、化学除垢剂联合法是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