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47篇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2.
目的 评价严重的永存瞳孔膜Nd∶YAG激光切开术的效果.方法 永存瞳孔膜26例(31眼),表麻下置角膜接触镜,在裂隙灯显微镜引导下.Nd∶YAG激光准确聚焦于瞳孔缘处的瞳孔膜进行发射.单脉冲切开能量为0.4~0.8 mJ,每次治疗总量为5~10 mJ,平均(2±0.18)mJ.结果 永存瞳孔膜激光切开术1次切开者5眼,占16.13%;2~3次切开者12眼,占38.71%;4~5次切开者14眼,占45.16%.矫正视力;0.1 ~0.25者5眼,占16.13%;0.3~0.5者7眼,占22.58%;0.6~0.8者8眼,占25.81%;≥1.0者,11眼占35.48%.术后未发生晶状体浑浊、视网膜损伤或眼压持续增高等并发症.结论 Nd∶YAG激光切开术治疗严重的永存瞳孔膜可增进视力,不需要专门的手术设备,表面麻醉下就可在门诊施行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CT导航系统在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效果和技术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 2014年1月利用导航技术行手术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18.4(11 ~ 38)岁.通过西门子术中滑轨40排CT扫描后将原始数据转送给配备的Brainlab导航系统,辅助术者完成椎弓根钉置入.结果 60例共置入椎弓根钉650根,胸椎570根(21根进行了修正),腰椎80根(无修正).总置钉准确率98.14%,胸椎97.89%,腰椎100%.结论 术中CT导航系统可以从各个角度实时显示准备置钉的椎弓根形态以及椎弓根钉前方组织,也可通过立体成像模块清晰显示进钉点与进钉角度,降低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对椎弓根各壁的破坏概率和术中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一过性瘫痪的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ACDF患者1550例。男性992例,女性558例,平均年龄43.2(23~84)岁。所有患者均随访10个月以上。将病例资料按手术节段数、性别、年龄、颈椎病类型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例出现一过性瘫痪,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0.6(35~61)岁。总发生率为0.90%。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中年患者、双节段及多节段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结论 ACDF术后一过性瘫痪是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血肿压迫、脊髓水肿、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可能的致病原因。早诊断、早干预可望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退变与顶椎旋转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AD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顶椎层面MRI影像上测量并计算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化比例(fat saturation fraction,FSF)、凹侧与凸侧横截面积之比(rCSA)、凹侧与凸侧脂肪化比例之比(rFSF)和顶椎旋转度(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顶椎层面凹凸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CSA和FSF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肌肉影像学参数与AV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96例ADS患者,男18例,女78例;年龄64.64±7.18岁;腰椎前凸角20.19°±17.61°;Cobb角24.70°±10.41°;AVR 10.94°±6.47°,旋转方向均偏向侧凸凸侧。在顶椎层面,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凹侧CSA均显著性大于凸侧(P0.05),多裂肌凹侧FSF显著性大于凸侧(P0.01),竖脊肌凸侧FSF显著性大于凹侧(P0.05),腰大肌两侧F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R与多裂肌凸侧CSA、腰大肌凸侧FSF呈显著性负相关(r=-0.225、-0.292,P0.05),与多裂肌rCSA、竖脊肌r FSF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6、0.215,P0.05)。结论:ADS患者脊柱侧凸顶椎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退变与AVR显著相关,多裂肌、竖脊肌的退变可能参与顶椎的旋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固定手术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3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实施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肋骨骨折断端移位明显实行内固定,观察术后症状改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术后胸痛减轻,胸壁无明显塌陷,平均下床自主活动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术后恢复快、固定牢固、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5月2010年10月本科行TKA术的患者107例(122膝)。使用深盘型后稳定假体62例(72膝),使用桩柱型后稳定假体45例(50膝)。对比两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测量膝关节ROM。[结果]两组术后与术前的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盘型后稳定假体组有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过一期骨水泥旷置,3个月行二期翻修;桩柱型膝关节假体组有1例术中发生股骨外髁骨折,术中及时发现给予螺钉内固定,1例术后7个月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两种不同术式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行TKA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强患者病历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病历管理改革前后的患者病历各400例,设置为观察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病历合格率和医疗纠纷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历的合格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纠纷例数比例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加强患者病历管理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促进医疗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兵  陶笙 《人民军医》2011,(6):511-511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微创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兵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2007,26(5):312-31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根据新近罗马Ⅲ标准,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未分型等四型.其中,临床上以腹泻型(IBS-D)最为常见,约占40%~45%.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于"泄泻"、"腹痛"等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