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01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配合以宣泄、认知教育、放松内心意象法为主的行为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伤口清洗液温度对病人伤口疼痛及伤口愈合速率的影响.[方法]将48例皮脂腺囊肿感染化脓行脓肿切开、敞开换药的病人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采用伤口等温溶液清洗伤口;对照组24例采用室温溶液清洗伤口.伤口清洗之后,均采用藻酸钙或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覆盖伤口.[结果]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和疼痛计分与对照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等温溶液清洗伤口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3.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发病率高。目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心理特征,除了采取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两年共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261株、117株,两者80%以上来源于呼吸道标本,4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64.9%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比铜绿假单胞菌更为严重,此菌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23.4%外,其他均在7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92.8%和96.4%.相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情况却差异较大,16%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其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机理.结论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株的增多.因此,应慎重、合理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物,密切关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受不动杆菌耐药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5.
86.
传统方法上,通过成组遗传毒性试验后,在阐释和应用遗传毒性数据时均使用的是定性分析,而非基于剂量-反应关系的定量分析。然而近年来,随着高通量、高涵盖面、高准确度的试验方法的建立,以及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策略的提出,化学物遗传毒性评估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篇综述讨论和总结了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包括以下3个内容: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对遗传毒性试验方案/方法的要求;基于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的定量评估方法;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在管理毒理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ails 5个数据库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收集以自我管理对RA患者疼痛缓解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所需数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其中6篇文献为A级(低度偏倚),2篇文献为B级(中度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VAS疼痛评分(SMD=-0.32,P=0.50);疼痛自评(SMD=0.10,P=0.65);生命质量评分QoL(SMD=-0.72,P=0.38);健康评估问卷HAQ(MD=-0.12,P=0.31);DAS-28(MD=-0.28,P=0.42。结论:自我管理对RA患者疼痛缓解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临床及家庭应用价值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究不同配伍剂量的库拉索芦荟全叶冻干粉、番泻叶提取物与西洋参提取物联合使用对小鼠润肠通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120只,按人体推荐量的10倍/20倍设置剂量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芦荟10倍(133 mg·kg.bw) + 西洋参10倍(42.67 mg·kg.bw) + 番泻叶10倍组(33.33 mg·kg.bw)、芦荟20倍(267 mg·kg.bw) + 西洋参20倍(85.34mg·kg.bw) + 番泻叶20倍组(66.66 mg·kg.bw)、芦荟10倍(133 mg·kg.bw) + 西洋参20倍(85.34mg·kg.bw) + 番泻叶10倍组(33.33 mg·kg.bw)、芦荟10倍(133 mg·kg.bw) + 西洋参10倍(42.67 mg·kg.bw) + 番泻叶20倍组(66.66 mg·kg.bw)。给药14 d,洛哌丁胺混悬液灌胃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黑便情况、小肠墨汁推进率、GDNF、iNOS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墨汁推进率均明显增高(F = 6.628;P<0.01),各剂量组排便实验结果阳性。与模型组相比,芦荟10倍 + 西洋参10倍 + 番泻叶10倍组和芦荟20倍 + 西洋参20倍 + 番泻叶20倍组GDNF mRNA表达增高(F = 28.377,P<0.05),iNOS mRNA表达降低(F = 9.153;P<0.05)。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芦荟10倍 + 西洋参10倍 + 番泻叶10倍组、芦荟20倍 + 西洋参20倍 + 番泻叶20倍组GDNF蛋白相对含量比升高(F = 4.760;P<0.05);芦荟10倍 + 西洋参20倍 + 番泻叶10倍组iNOS蛋白相对含量比下降(F = 9.585;P<0.05)。 结论 三种药物联合使用通便效果好,提示库拉索芦荟全叶冻干粉联合西洋参提取物和番泻叶提取物可通过增加GDNF表达、抑制NO产生,促进肠道蠕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不同配伍芦荟全叶冻干粉、番泻叶提取物与西洋参提取物联合使用对便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70只成年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芦荟10倍+西洋参10倍+番泻叶10倍剂量组(L10X10F10)、芦荟20倍+西洋参20倍+番泻叶20倍剂量组(L20X20F20)、芦荟10倍+西洋参20倍+番泻叶20倍剂量组(L10X20F20)、芦荟10倍+西洋参20倍+番泻叶10倍剂量组(L10X20F10)、芦荟10倍+西洋参10倍+番泻叶20倍剂量组(L10X10F20),共7组,每组10只。各剂量组给予不同配伍受试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纯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后,给予盐酸洛哌丁胺(6 mg/kg)灌胃诱导便秘小鼠模型。采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PCR扩增,并以Illumina Miseq为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4区肠道菌群进行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基于门、目水平物种构成分析。结果 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的ACE指数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L10X20F20组、L10X20F10组L10X10F20组的ACE指数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L20X20F20组、L10X20F20组及L10X10F20组的shannon指数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基于β多样性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各处理组样本数据点间并无重叠。门水平下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L20X20F20组、L10X20F20组及L10X10F20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呈降低趋势(78.72% vs 81.29%;72.43% vs 81.29%;77.85% vs 81.29%)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则均呈升高趋势(19.09% vs 12.99%;20.97% vs 12.99%;17.49% vs 12.99%)。目水平下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肠杆菌目相对丰度较空白组呈增高趋势(0.09% vs 0.03%);L10X10F20组乳杆菌目相对丰度较模型组呈增高趋势(3.92% vs 3.56%),L10X10F10组、L10X20F10组、L10X10F20组肠杆菌目相对丰度较模型组均呈降低趋势(0.04% vs 0.09%;0.07% vs 0.09%;0.04% vs 0.09%)。结论 芦荟、西洋参及番泻叶联用能有效提高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抑制肠内有害菌群生长并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改善便秘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衡,从而发挥良好的通便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