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11.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髙、姿势步态异常等症状,以及便秘、夜尿症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针灸对于PD的非运动症状,尤其是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如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尚无综述对此类研究加以整理。因此,现总结归纳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的优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温和灸肾俞穴对亚急性衰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3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灸组通过25%D-半乳糖125 mg·kg-1·d-1颈背部皮下注射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0.9%Na Cl溶液,均每天1次,连续注射40 d。艾灸组大鼠在造模同时,艾灸双侧肾俞穴,每天1次,每次5 min,连续艾灸40 d;模型组和正常组每天肾俞穴做抓取动作5 min。40 d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并测算胸腺、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胸腺、脾脏指数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艾灸组胸腺、脾脏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温和灸肾俞穴能全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可能有助于延缓机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和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方法:将65例慢性U 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饼灸组(n=32)和隔姜灸组(n=33)。两组取相同穴位,即双侧天枢和大肠俞,分别采用隔药饼灸和隔姜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M ayo评分改善状况。结果:治疗过程中,隔药饼灸组脱落2例,隔姜灸组脱落3例,最终每组30例纳入统计。治疗后,隔药饼灸组总有效率为93.3%,隔姜灸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饼灸组腹痛时间和腹泻频度改善情况均优于隔姜灸组(P=0.032,P=0.044)。治疗后,总体症状评分,主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改善,腹痛频度、程度评分以及腹泻次数、性状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隔药饼灸组患者M ayo评分改善情况优于隔姜灸组(P=0.048)。结论: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均是治疗慢性U C的有效方法,两者总体疗效相当;隔药饼灸在改善腹痛时间评分、腹泻频度评分和M ayo评分方面优于隔姜灸组。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探讨隔药饼灸合募配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合募配穴组,采用DSS水溶液饮用法制备UC大鼠模型。隔药饼灸合募配穴组每次每穴各灸2壮,1次/d,共灸14次。治疗结束后,搜集各组尿液,UPLC-Q/TOF MS分析检测,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Metlin(http://metlin.scripps.edu/)、KEGG(http://www.kegg.jp)、HMDB(http://www.hmdb.ca)、Metabo Analyst 3.0(http://www.metaboanalyst.ca)数据库和网站,确认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代谢物通路。结果:正、负离子模式下,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合募配穴组3组大鼠尿液在PLS-DA数据模型下分离趋势良好。隔药饼灸合募配穴可有效回调UC模型大鼠6个差异代谢物L-Cysteine(半胱氨酸)、Atraric acid、Tocopheronic acid、Dibutyl malate(二丁基苹果酸盐)、L-Tyrosine(酪氨酸)、L-Pipecolic acid(哌啶酸)表达,主要参与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Cysteine and methionine metabolism(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Tyrosine metabolism(酪氨酸代谢)等氨基酸代谢通路。结论:隔药饼灸合募配穴治疗UC可能主要与氨基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 P65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因子IL-23、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CCL20)及其受体CCR6表达的影响,及健脾方防治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中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G,n=8):从造模第2周起双蒸水灌胃,每日1次,灌胃量按0.1 mL?kg-1,共3周;②TNBS模型组(MG,n=8):从第1周开始TNBS灌肠,灌肠剂量(mL)=体质量(g)×0.003ml?g-1,每周1次,造模持续共4周;③模型+健脾方防治组(JP,n=8):从造模第2周开始,在TNBS灌肠后的第2天予以中药健脾方灌胃治疗,灌胃量按0.1mL?kg-1,每日1次,灌胃持续3周;采用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及HE组织病理的方法观察健脾方的疗效,免疫荧光、ELISA、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NF-κB P65、IL-23、CCL20、CCR6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CL20及其受体CCR6在正常组大鼠结肠中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的表达水平(P<0.05)。正常组大鼠结肠中NF-κB P65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NF-κB P65表达水平(P<0.05)。ELISA结果显示IL-23在正常组大鼠结肠中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细胞因子IL-23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健脾方可减轻TNBS诱导的CD大鼠结肠炎症程度,其潜在的机制与抑制NF-κB P65、IL-23和CCL20/CCR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从基因表达谱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效应机制。方法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结肠镜检查,收集CD患者和健康者结肠黏膜。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及CD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针灸治疗CD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分析。结果针灸治疗CD后结肠黏膜组织炎症反应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健康者比较,CD结肠黏膜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449个(上调2250个,下调1199个)。与治疗前比较,针灸治疗后CD结肠黏膜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926个(上调536个,下调1390个),其中CD结肠黏膜差异表达的基因能被针灸逆转的有388个(上调62个,下调326个);针灸可调控的CD中差异表达基因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功能主要有转录因子STAT磷酸化、ATP酶活性、B细胞介导的免疫、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免疫等,相关的通路主要有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自噬调节系统、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针灸能有效减轻CD患者结肠炎症反应,影响CD结肠黏膜组织异常的基因表达谱,其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周期、免疫炎症反应、细胞自噬等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再给予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洓.05)。结论 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8.
膦甲酸(foscarnet,可耐)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类病毒、HIV和HBV等感染.据近年国外资料报道,该药可引起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等.现将Reactions数据库1991~2000年国外应用膦甲酸引起电解质紊乱的病例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五味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延胡索乙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芍药苷10种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含0.02%三乙胺的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5)-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延胡索乙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芍药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852~51.39μg/mL、2.956~22.17μg/mL、2.918~21.88μg/mL、4.643~34.82μg/mL、4.871~36.53μg/mL、4.007~30.05μg/mL、4.519~33.89μg/mL、4.482~33.62μg/mL、2.724~20.43μg/mL、2.809~21.0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6);定量...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汇总分析近20年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CD的临床研究进展与选穴规律,为优化针灸治疗CD的临床方案、提高针灸治疗CD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Clementine 12.0软件,汇总分析针灸治疗CD的诊断标准、研究类型与分组、治疗方案、选穴规律、疗效评价与结局指标等。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主要与西药、针灸、健康志愿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隔药灸、毫针刺、电针是针灸治疗CD的主要方法;气海、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间存在较强关联关系,是临床常用穴;针灸治疗C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和大脑功能是当前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主要关注的效应机制。结论:针灸治疗CD安全、有效,推荐隔药灸、毫针刺、电针为主要干预方法,气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