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对超声辅助提取枳壳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提取枳壳总黄酮过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枳壳总黄酮提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枳壳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实验优化得出超声辅助提取枳壳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超声功率317 W、超声提取时间28min。结论在上述条件下,枳壳总黄酮的得率可以达到15.44%,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2.
目的:考察石菖蒲是否对小鼠疲劳型亚健康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强迫小鼠每天水中站立8 h,连续9d,制备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石菖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小鼠的行为学表现,记录小鼠首、末次力竭游泳时间,用乳酸试剂盒测定血浆乳酸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菖蒲高、中、低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石菖蒲高、中剂量可显著提高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并显著降低小鼠游泳后血尿素氮和乳酸水平同时显著降低疲劳型亚健康小鼠骨骼肌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C)(P0.05或P0.01)。结论:石菖蒲可以用于防治疲劳型亚健康。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预后意义,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依据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 将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338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 血清白蛋白≤35 g/L; B组, 血清白蛋白 > 35 g/L, 并对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比较两组患者间的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肿瘤直径及浸润深度相关(P < 0.05);A组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 < 0.001);并且在多因素分析模型中,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01)。   结论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中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PARC)表达与术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初诊食管鳞癌患者89例,收集肿瘤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ARC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SPARC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5.17% vs.8.00%, P=0.000),SPARC蛋白优势定位于肿瘤细胞间质中。SPARC蛋白表达与术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OR=0.369, P=0.038),与病理大体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和其他临床特征无关。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与SPARC蛋白表达无关(HR=0.80, P=0.691),而与肿瘤部位(HR=0.34, P=0.037)、分化程度(HR=4.12, P=0.000)和分期(HR=6.36, P=0.017)有关。结论 SPARC蛋白在食管鳞癌间质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与食管鳞癌术后生存无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本文以阿胶传统工艺加工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关键加工阶段阿胶样品中驴基因组DNA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降解变化规律。方法提取阿胶工艺过程中的驴基因组DNA,分别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普通PCR、荧光定量PCR和简单序列重复( SSR)微卫星毛细管电泳( CE)检测方法对提取的DNA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原料驴皮、化皮、双效、浓缩和加辅料阶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均能检测到清晰的条带,普通PCR可扩增到200~1600 bp左右的片段,而在凝胶阶段DNA降解最为严重,只能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100~800 bp的目的片段,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线粒体基因在阿胶加工各个阶段均可检测出,核基因凝胶阶段未检出;通过PCR-SSR-CE检测在凝胶阶段核基因未检出特征峰,更进一步证明了凝胶阶段DNA核基因降解严重。结论对阿胶工艺加工过程DNA变化规律发现,随着阿胶加工的深入进行,各个阶段DNA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凝胶成品阶段降解最为严重,本研究对比普通PCR、荧光定量PCR和简单序列重复微卫星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发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快速、灵敏和可靠,通过比较发现以线粒体基因为靶基因在阿胶的各个加工阶段均能满足DNA溯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采集50例乙型肝炎未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液和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粪便和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 ), QIAmp DNA Stool kit 试剂盒法提取粪便总DNA,巢式 PCR 定性检测粪便中乙肝病毒 DNA ( 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定量检测血清和粪便中HBV-DNA。根据血清HBVM 阳性的不同组合(感染模式)将50例患者分成3组,粪便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37例,血清HBsAg阳性46例,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血清阴性者,粪便中HBsAg阳性。 FQ-PCR定量检测血清和粪便HBV-DNA含量分别为4.35±1.49和4.50±1.59。血清HBV-DNA检测,30例阳性(60%),粪便中HBV-DNA共检测出31例阳性(62%)。  相似文献   
77.
细菌性肺炎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细菌性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使肺部对细菌的清除能力降低。本研究从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角度来阐述肠道菌群在肺部细菌性感染过程中...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BTG2 mRNA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TG2 mRNA表达量在预测ESCC患者疾病状态和放疗敏感性中的诊断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我院184例ESCC患者癌组织标本BTG2蛋白表达,其中包括55例行根治性放疗术的ESCC患者,50例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分析BTG2蛋白表达情况与ESCC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TG2 mRNA在ESCC组织中表达下降(5.08±1.06 vs 5.91±1.29,t=2.387,P=0.019),与放疗敏感组患者比较,BTG2 mRNA在放疗抵抗的ESC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下降(3.82±0.97 vs 5.44±0.73,t=4.935,P<0.001),ROC结果显示BTG2 mRNA在鉴别放疗敏感与放疗抵抗患者时特异性为95.65%,敏感性为75%(AUC=0.902,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SCC组织中BTG2阳性表达(103/184)低于正常黏膜组织(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P<0.001);BTG2表达在放疗敏感和放疗抵抗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22/38)和23.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5,P=0.018);ESCC患者BTG2蛋白表达差异在不同性别、年龄、T分期及M分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分期(χ2=4.134,P=0.042)及临床分期(χ2=5.303,P=0.021)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HR=0.500,95%CI:0.317~0.790,P=0.003)、N分期(HR=0.275,95%CI:0.157~0.479,P=0.000)、M分期(HR=0.317,95%CI:0.151~0.665,P=0.002)、临床分期(HR=0.269,95%CI:0.167~0.434,P=0.000)及BTG2表达(HR=1.956,95%CI:1.242~3.079,P=0.003)与ESCC患者总生存(OS)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HR=0.613,95%CI:0.381~0.987,P=0.044)、N分期(HR=0.507,95%CI:0.259~0.991,P=0.047)、临床分期(HR=0.504,95%CI:0.278~0.916,P=0.025)及BTG2表达(HR=1.608,95%CI:1.011~2.558,P=0.045)影响ESCC患者的OS。结论:BTG2具有作为预测ESCC进展及放疗敏感性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并且是影响ESC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45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中医治疗。结果:7d内排出结石12例,发生率为26.67%,14d内排出结石13例,发生率为28.89%,28d内排出结石20例,发生率为44.44%。结论: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具有疗效佳、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