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早期人工通便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予早期人工通便即出生2 h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通便,即出生20h观察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后如24 h仍未排便,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结果 两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早期人工通便可促进胎便及早排出,促进肠蠕动,使早期胃肠喂养顺利,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和后稳定型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排除患肢有外伤史和手术史的患者,最终纳入74位患者,其中后交叉韧带保留(CR)组35例,后稳定型假体(PS)组39例。分别记录CR组和P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 d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术后2周、1年、3年的膝关节活动度(ROM)、最大屈曲角度、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ROM、最大屈曲、HSS、WOMAC在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CR组的术后引流量明显小于PS组(t=-16.68,P<0.001),且术后3 d血红蛋白浓度也明显高于PS组(t=6.95,P<0.001)。术后2周、1年和3年的随访数据中,CR组的膝关节ROM和最大屈曲度均显著大于PS组,其中术后3年ROM(F=10.358, P<0.001),最大屈曲度(F=10.358, P<0.001)。 结论CR假体和PS假体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可作为初次膝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但是在术后早期,CR假体失血量更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同时与PS假体相比,CR假体在术后早期可能会拥有更好的膝关节活动度和屈曲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寻求新生儿出生后能迅速回复体温并保持稳定的方法。方法:将进入母婴同室病房符合要求的母婴随机分组后,分别予改良后卧位袋鼠式护理和常规护理,将2组新生儿复温时间进行比对。结果:2组新生儿各时段体温平均值、各时段复温百分比、平均复温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改良的卧位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早期复温有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17F A7488G(p.His161Arg)多态性与广东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跟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927例胃癌患者及777名健康对照者的IL-17F A7488G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Cox比例风险法研究其对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胃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IL-17F A7488G基因型频率在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5,P<0.01).与AA纯合子相比,IL-17F A7488G杂合变异基因型(GA)及纯合变异基因型(GG)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51和1.61(95%CI分别为1.22~1.87和1.03~2.51,P值均<0.01).与AA携带者相比,携带G(GA或GG)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1.53,95%CI:1.25~1.87,P<0.01).按临床病理特征行分层分析显示,IL-17F A7488GGA基因型与肠型、低中分化、非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等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IL-17F A7488G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结论 广东地区IL-17F A7488G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有关,IL-17F A7488G变异基因型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但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嗓音障碍客观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测试在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分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1例声带息肉患者和12例正常受试者分别进行主观自我评估和客观嗓音声学检测.主观自我评估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进行评估,客观声学检测采用德国XION公司生产的嗓音分析软件DiVAS进行测试.结果声带息肉患者组DS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HI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声带息肉患者的DSI与VHI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嗓音障碍客观指数(DSI)能够客观评估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分析悬滴法、革兰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对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项目的阳性检出情况。方法:采用悬滴法、瑞氏染色法、革兰染色法对19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染色法用于寻查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淋球菌等,并与悬滴法寻查滴虫、真菌、线索细胞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悬滴法检出清洁度为Ⅲ~Ⅳ者89例(46.84%),滴虫、真菌、线索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3.68%、22.63%、8.42%;采用革兰染色法检出清洁度为Ⅲ~Ⅳ者154例(81.05%),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淋球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21%、26.32%、27.37%、2.11%;采用瑞氏染色法检出清洁度为Ⅲ~Ⅳ者154例(81.05%),以上项目的阳性率分别为4.21%、26.32%、26.32%、2.11%。结论:染色法较悬滴法能够更好地提高阴道分泌物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性,可取代悬滴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总结8例后矢状入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Ⅰ期根治新生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加强保暖和基础护理,正确固定各种管路,保持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使用自制约束带妥善约束患儿,避免患儿躁动或意外脱管等。8例住院10~15d后出院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族人群15个STR位点D3S1358、THO1、D21S11、D18S51、VWA、CSF1PO、D8S1179、TPOX、FGA、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D19S433、D2S1338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通过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 repeat,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110名黎族无关个体15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15个STR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共检出149个STR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45~0.5045之间,杂合度(heterozygosity,H)为0.6716~0.8754,个体识别力(diserimination power,DP)为0.8770~0.9673,非父排除率(probabilities of paternity exclusion,EPP)为0.4383~0.7396,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6265~0.8574.[结论]选用的15个STR位点均能检出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并具有较丰富的信息含量,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STR遗传结构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9.
对胃镜下诊断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50例病变处组织和14例"正常处"组织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在50例病变处组织中34例有不同程度的腺上皮形态结构改变;40例有腺上皮细胞之间炎细胞浸润;30例的腺腔内有幽门螺旋菌。在14例"正常处"组织中,腺上皮有轻度的形态结构改变;5例的腺上皮细胞之间有炎细胞浸润;2例的腺腔中有幽门螺旋菌。观察结果提示:隆起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局灶性的,有炎细胞浸润、固有膜及粘膜下水肿、血浆渗出的慢性炎症。幽门螺旋菌可能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0.
EB病毒和鼻咽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 (NPC)是中国南部高发肿瘤。EB病毒与NPC密切相关 ,表现在NPC患者血清通常含高滴度抗EBVIgA及EBV的核心抗原抗体。应用PCR在NPC组织和外周血液可检测到EBV及相应基因。本文就EBV与NPC的关系 ,与NPC相关的EBV的生物学特性和进展 ,EB病毒和细胞增殖分化方面的信号转导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