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肠道系统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肠壁组织的慢性炎症损伤.目前药物疗效欠佳、副作用明显,艾灸能辅助药物控制CD患者病情,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本文针对艾灸治疗CD的现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隔药灸改善UC大鼠结肠炎症的效应,通过NF-κB通路和STAT3磷酸化参与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UC组和隔药灸组,每组8只。采用4% DSS诱导UC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隔药灸大鼠双侧天枢穴,每穴灸2壮艾炷,每天1次,共7次。通过比较组织病理学、血清学促炎症因子的蛋白浓度观察隔药灸干预UC大鼠的效应。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NF-κB通路及STAT3活性探讨隔药灸改善UC大鼠结肠炎症反应的潜在机制。结果:UC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提示黏膜上皮表面溃疡形成,炎症反应明显,隔药灸能修复结肠上皮损伤,减轻UC大鼠结肠组织的炎症反应。与正常组比较,UC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6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 0.05,P < 0.01),p-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UC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6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 < 0.05),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和pIκB-α磷酸化水平均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增加。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和STAT3磷酸化,减少了促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释放,从而减轻了UC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基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因素的研究发现,其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易感性基因响应肠道微生物内环境及其他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既可引发对机体固有免疫、特异免疫的保护和耐受,又可引起慢性炎症。目的:分析近10年溃疡性结肠炎与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中的发生、发展相关性。方法:以下列检索词:溃疡性结肠炎,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ulcerative colitis,epigenetic,DNA methylation,Histone modification,miRNA,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的28条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主要是易感基因与内、外环境因素相关,受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所介导的沉默。基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可作用在机体先天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经络理论是学习针灸的基础,正确理解经络理论对针灸学术发展意义重大。现代经络研究成果仍与传统经络理论存在明显差距,结合《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一书,本文从临床角度阐释十二经脉理论的构建和内涵,论述古代医家基于临床对十二经脉理论的认识和发挥,认为从临床角度解读经络理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7.
背景:基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因素的研究发现,其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易感性基因响应肠道微生物内环境及其他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既可引发对机体固有免疫、特异免疫的保护和耐受,又可引起慢性炎症。 目的:分析近10年溃疡性结肠炎与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中的发生、发展相关性。 方法:以下列检索词:溃疡性结肠炎,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ulcerative colitis,epigenetic,DNA methylation,Histone modification,miRNA,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 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的28条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与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主要是易感基因与内、外环境因素相关,受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所介导的沉默。基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可作用在机体先天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背景:艾灸过程中产生的艾烟等艾灸生成物是灸法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代谢组学理论与技术,可更为全面、系统地研究艾烟等艾灸生成物对机体的影响。 目的:从尿液代谢组学角度观察不同浓度艾灸生成物对大鼠的影响。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低、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低、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和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大鼠在艾灸生成物与纯净气的浓度比分别为0.4∶2.0,0.8∶2.0,1.6∶2.0,1.6∶2.0中暴露4 h/d,每周5 d,持续60 d;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经60 d高剂量艾灸生成物刺激后,在空气中自然暴露21 d作为恢复期。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60 d。 结果与结论: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各组大鼠尿液,共鉴定出108个代谢物,标准品库核实64个。各组大鼠尿液典型代谢物的变化与艾灸生成物浓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尿液代谢物差异最明显,葡萄糖醛酸、维生素C等22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维生素C代谢等15条糖、氨基酸相关代谢途径,提示艾灸生成物干预大鼠机体能量代谢增加,机体解毒、抗氧化作增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造模组,每组20只.造模组大鼠连续7 d饮用4%DSS建立实验性大鼠UC模型.随机选取造模大鼠2只,正常大鼠2只用于模型鉴定.确认UC模型成功后,将剩余18只造模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