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4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510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420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841篇
内科学   664篇
皮肤病学   343篇
神经病学   157篇
特种医学   2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66篇
综合类   1826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666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950篇
  13篇
中国医学   926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螺旋霉素高产株的推理选育和工业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产二素链霉菌SIPI9004经自发或诱发的突变和推理选育,得到若干耐药性变种。第六代一株变种10-29,产生螺旋霉素比原始菌株SIPI9004增产约6倍。该变种应用于工业生产(30m^3发酵罐),发酵效价、总单位和指数三项指标比原来生产菌株F-16分别提高26.1%、33.3%和26.8%。  相似文献   
10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它是由HIV引发,特别是HIV-1。奈韦拉平是一种新型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该药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合用可用于治疗艾滋病,单独用药可用于预防HIV感染和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K-ras和p53基因突变与尿路上皮肿瘤的预后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加单链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52例尿路上皮肿瘤K-ras和p53基因突变。结果:K-ras基因突变率为9.6%(5/52),p53基因突变率为42.3%(22/52)。结论:尿路上皮肿瘤发生和发展牵涉多基因多步骤途径,p53基因突变对尿路上皮肿瘤预后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方法 CLC ODS柱 (15mm× 6.0mm ,5 μm ) ,流动相 :0 .0 5mol/L枸橼酸 乙腈 (80∶2 0 ) ,三乙胺调 pH3 .0 ,流速 1mL·min-1,Ex =3 60nm ,Em =465nm ,样品稀释 10 0 0倍 ,进样10 μL。 结果 加替沙星在 4~ 3 2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 (99.98± 0 .0 6) % ,日内、日间RSD <2 %。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商品名宁红欣 )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来自四所医院的 5 1例胎龄小于 35周、体重小于 2 0 0 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3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预防组予 r Hu EPO2 5 0 IU/ (kg·次 ) ,静脉或皮下注射 ,隔日 1次 ,每周 3次 ,共 4周。观察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网织红细胞 (Ret)、血清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两组早产儿生后 Hb、Hct均逐渐下降 ,但预防组下降明显小于对照组 ,经 t检验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对照组有 4例输血 ,而预防组无一例输血 ,经精确 χ2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9)。预防组 1周末 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预防组 2周末血清铁低于对照组 ,4周末更甚 ,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预防组E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早产儿预防性应用 r Hu EPO可减轻 Hb、Hct、Ret的下降程度 ,不需要输血和输血次数减少 ,r Hu EPO预防早产儿贫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醉鱼草(Buddleja lindeyana)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用IR,MS和NMR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与结论从醉鱼草(Buddleja lindeyana)的全草分离到5个化合物,其中三个为环烯醚萜苷.它们的结构为:6-氧-阿魏酰筋骨草苷(1),赤式-6-氧-4'-(3-甲氧基-4-羟基苯丙三醇-8")-阿魏酰筋骨草苷(2),苏式-6-氧-4'-(3-甲氧基-4-羟基苯丙三醇-8")-阿魏酰筋骨草苷(3),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脂(4),半乳糖醇(5).上述成分均为首次从醉鱼草中得到.且化合物1,2和3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医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则治法,对目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几种新思路进行了探讨.在指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龙血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何兰  王竹红  屠鹏飞  侯辉 《中草药》2004,35(2):221-228
龙血树属植物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学成分。本属部分植物木质部分泌出的树脂在各产地均做药用,具有抗炎止痛、抗真菌、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止血等多种药理活性,并可作为中药“血竭”的代用品。现对龙血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9.
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和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轴 )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 7种不同的应激方式交替作用于SD大鼠 2 1d ,制成慢性应激模型 ,用韩氏电针仪 ,以 2Hz频率 ,0 .6mA电流强度 ,电针“百会”和“印堂”穴 ,每天 1次 ,每次 2 0min ,共2 1d。通过开野实验及糖水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 ,运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下丘脑CRF、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含量 ,并与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束缚组做比较。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 ,模型组及模型束缚组开野实验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 ,糖水的摄入量明显减少 ,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含量明显升高 ,而电针组和百优解组可明显增加开野实验的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的摄入量 ,并可降低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分泌。结论 :慢性应激引起大鼠的活动性降低 ,探究行为减少和HPA轴亢进 ,电针可能通过调整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过度分泌 ,从而纠正HPA轴亢进 ,进而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和P -耐药糖蛋白 (P gp)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检测64例胆囊癌组织标本中COX 2和P gp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OX 2和P g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71 9% ( 4 6/ 64 )和 65 6% ( 4 2 / 64 ) ,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两者的阳性率 4 8% ( 2 / 42 )和 7 1%( 3 / 42 ) ,P <0 0 5 ,P =0 0 0 6。COX 2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0、0 0 0 0、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g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2、0 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 ;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均无关。COX 2与P gp的表达调控呈正相关 ,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 ,r =0 42 5 ,P<0 0 5。结论 :在胆囊癌中 ,COX 2、P gp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COX 2和P gp的协同作用在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性COX 2抑制剂的应用会预防肿瘤耐药并提高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