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12月,采用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切割伤12例,压榨伤25例。损伤指别:拇指6例,示指17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2例。缺损范围1.5 cm×1.5 cm~2.5 cm×2.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2.0 cm~3.0 cm×2.5 cm。供区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9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颜色恢复满意。术后2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10 mm,平均7 mm。术后5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30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术后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和未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两组病人的预后,分析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Stanford A型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75例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和体重1:1匹配75例肾功能正常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比较两组预后。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组较未发生组早期并发症率增加1.9倍,肺部感染率增加1.7倍。随访3年,随访率97.0%,平均随访28个月。急性肾功能损伤组病人术后1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免于远期并发症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94.2%、91.2%、80.5%和26.4%比100%、98.6%、91.5%和77.8%,Log-rank P0.01)。围术期大剂量血管活性药(OR=3.455,95%CI:1.163~10.265)和静力型肾血管受损(OR=8.726,95%CI:2.149~35.426)是导致Stanford A型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风险大,围术期大剂量血管活性药和静力型肾血管受损是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独立高危因素,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病人预后相对较差,积极预防胜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创食管切除术中采用右支气管封堵及人工气胸下进行单侧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96例,其中双腔气管插管40例,单腔气管插管右侧支气管封堵56例,维持胸内压5~10 mmHg,监测心率有创动脉压(A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及呼气末分压(PetCO2)等呼吸循环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在充气前后变化趋势。结果人工气胸后,患者心率、有创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基本无变化,气道压及分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气值下降,停止充气后,检测指标均恢复至基础水平。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微创食管切除术,术后双腔气管插管组有2例因误吸出现肺部并发症,余者均无肺部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维持胸内压5~10 mmHg下,采用单侧支气管封堵能增加手术显露效果且安全有效。与双腔插管相比,右侧支气管封堵建立人工气胸对患者的呼吸影响更小,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治疗马凡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术的马凡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32.6±9.8岁,手术经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后入路,采用单泵输血辅助、分段阻断的方法,重建肋间动脉及腹腔内脏血管。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早期死亡,无截瘫发生,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轻瘫并声音嘶哑,症状在出院前好转,术后呼吸功能不全4例(21.1%),肾功能不全2例(10.5%),但均未达到透析指标,肝功能不全3例(15.8%)。随访期间5年全因生存率94.6%,免于再手术率85.1%。其中3例患者术后再发升主动脉病变行二期手术治疗,1例三期行二尖瓣置换,一例患者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改良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术是治疗马凡综合征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安全途径,近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z)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新鲜大隐静脉(HSV),每例静脉段随机分入5组,分成HSV组、对照组、AngⅡ组、TMPz组及TMPz+AngⅡ组,除HSV组外,其余4组均体外培养14d。对HSV组及培养后各组标本进行取材固定,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TUNEL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结果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能产生明显的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TMPz组及TMPz+AngⅡ组内膜厚度、增生指数及PC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AngⅡ组(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ngⅡ组(P〈0.05)。结论TMPz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及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12例该类骨折,均采用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按照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结论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显露、内固定可靠,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乏脂纵隔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1例纵隔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1例46岁术前诊断为纵隔肿瘤,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诊断为纵隔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学特征与其他部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相似,免疫组化表达HMB45、S-100、Des。结论本例罕见,诊断依靠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三方面结合。乏脂纵隔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必须经过全面思维和细致检查,以求正确诊断,为决策正确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段立  潘铁成  魏翔  胡敏  徐利军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7):47-47,F0003
1 病例资料 女,16岁.因口唇、指趾端发绀16年入院.患者系足月顺产,母孕期体健,否认毒物、放射线接触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出生后2个月即出现口唇、指趾端发绀,哭闹后发绀加重,无晕厥、蹲踞表现,生长发育正常,轻度活动即感气促、心慌、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未行诊治.查体:体温36℃,脉搏106/min血压98/66 mmHg,呼吸20/min.口唇及双上肢、下肢指趾端明显发绀,并呈典型的杵状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