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4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段立  潘铁成  魏翔  胡敏  徐利军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7):47-47,F0003
1 病例资料 女,16岁.因口唇、指趾端发绀16年入院.患者系足月顺产,母孕期体健,否认毒物、放射线接触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出生后2个月即出现口唇、指趾端发绀,哭闹后发绀加重,无晕厥、蹲踞表现,生长发育正常,轻度活动即感气促、心慌、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未行诊治.查体:体温36℃,脉搏106/min血压98/66 mmHg,呼吸20/min.口唇及双上肢、下肢指趾端明显发绀,并呈典型的杵状指.  相似文献   
62.
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一例误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病例] 男,61岁.因双侧眼睑红肿半月余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眼睑红肿,呈暗红色,边界清楚,偶有瘙痒感,无明显眼胀、眼痛及视物模糊,在当地医院按接触性皮炎予地塞米松抗炎、抗过敏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出现面部、颈部水肿伴搔痒,遂到我院皮肤科就诊,仍以接触性皮炎收入院,并予地塞米松治疗.  相似文献   
63.
张毅  潘铁成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7):60-62,F0003
目的:探讨食管手术后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例食管肌层切开术后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置胸腔引流管造成胃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贲门失弛缓症行食管肌层切开术,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持续引流出消化液,误诊为食管瘘而行胃和空肠造瘘术,术后胸腔引流液持续7个月余,转入我院.行剖胸探查见部分胃体经食管裂孔疝入左胸腔,胸腔引流管经胃壁进入胃内,食管中下段完整无瘘口,证实为留置胸腔引流管时穿破胃壁所致胃瘘.结论:对食管术后并发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忌动作粗暴,对长期存在引流液者应细致查体,完善影像学检查,注意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心脏二、三尖瓣环的运动判断移植心脏急性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 对8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52次超声检查,其中5次出现急性排异反应,47次无排异反应.记录心尖长轴、四腔及两腔切面的组织多普勒图像,测量二尖瓣环的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及前间隔6个位点以及三尖瓣环侧壁位点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s、Ve)、收缩期位移(Ds),并计算二尖瓣环6个位点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收缩期位移的平均值.结果 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二尖瓣环各位点的Vs、Ve、Ds均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减低,但仅后间隔位点的Ve、Ds及前间隔、前壁位点的Vs、Ve、Ds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平均值、收缩期位移的平均值也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显著减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三尖瓣环的Vs、Ve、Ds均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显著减低(P<0.05).结论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及位移可简便无创监测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三尖瓣环运动异常对于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可能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5.
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PF)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639例接受手术的肺癌病例进行统计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1例患者术后发生BPF(男性20例,女性1例),发生率为3.3%(21/639).其中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8.6%.单因素分析中BPF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大量吸烟(吸烟指数400支/d/年)、术前低FVC%(FVC%<70%)、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晚(Ⅲ、Ⅳ期)、全肺切除及支气管切缘存留癌组织.多因素分析中,BPF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术前低FVC%、全肺切除、长期大量吸烟、支气管切缘存留癌组织,其OR值分别为8.97,7.76,6.60和4.45.结论对于吸烟指数≥400及术前FVC%<70%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全肺切除,如果必须采用此手术方式时则应该进行术中支气管残端冰冻切片检查,证实没有癌组织残留,以避免术后发生BPF.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针对人RON基因跨膜区段(RONm)反义核酸对肺癌细胞系A549活性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以RONm为靶的肺癌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将人RONm cDNA反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染肺癌细胞A549,利用ELISA检测细胞模型RON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利用MTT和细胞计数方法监测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变化.结果转染后的肺癌细胞RON基因表达量和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并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RONm反义核酸明显抑制RON基因的表达,同时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合适的手术时机,对同济医院胸心外科1981年~1996年运用胸腺切除术治疗的7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照组5例,为1983年以前在病情不稳定期和未经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下手术的患者;研究组69例,为1983年~1996年在病情稳定期和用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以后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肌无力危象9例,均在血浆交换后1周内手术.结果发现术后近期加重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14.5%,对照组为80.0%(P<0.01);术后总缓解率研究组为82.6%,对照组为20.0%(P<0.01);死亡率研究组为10.1%,对照组为80.0%(P<0.01),1例失访.研究组手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重症肌无力患者选择在病情稳定期,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和肌无力危象血浆交换治疗后6~10 d以内手术,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8.
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 左倒气胸63例(52.1%),右侧气胸58例(47.9%);气胸伴大疱型肺气肿表现者34例(28.1%),伴单纯肺气肿而无明显肺大疱者42例(34.7%),轻度肺气肿伴孤立肺大疱者21例(17.4%),轻度肺气肿伴多个肺大疱者9例(7.4%),无明显肺气肿伴肺大疱者15例(12.4%);术后13例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余者顺利拔管;108例(89.3%)患者无漏气,10例(8.3%)曾出现Ⅰ度漏气,3例(2.5%)出现Ⅱ度漏气,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所有患者胸闷、气促症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活动耐力增强。术后随访患者未见手术倒气胸复发。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有手术条件者尽量选择手术治疗,术中要联合采用防止肺创面漏气以及促进胸膜腔粘连,预防气胸复发的措施,术后要重视病人的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促使肺复张。  相似文献   
69.
<正>放线菌为条件致病菌,在人体口腔、龋齿、扁桃体隐窝内寄生,当宿主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通过口腔经由呼吸道侵入体内致病[1]。有报道显示该类病菌主要侵犯头、颈部和腹部,极少有累及肺部的病例[2,3]。发生于肺部的放线菌病会形成局部肺肿块影,难以与肺肿瘤、肺结核等肺占位性病变相鉴别。我科收治一例肺放线菌病,现将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胸外伤5月胸痛并发现胸壁肿块1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遭外力撞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3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0.5岁。行开胸手术治疗19例,其中行食管裂口修补术13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例,单纯胸腔清洗引流2例;11例加做空肠造瘘术,8例置放空肠营养管。未行手术而仅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2例。结果 19例开胸手术患者中,痊愈16例(84.21%),死亡3例,分别因严重纵隔感染中毒性休克、吻合口瘘、纵隔感染各死亡1例;经保守治疗的2例患者均死于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16例,随访时间3个月~8年,随访期间无明显食管反流和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通过早期、积极、有效的外科治疗,预后良好;术后保证引流通畅、加强营养、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