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PD)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402例术前维持性透析超过3个月的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透析方式将患者分为HD组(303例)和PD组(99例),并对345例随访(30.2±15.2)月。比较术前HD和PD对肾移植术后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以及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慢性排斥等的影响。 结果 除了术前平均透析时间PD组长于HD组,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率HD组明显高于PD组外,在原发病、年龄、性别、血压、血红蛋白、HLA配型、冷热缺血时间、丙型肝炎感染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两组在DGF、急性排斥、慢性排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其他感染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组术前透析时间>12个月的患者急性排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2个月的患者(P < 0.05)。乙肝患者比非乙肝患者更易发生移植肾丧失功能(19.23% 比 8.86%,P = 0.021)。PD组乙肝病毒阴性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1年和5年存活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HD 94.34%,PD 91.25%;5年:HD 92.83%,PD 90%);同样移植肾1年和5年存活率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年:HD 93.21%,PD 96.25%;5年:HD 87.17%,PD 91.25%)。 结论 HD和PD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患者及移植肾1年和5年存活率的影响相似,均可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肾移植术前替代治疗。HD患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缩短肾移植前透析时间将有助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包含HCC及转移灶、癌旁肝硬化组织、癌旁慢性肝炎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组织芯片中APE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PE1在癌旁肝硬化组织、癌旁慢性肝炎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以细胞核表达为主,在HCC和转移灶组织以细胞质细胞核联合表达为主(P<0.01).细胞质与细胞核染色强度均与HCC分级和转移密切相关(P<0.01),细胞质染色强度还与肿瘤包膜有无浸润有关(P<0.01).结论 APE1蛋白表达与HCC恶性表型有关,APE1蛋白过表达及细胞质表达的出现可能成为HCC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
尿白介素-8在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准确合理地评估狼疮性肾炎(LN)活动的客观指征。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在LN活动期和环磷酰胺(CTX)加激素冲击治疗后8周测定患者晨尿白介素8(IL8)的水平,以治疗稳定期的LN患者作对照。结果发现LN活动期患者尿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LN患者(3256±1267vs1444±725pg/mg.Cr,P<005);CTX加激素治疗8周后的活动性LN患者,治疗后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1967±904vs3256±1267pg/mg.Cr,P<005),同时狼疮活动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明显好转。结论提示尿IL8水平与狼疮性肾炎的病变活动密切相关,并可作为LN活动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透析充分性、微炎症和残存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4例入选。检测指标包括(1)整体营养状况:使用MQSGA评估表并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Hb、Alb。(2)人体指数学测定。(3)血液透析充分性:测定血清iPTH、β2-MG、BUN并计算Kt/V、nPCR。(4)残存肾功能:测量患者24h尿量。(5)微炎症:测定血清CRP、IL-6、TNF-α。结果(1)Kt/V、iPTH、β2-MG分别与测量握力(HGS)、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无骨上臂肌肉面积(AMA)、Alb、Hb、nPCR、IGF-1相结合,MQSGA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和回归关系。(2)残存尿量在血透第1年内,与HGS、肱三头肌皮褶(TSF)、MAMC、Alb、nPCR、IGF-1呈显著相关和回归关系。(3)IL-6、TNF-α、CRP分别与HGS、MAMC、AMA、Alb、TSF、Hb、nPCR、IGF-1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和回归关系。(4)影响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分别是Kt/V、iPTH、IL-6、TNF—α、β2-MG、残存尿量,其中Kt/V、iFFH、IL-6、TNF—α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液透析中小分子毒素的透析不充分,微炎症可能是患者营养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残存肾功能可能在透析第1年内对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在上述诸因素中。Kt/V、iPTH、IL-6、TNF-α是影响营养状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5.
26.
血尿诊断的临床程序——泌尿系统疾病临床选萃(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授:血尿是肾科医生常遇到的临床表现。血尿的病因很多,诊断较复杂,临床表现和辅助诊断也较多,如要使病人得到迅速的诊断,则必须要有清晰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甲(进修医生):血尿在我们肾科领域的确常见,请问如何建立血尿的诊断并如何区别真性血尿和  相似文献   
27.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0岁。因尿频、尿急、尿病伴下腹胀痛10个月,于1997年6月3日人院。1996年8月,无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灼热感,伴排尿不适、下腹部胀痛,无发热、腰痛及肉眼血尿,在当地医院眼中药治疗3个月,效果欠佳,11月到某市中心医院就诊,尿常规(多次)无异常,B超、IVP(静脉肾盂造影)及CT检查均提示“左肾结石”,给予抗炎(红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排石(肾石冲剂、消石素)及尿道扩张术(2次)治疗,上述症状元明显改善,故到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均可…  相似文献   
28.
以双肾双夹动物高血压模型为基础,在高血压不同时期观察内皮素,心钠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改变。实验分手术组和对照组,各40只SD大鼠,每周测尾动脉血压一次,手术后1,4,8,12周取血浆和肾组织用放兔法测定ET、ANP、AngⅡ浓度。  相似文献   
29.
要重视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叶任高  郑智华 《新医学》2003,34(10):597-598
1引言在肾替代疗法的一体化治疗方案中,腹膜透析由于不损害残存肾功能而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被公认为第1线的治疗方法。随着腹膜透析的技术改进,管道连接系统、新型腹膜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葡聚糖透析液)以及自动腹膜透析机的广泛应用,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透析充分性也有所改善,但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并未见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慢性营养不良所致。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发生率为18%~70%,其中约6%~8%的患者有严重蛋白-能量营养不良。此类患者常常发生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炎症-…  相似文献   
30.
业务测验(102)答案与题解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智华,叶任高答案1.D2.B3.A4.D5.C6.C7.B8.A9.D10.D11.B12.A13.D14.B15.B16.A17.A18.E19.D20.B21.E22.A23.E24.A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