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城市和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2018年南宁市1个城区300例及1个县区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糖检测。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并利用LASSO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 结果 城市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比例(45.61%)高于农村患者(2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9,P<0.05)。血糖控制达标组每天锻炼身体、门诊随访方式、规律使用降血糖药物、血压控制达标、糖尿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6题的比例均高于不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糖尿病病程≥10年(β分别为0.30、0.07)、一年内吸烟(β分别为0.23、0.27)、不规律使用降糖药物(β分别为0.29、0.36)、糖尿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6题(β分别为0.21、0.08)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而一年内随访次数<4次(β分别为-0.44、-0.81)是保护因素。除城镇医疗保险外的其他医疗保险、每天检测血糖频率不足1次是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β分别为0.14、0.15),但却是农村患者的保护因素(β分别为-0.13、-0.8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保护因素(β=-0.22),但却是农村患者的危险因素(β=0.40)。除此之外,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还包括一年内饮酒(β=0.07);农村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已婚(β=0.08),保护因素包括无糖尿病家族史(β=-1.66)。 结论 南宁市2型糖尿病城市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农村患者,并且城乡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不同,应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展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断的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四组,以A组(单纯糖尿病组)30例为对照组,将糖尿病肾病组分为B组(安慰...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南宁市城乡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行为及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南宁市1个城区(n=300)及1个县区(n=200)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城市患者禽畜肉类、水产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食物每日人均摄入量均高于农村患者,粮谷类食物每日人均摄入量低于农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去医院复诊、规律测血糖和规律服药的比例均高于农村患者,但被随访频率低于农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过50%的城乡患者水产品、新鲜水果、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食物摄入不足,高达75.25%的城市患者禽畜肉类食物摄入过多。城市患者中心性肥胖率高于农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患者与农村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城乡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行为不合理,城市患者血糖控制行为优于农村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城乡居民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监测血糖等血糖控制行为形成。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与巨大儿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GDM患者196例,其中19例分娩巨大儿,纳入研究组,17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纳入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稳态模型(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HOMA-β。结果 孕期体重增加程度和HOMA-β在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孕期体重增加程度是GDM孕妇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2. 453,95%CI:1. 469~2. 983),HOMA-β是GDM孕妇巨大儿发生的保护因素(OR=0. 712,95%CI:0. 342~0. 901)。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HOMA-β呈负相关关系(r=-0. 591,P 0. 001),与孕期体重增加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 534,P0. 001)。结论 HOMA-β与GDM孕妇巨大儿发生密切相关,HOMA-β越高则巨大儿发生的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55.
周吉  袁小平  黄跃 《西南军医》2013,15(1):38-41
托槽是正畸治疗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装置,是实现牙齿移动的载体,是传递矫治力的关键。托槽设计上任何细节的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弓丝力量的表达,从而影响矫治的效果。学者们针对,临床矫治牙齿的需要,对矫治器的主要部件一托槽,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良,使新设计的托槽更能符合正畸临床快速有效地移动牙齿的需求。本文就托槽设计改进对矫治效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6.
1 病例 患者女,44岁.主因发现左乳肿物1月于2009年6月16日就诊.体检:左乳外上、外下象限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大者约1.0×1.0cm,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尚可.彩超示:左乳外上象限实性占位,左乳头外侧实性占位伴周围导管扩张,左乳外下象限局部腺体增厚.电化学发光检验CEA、CA125正常范围.其姐姐有"乳腺癌"病史(经查为浸润性小叶癌).自己要求做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联合十二指肠冲洗对于预防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将57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0例(行常规ERCP诊疗),盐水组(碘尔康漱口加生理盐水冲洗十二指肠乳头及内镜钳道,然后行ERCP诊疗)192例,抗生素组(碘尔康漱口加0.8%阿米卡星溶液冲洗后行ERCP诊疗)191例。术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ERCP术后各组胆管炎发生率。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梗阻部位、梗阻性质、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盐水组及抗生素组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1.1%(40/190)、13.5%(26/192)和4.7%(9/19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09,P=0.000)。高、低位胆管梗阻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9.5%(65/333)和4.2%(1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75,P=0.000)。而良、恶性梗阻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9,P=0.503)。高位梗阻病例亚组分析结果示胆管炎发生率为:对照组29.7%(33/111例)、盐水组20.5%(24/117例)、抗生素组7.6%(8/105例),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05,P=0.000)。结论高位胆管梗阻患者行ERCP诊疗更容易罹患胆管炎;在实施ERCP诊疗前,采用口腔护理联合肠道及内镜钳道冲洗能有效降低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而采用抗生素溶液冲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当地男男性接触者(MSM)的行为学特征.方法 通过同性恋网站发布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口交、肛交、相互手淫是MSM的主要性行为方式;口交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率为5.8%,肛交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率为25.7%;有126人(18.8%)曾主动检测过HIV抗体;有513人表示愿意参加免费体检.结论 互联网调查为开展现场调查及MSM人群的健康促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1、掌握好剂量 有些药过多容易引起中毒,如云南白药、六神丸等;过少达不到药效,因此要按照医嘱行事。 2、服用中药的温度 祖国医学对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素来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分热服、温服和冷服三种。 热服:祛寒药,外感风寒或治疗头痛、关节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温服:一般治疗各种炎症或者发汗解表  相似文献   
60.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于6点处开始切除前列腺中叶,然后分别切除两侧叶腺体直至前列腺包膜,切平膀胱颈部,前列腺尖部切至精阜前缘,保留F22三腔导尿管,气囊放置膀胱颈部;术后生理盐水冲洗1—2d,导尿管3~5d拔除。结果3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5.0±12.0)min;术中出血量30—650ml,中位数115.0ml,早期有10例输血200~400ml;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后发生前尿道炎性狭窄14例,经门诊尿道扩张后治愈;暂时性尿失禁15例,经提肛训练1~3周恢复正常。332例术后随访1~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7.6±2.4)ml/s升高到术后(22.6±3.4)ml/s(t=13.582,P=0.000);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7.3±1.5)分降到术后(7.0±1.2)分(t=16.394,P=0.000);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4.3±0.4)分降到术后(2.1±0.8)分(t=9.761,P=0.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是治疗BP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