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血液透析服务失误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健康促进等方面,采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行持续性质量提高、改进慢性病管理模式等措施防范服务失误,建立服务补救新机制,通过持续培养患者满意和患者信任实现患者忠诚。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告1例慢性肾炎患者继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联合1α(OH)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旁亢(SHPT)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A组应用高通量透析,B组应用普通透析,透析液Ca浓度为1.25 mmol/L。根据透析前血清iPTH水平确定1α(OH)D3治疗的每周总剂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周血钙(Ca^2+)、磷(P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等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12周时,A、B两组患者iPTH达标率分别为80%,55%。A组治疗起效快,并对治疗前iPTH500~1000 ng/L的患者具有更高缓解率(87.5%比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Ca^2+均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无1例出现血Ca^2+〉2.75 mmol/L。A组患者血P3-水平基本稳定,B组却略有升高。(2)治疗12周时,A组Hb、Alb、PAB明显上升(P〈0.05),TSF、MAMC升高(P〈0.01),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B组患者各观察指标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联合1α(OH)D3冲击可改善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降低iPTH水平,尤其对iPTH水平轻中度升高的患者更为适用,同时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运用新型定位架在CT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治疗的疗效及减少治疗中辐射剂量的综合效果。方法:分为使用新型定位架组(43例52个肾囊肿)及未使用新型定位架组(38例42个肾囊肿),比较两组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抽液并行99.7%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中CT扫描引导、穿刺次数、穿刺效果、治疗疗效(有效率)及CT扫描时患者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结果:CT扫描引导次数、穿刺次数、电离辐射量分别为:使用新型定位架组(52人次)(2.35±0.52)次、(1.35±0.52)次、(2.66±0.23)毫西伏(mSv);未使用新型定位架组(42人次)(3.71±0.92)次、(2.71±0.92)次、(3.63±0.98)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穿刺成功率均达100%,治疗有效率皆分别为94.2%、92.9%,使用新型定位架组略高于未使用新型定位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抽液并行无水乙醇治疗,若同时使用新型定位架定位,可提高肾囊肿穿刺针定位的准确性,明显减少CT扫描定位次数,避免反复调整进针角度、深度。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对患者的电离辐射剂量;同时减少了CT机械(尤其是球管)的耗损,间接地节约了CT扫描定位的成本。该新型定位架设计轻巧,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5.
微炎症、胰岛素抵抗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并发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文探讨高通量透析(high--fluxhemodialysis,HFHD)及低通量透析(low-fluxhemodialysis,LFHD)对于防治ESRD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医证候以及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A组应用高通量透析,B组应用普通透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M syndromes cores),及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等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4周、8周后,A组中医实证积分、虚证积分、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B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1)。(2)治疗12周时,A组Hb、Alb、PAB明显上升(P〈0.05),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TSF升高(P〈0.01),MAMC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Hb、Alb、PAB、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A组IL-6水平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HFHD可减少MHD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积分,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7.
晚期宫颈癌病人合并症多,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肝肾功能衰竭,会增加其死亡率.合并肾功能衰竭时对病人进行血液透析(HD),不但能延长寿命,减少痛苦,而且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机会,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8.
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常因肝损害,而影响患者的冲击剂量及治疗进程.我们依据环磷酰胺的药理及毒副作用机制,于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时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双腔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8年154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局麻下selding技术行颈内静脉置管术建立临时血透血管通路的临床资料,观察置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实施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术154例,其中149例患者穿刺插管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6.75%;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为1~1.5个月,应用良好;感染发生率为4%,感染发生时间多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后3周,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枯草杆菌(1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其中1例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给予拔管。血栓形成5例,发生率为3.36%。局部渗血、血肿形成7例,发生率为4.7%。结论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方便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对于需要临时留置导管者,是一项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开始透析后1年内死亡(透析后3~12月内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内死亡的34例老年病人(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主要的死亡原因,对每1例死亡病例按1∶2匹配对照的方法选择与其同期开始MHD且生存时间超过12月的68例老年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脑血管疾病(58.82%)、感染(32.35%)为病例组的主要死因;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磷、透析不充分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是老年MHD病人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效长期的透析前专科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老年MHD病人1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年龄、透析前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合并糖尿病、高磷、透析不充分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与病人1年内死亡有关,透析前专科干预则可降低1年内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