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使用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MP)在股骨翻修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采用MP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翻修患者的影像及临床效果,平均随访2年以上,影像上术前、术后及每次随访时均常规摄髋关节正侧位,临床效果使用Harris评分评测,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2±25.2)分上升到术后的(85.3±13.2)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上升到(89.2±11.5)分,患者满意度90.5%。20例患者中术后X线片评价上:可观察到骨缺损区的修复,而没有近端骨质吸收和透亮线的增加,锥度连接处没有发生不良并发症,这20例患者术后即获得初次稳定性,另1例因感染未彻底清除而发生了假体下沉进行了再次翻修手术。结论MP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翻修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远端生物固定的理念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少于Paprosky ⅢB的骨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注射镇痛药物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40例(80膝)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施行同期双膝置换术,按照先左膝后右膝顺序施行,术中右膝关节腔周围指定位置注射镇痛药物(注射组,n=40),左膝(对照组,n=40)不进行注射。记录麻醉清醒后6 h、12 h、24 h、36 h、48 h和出院时关节疼痛,24 h至出院时关节活动度,采用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状况。结果注射组术后6~36 h静息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出院时静息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组术后12 h至出院运动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 h运动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组24 h至出院时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0例均无感染,术口愈合良好。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注射镇痛药物能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早期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陶瓷对聚乙烯和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界面磨损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1995年3月至2002年8月实施的127例非骨水泥固定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根据关节界面配伍不同分成两组,即陶瓷对聚乙烯组(CP组)和金属对聚乙烯组(MP组)。两组患者分别经过平均8.7年和9.1年的随访,对手术后和最近随访的标准髋关节正位X线片进行股骨头位移的测量,同时评估骨溶解的情况及Harris评分。结果 CP组在聚乙烯线性磨损及骨溶解方面明显优于MP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陶瓷股骨头对聚乙烯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较为理想的关节界面选择。  相似文献   
24.
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8年1月-2009年1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运用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6例获6-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8个月,疗效评定标准依据无髋内翻、内固定无失效,优良率100%。结论运用闭合复位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异体皮质骨板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异体皮质骨板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6年7月使用异体皮质骨板治疗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2例,其中术中骨折18例,术后骨折4例。采用Vancouver分型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其中A型4例,B型13例,C型5例。所有骨折均采用非骨水泥柄加异体皮质骨板支撑固定,异体皮质骨板以钢丝和(或)捆绑带与股骨固定。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5个月,平均27.5个月,术后平均Harris评分89分。术后12~24周22例患者中21例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5周。1例患者于术后17周发生移植骨板骨折。最后一次随访时X线片均证实移植物与宿主骨整合。1例患者术后患肢疼痛,3例同侧膝关节僵直。结论异体皮质骨板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手段,能够作为生物接骨板提供机械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短期随访发现使用皮质骨板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并能增加骨量。异体皮质骨板应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头骨坏死范围对股骨近端与假体松动或股骨颈骨折相关的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依据基于连续CT断层图像构建的股骨三维图形和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股骨头部无坏死和前后位坏死角分别为60°、80°、100°、120°、140°的表面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单腿负重条件下,模拟坏死骨未清除及清除后填充骨水泥的情形进行受力分析。结果骨坏死范围对股骨颈部的应力分布影响微小。股骨头近端骨质出现明显的应力遮挡。当坏死角≤80°时,骨水泥界面和头颈交界骨质中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峰值变化较小;当坏死角≥100°时,应力峰值变化明显,其中水泥层外上缘的峰值增幅为22.3%和27.3%(坏死角120°和140°),头颈交界外上缘骨质的峰值增幅为13.2%、28.3%和53.3%(坏死角100°、120°和140°)。填充骨水泥后,主要应力集中区的等效应力峰值逐渐减小或变化不明显。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改变了股骨头内应力分布;股骨头近端出现明显的应力遮挡,允许股骨头负重区出现小的骨坏死(坏死角≤80°);坏死角≥100°的骨坏死,是否适于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7.
两种不同截骨方法治疗Crowe Ⅳ型先天性髋脱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脱位患者(congenital dislocated hip,C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时两种不同截骨方法的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4月至2007年10月行THA治疗的36例单侧Crowe Ⅳ型CDH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测量下肢长度差、旋转中心高度差及Harris评分等指标比较股骨近端截骨和粗隆下截骨的效果.股骨近端截骨组20例,股骨粗隆下截骨组16例.结果 手术均成功复位,粗隆下截骨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下肢长度差近端股骨截骨组平均为0.3 cm(-1.0~1.5 cm),粗隆下截骨组平均为0.6 cm(0~1.5cm).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髋臼角、旋转中心高度差以及重力臂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股骨近端截骨组明显高于粗隆下截骨组.最近一次随访,Harris评分近端股骨截骨组为(83±8)分,粗隆下截骨组为(90±6)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的成人Crowe Ⅳ型CDH行THA时通过两种截骨方式均能有效恢复患肢长度、重建关节功能,但对于脱位过高的患者(>4 cm)采用股骨近端截骨容易出现并发症,粗隆下截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8.
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随访观察本院从1997年11月~2005年6月,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其中218个患者、301个膝关节获得了满意的随访,平均随访48.7个月。采用X线片及HS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HSS评分从术前平均53.3分增加到术后的91.3分。活动范围从术前平均伸-9.5°、屈64.3,°到术后平均伸0°、屈97.5°。术前最大内翻角25,°最大外翻角15°;术后总外翻角为0°~10°,平均5.3°。感染2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胫骨内侧平台塌陷1例,后外侧不稳1例。其余未见有骨溶解现象。[结论]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不但在理论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在临床上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9.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318,自引:4,他引:3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方法 1986年1月 ̄1998年5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229例,随访149例,男45例,女104例;年龄60 ̄96岁,平均77.5岁。按照Evans分型,Ⅰ型32例,Ⅱ型71例,Ⅲ型40例,Ⅳ型3例,Ⅴ型3例,有5例分别合并肱骨骨折(3例)、Colles骨折(1例)和尺桡骨骨折(1例)。112例并存内科疾病,占75.2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临床查体测量、CT测量、术中实体测量三种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8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分别行:全股骨CT扫描,采用Murphy法计算前倾角;术前查体测量前倾角;进行关节置换术时,在股骨实体上测量前倾角.对三种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中测量前倾角平均值8.57°±8.91°,查体测量平均值9.06°±9.40°,CT测量平均值14.26°±8.40°.三组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查体测量与术中测量组间相关系数R2=0.87 (P <0.05),CT测量与查体测量组间相关系数R2=0.79 (P <0.05),CT测量与术中测量组间相关系数R2 =0.81(P <0.05).[结论]临床查体测量前倾角结果较准确,在临床中可作为初步测量和异常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