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背景:研制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关节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而载体+骨诱导因子+生长因子模式人工骨已被证实是理想的人工骨材料.目的:课题组创新性地采用钙磷骨水泥为载体,将其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及生长因子复合,并观察新型钙磷骨水泥/复合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修复兔股骨远端关节缺损模型的成骨及血供重建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01/2006-06在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取新鲜新西兰大白兔股骨远端(15 mm)制作脱蛋白骨关节,将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分别与钙磷骨水泥和脱蛋白骨关节复合,冷冻干燥,环氧乙烷消毒备用.方法:手术造成兔股骨远端15 mm关节缺损实验模型,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将混合有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钙磷骨水泥在异体脱蛋白骨关节表面涂层和髓腔内填塞后,置换一侧股骨远端;对照组进行单纯异体脱蛋白关节股骨远端移植.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4,8,12,16周分别行X射线摄片以及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移植关节端成骨与成软骨情况;并于16周行血管造影,了解局部血供重建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移植后第4周可观察到大量新生血管出现,网织状骨形成.至第12~16周时,复合脱蛋白骨关节完全存活,断端愈合.光镜下各时期的成骨面积实验组均大于对照组.股动脉血管造影示实验组移植部位周围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钙磷骨水泥/复合脱蛋白骨关节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在体内能促进股骨远端关节缺损的血供重建、愈合和替代.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估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股骨双隧道双束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5月对19例PCL患者行保留残端股骨双隧道双束重建,股骨双隧道位于PCL原附着区.前外侧束位于10:30(左)或1:30(右),距关节软骨7 mm;后内侧束位于8:30(左)或3:30(右),距关节软骨10mm.术中保留PCL残端纤维及周围滑膜组织,移植物采用自体股薄肌和半腱肌肌腱.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20个月,平均18个月.后抽屉实验(PDT)术前(++)不稳12例,(+++)不稳7例;术后(-)16例,(+)不稳3例.仪表盘试验用于评估评估旋转稳定性,术前不稳11例,术后全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术前平均(61.12±4.80)分,术后平均(92.25±4.5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正常15例,接近正常4例.Lysholm评分由术前(54.23±5.20)分提高到术后(90.13+6.1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保留残端股骨双隧道双束PCL重建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符合解剖重建,能较好控制胫骨后向及旋转移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报道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arthroplasty)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组22例,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组16例。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期出血量、后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病员对切13外观口意度等。结果小切口手术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常规手术组,但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小切口THA组切口长度平均8.6cm,常规THA组切口长度平均16.8cm。小切口THA组病员早期能做主动直腿抬高动作,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切口观察尤其女性病员小切口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小切HAT选择性用于部分病员,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美观,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近期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THA组。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踝关节融合3种内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其治疗经验。[方法]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9~71岁,平均59.5岁。均行踝关节融合,分别采用螺钉、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结合髂骨植骨术,对其疗效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踝关节融合位置适中,本组均获随访12~25个月,平均17.5个月。踝关节融合成功的愈合时间13~30周,平均19.5周。术后12月疗效分析螺钉组75.0,钢板组87.5,髓内钉组90.9。[结论]本组3种手术策略比较各有优势,但髓内钉组固定稳定可靠、无需外固定、可早期负重及骨性融合良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5.
56.
陈歌 《现代养生》2012,(20):55-56
"生不起,剖腹一刀5000起;病不起,药费利润10倍起。"网上流传的一句民谣,揭开了过度医疗的冰山一角,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据统计,我国医疗费用2005年为8659亿元,2010年为19600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3.6%,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过度医疗犹如一个"无底洞",无形中抵消了医保增加给百姓带来的实惠。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测试三叉形股骨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抗旋出性能,评价其内固定稳定性.方法 选用新鲜猪股骨标本12个制成标准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AO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实验组给予自制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分别测试并记录各组最大旋扭力矩及旋出180°时的能量吸收值.结果 三叉形股骨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及AO空心加压螺钉的最大旋出力矩分别为(3.23±0.68)Nm和(1.98±0.32)Nm;能量吸收值分别为(7.63±1.58)J和(2.89±1.03)J.结论 三叉形股骨膨胀式空心加压螺钉的最大旋出力矩及能量吸收值明显大于AO空心加压螺钉,具有更好地抗旋出性能和固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笔者自1999年6月~2006年9月,行高龄(≥75岁)全髋关节置换术(THA)163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4例(2·5%)。现回顾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高龄THA术后脱位的防治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3例中,男性98例,女性65例;年龄75~99岁,平均80·6岁。初次置换147例,翻修术16例。其中术  相似文献   
59.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7年2月,收治7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3例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artificial bipolarfemoral head,ABFH)置换治疗(ABFH置换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72.5±3.8)岁.摔伤19例,交通伤7例,坠落伤4例,其他伤3例.Evans 分型:Ⅰ型6例,Ⅱ型9例,Ⅲ型11例,Ⅳ型7例.术前Harris评分(16.8±4.8)分.病程(21.2±7.8)h.18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DHS固定组):男10例,女8例;年龄(69.5±3.2)岁.摔伤11例,交通伤5例,坠落伤1例,其他伤1例.Evans分型:Ⅰ型6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4例.术前Harris评分(18.6±5.5)分.病程(19.8±6.5)h.22例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PFNA崮定组):男13例,女9例;年龄(70.3±3.5)岁.摔伤11例,交通伤6例,坠落伤3例,其他伤2例.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6例,Ⅲ型6例,Ⅳ型5例.术前Harris评分(20.4±6.6)分.病程(20.0±5.8)h.3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术后ABFH置换组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3 d出现深静脉血栓.DHS固定组切口16例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2例出现髋内翻.PFNA固定组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头颈位置欠佳.3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其中ABFH置换组随访(30.5±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5±2.5)个月;DHS固定组随访(27.6±6.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4±2.2)个月;PFNA固定组随访(24.8± 5.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7.2±2.4)个月.3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及术后各时间点3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治疗方式均有一定优势,但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更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approach,PLA)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tsy,TH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2例,分为DAA组51例,PLA组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髋臼假体位置、住院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得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9.6个月。DAA组手术时间为(66.8±11.3)min,PLA组手术时间为(62.9±9.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分别为(7.2±1.6)cm和(9.8±3.1)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3±11.2)mL和(86.8±12.3)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4.8±12.6)mL和(125.1±11.2)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4±1.1)d和(7.8±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外展角分别为(38.4±6.2)°和(37.9±5.7)°、前倾角分别为(17.3±5.3)°和(18.6±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恢复:术后1、3、6个月DA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2.6±10.8)、(92.1±10.6)、(93.7±8.9)分,PLA组为(71.4±9.6)、(87.5±9.1)、(92.7±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DAA组与PLA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1、3、5、7d的VAS评分均低于PL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DAA组出现1例(1.9%)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未见髋关节脱位病例。PLA组发生髋关节脱位3例(5.8%),未见神经损伤等症状。结论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比较,具有出血少、疼痛轻、脱位率低、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其早期疗效优于传统后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