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4 毫秒
61.
王雪英  马钧 《上海医学》1999,22(7):446-447
“二次打击”模式是针对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发病机制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即一次打击是由原发性大的创伤引起,间隔一段时间后,在原发创伤趋于好转的时候,遭受感染、出血、休克等原因的二次打击,从而促成严重失控性全身炎症的反应,最终导致序贯性远离创伤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16例综合 ICU(GICU)内肾移植术后因间质性肺炎合并 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与比较机械通气后缺氧改善情况等 ,了解和判断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及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环节。结果 :16例患者中 ,15例应用了机械通气与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 PEEP,4~ 15 cm H2 O(1cm H2 O=0 .0 98k Pa)〕治疗 ,1例未用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1~ 87d,平均 (15 .4± 2 1.1) d〕与生存时间〔1~ 194 5 d,平均 (15 4 .4± 4 97.1) d〕不等 ;仅 1例痊愈 (6 .7% ) ,14例死亡 (93.3% )。死亡原因分析提示 ,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 ,病程短(≤ 3d)的患者 (3例 ) ,导致死亡的直接因素为非呼吸因素 (循环和中枢神经 ) ;未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例 )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缺氧。分析 1例抢救成功病例的主要经验在于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并纠正了缺氧 ,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了时间。结论 :机械通气抢救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合并 ARDS的主要价值在于纠正缺氧 ,病原学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困难可能是抢救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肝移植科234例肝癌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和无瘤存活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进行预后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随访1~5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5例(36.3%),复发70例 (29.9%)。术后6个月及1、2、3、4年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8.5%及76.3%、61.3%、53.6%、47.6%;6个月及1、2、3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80.1%及70.6%、60.4%、52.3%。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大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与预后有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肿瘤类型、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经严格筛选的适宜受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4.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95,自引:5,他引:190  
目的:研究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所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组,将非大黄预防组中出现的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的患者作为大黄治疗组的研究对象。观察预防组和非预防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研究大黄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内毒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改良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附二例成功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改良的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治疗门脉系统广泛栓塞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2例门脉系统广泛栓塞患者进行改良的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采用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吻合 辅助性门静脉脾静脉吻合重建门脉血流),观察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门脉血流灌注、术后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结果: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门脉血流灌注良好,无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腔门静脉吻合半转位肝移植术是治疗门脉系统广泛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的表达在大鼠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肝移植急性排斥(AR)的关系。方法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和AR模型,分为4组:手术创伤组,肝移植无排斥组,肝移植急性排斥组,免疫抑制剂组。EHSA法检测血清Mig、IP-10、I-TAC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用Cellquest软件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第7天肝脏组织CXCR3-mRNA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手术后外周血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表达出现明显升高。(2)AR组在术后第3~5天起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表达均高于其他各组(P〈0.01)。(3)AR组大鼠在移植后第7天,外周血Mig、IP-10、I—TAC和CXCR3的表达随着AR组RAI积分的升高而逐步升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9,0.82,0.92(P〈0.05)。结论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的高表达与AR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诊断AR较特异、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7.
马钧 《首都医药》2008,15(16):27-28
目的 观察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髓坏死和根尖周炎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临床效果,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和急、慢性根尖炎的患牙200例,均行根管预备.并随机分为2组,一次性根管治疗组在基本操作完成后即行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二次法根管治疗组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一周后复诊再行填充,治疗结束后1d、7d、30d随访,一年后行临床复查,两组患牙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110例患者回访,一次性根管治疗组52例,两次法根管治疗组58例.根管治疗术后1d疼痛发生率一次性治疗组高于两次组,有统计学差异,7d、30d疼痛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1年后复查两组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再次肝移植8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2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再次肝移植病人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共有8例病人接受了再次肝移植术,再次肝移植率为3.64%,再次移植原因中慢性排异反应2例、胆道缺血性病变5例、肝动脉栓塞1例。术后5例恢复顺利痊愈出院,已分别存活8、7、4、3、1个月,3例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再次肝移植能有效挽救移植肝失功病人的生命,再移植指征的掌握、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再次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67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腔内出血,2例为肝动脉吻合口出血,1例为受体肝下腔静脉壁处出血,1例为受体右肾上腺处创面出血,均正确诊断、及时再次剖腹探查并止血成功.提示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外科技术的改进、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肝移植术后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感染特点 ,提高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成活率。方法 通过留取的痰、血、咽拭子标本的细菌和真菌结果 ,分析 164例病人肝移植术后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164例肝移植病人术后有 10 0例 (61.0 %)病人送检的标本培养阳性 ,94株G-杆菌中以阴沟杆菌 (2 1株 )、产气肠杆菌 (19株 )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17株 )最多见 ,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对G-菌敏感性最好 (95 .7%~ 96.8%) ,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舒普深和特治星敏感性较好。 5 5株G 菌中表皮葡萄球菌 (2 5株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14株 )为主 ,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10 0 %)。 2 5株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 (16株 )和光滑念珠菌 (7株 )为主。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提高围手术期成活率措施之一 ,同时应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