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大器官移植术中和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心脏移植、肾脏移植、心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大器官移植及联合器官移植术中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方法和对人/移植物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PRISMA(Hospal)机器或AK-10(Gambro)单泵机与3台Baxter 6201型流量泵并用,行SCUF、CVVH、CVVHD、CVVH-DF,治疗大器官移植术中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共51例次。结果 全部病例CRRT治疗期间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6h后电解质及血气明显改善。治疗48h,各脏器功能稳定,大部分移植物功能逐渐恢复。结论 CRRT救治大器官移植术中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可明显提高人/移植物存活率,是大器官移植术中及术后良好的肾脏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抗肾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0.780、1.563、3.125、6.250、12.500、25.000、50.000和100.000 μmol/L)刺激HKC 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HKC生长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TGF-β1(0、1、5、10 ng/mL)单独或联合姜黄素(6.250、12.500、25.000、50.000 μmol/L和100.000 μmol/L)共同刺激HKC细胞72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HKC贴壁生长,呈铺路石样外观.姜黄素刺激对细胞形态无影响;TGF-β1刺激能明显促进细胞由上皮样形态向纤维样细胞形态转化,且发生形态转变的细胞数量和TGF-β1基因表达呈TGF-β1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P<0.01);MTT结果显示:姜黄素在3.125~25.000 tmol/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促进HKC增殖(P<0.05,P<0.01);姜黄素能对抗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转变,以12.500~50.000 μmol/L的姜黄素作用最明显,同时,下调TGF-βi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相反上调BMP-7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伴随着Ⅰ型胶原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 姜黄素能促进HKC增殖并维持其表型,能对抗TGF-β1诱导的HKC向梭形细胞转化,抑制细胞上皮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而促进BMP-7表达.  相似文献   
23.
赵洪雯  余荣杰  李敛  刘宏  干磊  吴雄飞 《重庆医学》2008,37(9):999-1000
肾脏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在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判断预后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肾活检病理学诊断,首先就要学好肾脏病理学基础知识[1]。肾脏病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本文对肾脏病理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促进临床医生肾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影响人类白细胞血清学分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总结870例人类白细胞分型实验结果,分析其中实验结果不佳的原因。结果腹腔血、实验人员操作技术水平、试剂保存方式均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可使实验结果受干扰,甚至可使实验失败。结论改进取血方式,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完善试剂保存环境可提高分型实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供肾切除术中活检对供者潜在肾脏疾病诊断及术后制订肾功能保护措施的价值。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2月共收治54例供肾捐赠者,分别于术前通过血红蛋白、尿常规、血肌酐、血糖、超声、肾功能显像、CT血管成像评估其肾脏情况。取肾术中于阻断肾血管前采用16G自动活检枪行移植肾活检,肾活检标本行常规及免疫病理检查。结果54例供者术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肾脏疾病征象,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44.5±5.1)mL/min;术中肾活检发现肾脏病理改变6例,其中3例为IgA肾病,2例为FSGS样改变,1例有节段性新月体。结论移植术中供肾活检有利于发现常规无创检查难以发现的供肾潜在肾脏疾病,便于移植术后供、受者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疾病预防,供者术前肾穿刺活检病理对供肾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
周祖莲  余荣杰  吴雄飞  李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19-1820,1822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综合评价慢性肾病(CKD)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及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对CKD残余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治疗方案,动态观察CKD进展情况,回顾性验证两种检查方法对CKD残余肾功能判断的可靠性。结果 105例CKD患者中,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程度,多数情况下(92%)与ECT对于CKD残余肾功能的判断是相符的,但8%的患者二者并不相符。根据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结果,所有2~5期的CKD患者共105例进行相应的治疗,随访2~3年,共35例进入透析。结论 对于各种CKD的诊断除病因诊断外,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诊断及肾脏功能诊断两者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密不可分。仅根据CKD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判断CKD残余肾功能具有局限性。结合肾功能显像进行综合评价,正确评估保护CKD残余肾功能的治疗价值,对CKD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CRRT在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CRRT在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 2 0例伴发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效果及患者围手术期对心衰处理方法 ,特别是对 4例术后常规方法无法纠正和伴有急性排斥反应的顽固性心衰病人 ,采用CRRT。结果  16例患者通过常规处理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术后 3个月心脏缩小 ,心功能明显改善 ,移植肾功能正常 ;4例术后仍有频发顽固性心衰致少尿无尿 ,行CRRT ,其中 3例心衰改善后尿量迅速增多 ,肾功能逐渐恢复 ,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肾脏破裂行肾脏修补术后虽经CRRT ,仍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肾移植术后频发心衰常规处理无效时 ,CRRT处理简便、安全、有效 ,可以快速纠正心衰 ,提高移植肾灌注 ,增加尿量 ,恢复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29.
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缺血6 min,再通血4 min,循环4次的缺血预适应方案,对Wistar大鼠肾脏进行缺血预处理,再缺血60 min后进行再灌注,与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进行比较,观察大鼠肾功能及肾内黏附分子ICAM-1、P-Selectin、E-Selectin的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预适应大鼠肾脏内的黏附分子ICAM-1、P-Selectin、E-Selectin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在第48 h 其血清肌酐也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结论 缺血预适应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少缺血再灌注肾脏内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0.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而引起一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肌张力增高,以及各种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儿的步行姿势和能力。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药熏蒸配合综合康复治疗等措施,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