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随着经皮肾镜手术器械和操作技巧的进步,MPCNL现已取代开放手术治疗各年龄段肾结石,单次PCNL结石取净率高达90%.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应用负压吸引清石鞘MPCNL治疗小儿肾结石19例,效果满 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6个月~ 11.5岁,平均6.2岁.体重16~36.8 kg,平均23.5 kg.5例有>8个月问题奶粉喂养史.术前均行B超、KUB、IVP和CT平扫和(或)三维重建检查.单个肾结石5例,多发性肾结石14例;结石大小1.0 cm×1.2 cm~2.5 cm×2.8 cm;无合并UPJ狭窄、重复肾和马蹄肾等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62.
目的构建大容量且能高效展示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全长人源膀胱癌特异性抗体基因库。方法分离膀胱癌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提取PBMC的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全套IgG1重链可变区(VH)和Kappa型轻链全长(LCκ)基因,经过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分别插入pDGB-HC-TM载体,分别构建膀胱癌特异性的抗体重链基因库和轻链基因库(一级抗体库)。随机挑取20个单克隆测定抗体基因序列,并瞬时转染FCHO细胞,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体的表达。将上述构建好的轻重链基因库通过4片段连接方法插入双表达载体pDGB4,构建二级抗体库,转染FCHO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体表达。结果分别成功构建了膀胱癌特异性的重链基因库和轻链基因库,随机挑取的轻重链单克隆各有7个和9个含有正确的抗体基因编码序列,且能展示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理论库容量达到3.32×1011[(1.7×106×70%)×(3.1×105×90%)]。成功构建了膀胱癌二级抗体库,库容量为9×105。结论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我们成功构建了膀胱癌特异性的全长人源抗体基因库,一级抗体库的库容量达到3.32×1011,二级抗体库库容量达到9×105,为下一步筛选特异性、高亲和力抗膀胱癌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为探索HSV1TK基因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作者用一种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相融和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1TK)基因(简称HyTK基因)作目的基因,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HyTK基因导入人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中表达。含Hy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HyTKN,经包装细胞PA317包装后,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病毒感染人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经潮霉素B筛选培养,获得潮霉素B的抗性克隆;PCR扩增证实:病毒感染的EJ细胞中导入了HSV1TK基因,为开展HyTK基因治疗膀胱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带蒂大网膜移位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移位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复杂性后尿道狭窄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4~ 4 5岁 ,平均年龄 2 6岁。车祸伤 5例 ,坠落伤 1例。病程 6个月~ 5年 ,平均 2 .5年。狭窄段长 3.0~ 5 .5cm。合并尿道直肠瘘 2例 ,膀胱结石 1例 ,耻骨后死腔 3例。均采用经耻骨联合径路修补加带蒂大网膜移位术治疗。 结果  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 ,4周后拔除导尿管均能自行排尿 ,无尿失禁及尿路感染。随访 6~ 38个月 ,平均 2 6个月。 4例排尿良好 ,不需尿道扩张 ;2例 3个月内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尿线变细、排尿困难 ,经 3~ 2 4个月的尿道扩张后治愈。 结论 带蒂大网膜移位治疗适用于尿道狭窄段较长或伴有尿道直肠瘘、假道等的复杂性后尿道狭窄 ,尤其是既往经会阴途径后尿道修复手术失败者 ,是修补复杂性后尿道狭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癌组织树突状细胞(DC)浸润与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4年-2000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9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进行统计,用S-100蛋白抗体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计数癌组织DC细胞,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2年未复发组癌组织内S-100+DC数量[(61.3±14.7个 /mm2]明显高于术后2年复发组[(31.4±11.6)个/mm2];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内S-100+DC数量[(28.8±10.4)个/mm2]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62.6±13.5)个 /mm2]。结论 肾细胞癌癌组织内DC细胞浸润密度和肾癌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明显相关,是判断肾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6.
巨大精囊囊肿较为罕见。我们收治巨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输尿管缺如及隐睾患者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男 ,35岁。已婚育。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囊性肿物 2 0d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血精 ,无下腹部、左腰部、会阴部疼痛不适及排尿困难 ,大便正常。体检 :全腹较饱满 ,左腹部可触及一约 2 5 .0cm× 2 0 .0cm× 15 .0cm肿物 ,质软 ,囊性感 ,表面光滑 ,可活动 ,边界不清 ,无触痛。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约 2 .0cm× 1.5cm肿块 ,质中等 ,表面光滑 ,可推动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无触痛。左侧阴囊空虚 ,未触及睾丸 ,右侧正常。直肠…  相似文献   
67.
阴茎神经鞘瘤相当罕见 ,我院收治 1例 ,且为多发性 ,现报告如下。患者 ,40岁。 1 993年发现阴茎背侧根部及近冠状沟 2cm处各有一 1mm× 2mm大小肿物 ,1个未予重视。 1 996年近冠状沟处肿物逐渐增大为2mm× 4mm大小 ,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 ,术后病理报告“神经鞘瘤”。近 6年来 ,患者阴茎根部肿物逐渐增大至 5mm× 7mm大小 ,并于阴茎背侧散在出现 4粒类似肿物 ,而入我院求治。体检 :阴茎、阴囊发育正常 ,阴茎背侧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 5mm扁圆形质硬肿物 ,表面光滑 ,活动可 ,无压痛 ,阴茎背侧中线附近尚可触及类似肿物 4个 ,散在分布 ,直径 2~…  相似文献   
68.
AgNO3肾盂灌注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乳糜尿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5月~2005年12月我们两院针对28例乳糜尿患者采用AgNO3肾盂灌注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男8例,女20例,年龄32-55岁,平均38岁。26例为单纯乳糜尿,2例伴乳糜血尿,均为女性。其中1例近期体重下降6kg/3月,病程长达5年,第1次为右侧,治愈半年后左肾复发。28例均经膀胱镜证实,乳糜尿来自双肾5例,单肾23例,其中左侧19例,右侧9例,未发现有其他部位肿痛及其他寄生虫感染,全部病人昼夜间均未查到血尿丝虫。  相似文献   
69.
肾外伤的影像学检查选择(附7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外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74例肾外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价静脉尿路造影、B超、CT对肾外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静脉尿路造影、B超、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9%(43/49)、80%(55/68)和100%(51/51)。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方法快捷,B超无创且廉价,CT检查准确。  相似文献   
70.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67岁,因右侧腰部持续性钝痛12 d入院,伴上腹部钝痛及乏力,无其他伴随症状。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查体双肾未见明显异常。2018-04-20影像学检查:增强CT示右肾下部囊实性肿物,大小约8. 1 cm×5. 9 cm×5. 2 cm,考虑肾癌与肾盂癌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