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政  蒲小平 《中国新药杂志》2013,(4):417-421,446
I型变态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困扰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严重的可致死。现有抗I型变态反应药物存在着各种问题,研制该类新药已成为国际各大制药公司的共同话题。本文将从新药研发的角度,围绕I型变态反应发病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就抗I型变态反应的药物可能的作用靶点及新药研发进展做一综述,并指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肉苁蓉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肉苁蓉在神经药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结果结论 肉苁蓉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保护脑组织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血清样本双向电泳实验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血清双向电泳实验的分辨率,建立理想的血清双向电泳实验方法。方法对血清双向电泳(two-di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中血清标本的处理方法以及硝酸银染色方法等条件和技术方法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结果经过优化后,建立了重复性较好的血清2-DE实验方法 ,血清样本中蛋白质斑点的分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蛋白质斑点明显增多,且此方法能够兼容后续生物质谱分析。结论通过优化和验证,建立了较实用的血清2-DE实验方案,对血清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具有很好的技术参考价值,为进一步分析、寻找和鉴定药物干预或与疾病相关的血清蛋白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毅  张征  张庆英  蒲小平  赵玉英 《中国药事》2010,24(6):543-545,549
目的对红芪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对红芪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应用过氧化氢损伤的SH-SY5Y细胞与野生型DJ-1基因转染的SH-SY5Y细胞模型对得到的代表性化合物进行抗氧化应激活性研究。结果从红芪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大豆皂苷II甲酯(1),大豆皂苷I(2),芒柄花苷(3),柚皮苷(4),下箴桐碱(5)和色氨酸(6)。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化合物4和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燕琼  朱佳  蒲小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95-2695
压疮是人们最熟知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压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好发于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的骨突处及受压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部、髋部等.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的细胞应答对研制新药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脑缺血的有关细胞应答的研究近几年在国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的缺血再灌流的分子药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方法: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脑缺血再灌流研究的资料,分为5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脑缺血再灌流新模型能用于抗脑缺血脑保护剂的新药研究,脑缺血引起微循环障碍及多种基因表达变化。结论:阐明脑缺血的分子机制,可为研制抗脑缺血药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在用纳洛酮催瘾前 2min给予不同剂量的氯胺酮 ,观察其戒断症状的改变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戒断时大鼠一氧化氮 (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环鸟苷酸 (cGMP)含量。结果  3个剂量的氯胺酮 (5、10和 2 0mg·kg- 1)均可缓解吗啡戒断时探究、扭体、湿狗样抖动、跳跃等运动反应 ,减少活动次数 ,抑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10、2 0mg·kg- 1氯胺酮可显著减轻吗啡戒断所致的体重下降 ,小剂量氯胺酮 (5mg·kg- 1)可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前额叶皮质、小脑的NOS活性和NO、cGMP含量的增高。结论 氯胺酮可缓解大鼠吗啡戒断症状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弱大鼠吗啡戒断时NMDA NO cGMP通路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咖啡酸(CA) 是否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 MPP ) 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用咖啡酸孵育大鼠小脑颗粒细胞, 经MPP 处理后, 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荧光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咖啡酸对MPP 致小脑颗粒细胞存活率降低和caspase-3活性增强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呈现稳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咖啡酸对MPP 诱导小脑颗粒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丹参粉针剂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谌  蒲小平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968-971
目的:探讨丹参粉针剂对四氯化碳(CCl_4)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葡醛内酯注射液26.5 mg·kg~(-1))和丹参粉针剂低、中、高剂量组(100,250, 500 mg·kg~(-1)),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动物先在饮水中加入350 mg·L~(-1)的苯巴比妥诱导2周,然后腹腔注射CCl_4 0.04 mL·kg~(-1)建立慢性肝纤维化模型,每周1次,共注射8周。于注射CCl_4第5周时,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或相应剂量的药物,在给药2,4,6周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前胶原肽(PIIIP)、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丹参粉针剂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PIIIP,LN,HA含量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丹参粉针剂对CCl_4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