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80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273篇
综合类   651篇
预防医学   2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8篇
  4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康复疗养对刚下高原官兵的微循环调节的影响。方法将刚下4 000 m以上高原赴临潼疗养院的31名高原官兵分为疗养+高压氧疗组和正常疗养组,分别于入院时、疗养15 d及疗养30 d时检测微循环并对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疗养对高原官兵的微循环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疗养30 d较15 d效果显著(P0.05)。高压氧治疗与正常疗养对高原官兵微循环的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康复疗养30 d对高原官兵微循环调节效果好,尤其对高原官兵下山脱习服,促进机体微循环恢复正常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连续肌间沟镇痛对患者血液循环状况的影响。方法 :有断指再植手术适应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进行持续肌间沟镇痛,配药为罗哌卡因200m L(加入芬太尼0.3mg,地塞米松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g/L,持续量为2m L/h。对照组患者术后不予镇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5小时、10小时和20小时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血流速度、血运情况、手术后断指再植手指的皮肤温度、皮肤的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来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术后5小时、10小时、20小时血流速度分别为22.13±2.86cm/s、32.15±2.90cm/s、31.83±2.10cm/s,高于对照组20.33±2.40cm/s、21.58±2.61cm/s、22.42±3.08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小时、10小时、20小时3个时点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小时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9%高于对照组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小时血氧饱和度99%高于对照组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持续肌间沟镇痛很好地改善了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提高了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再植手指的存活。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各项气道阻力(Raw)参数与运动相关呼吸困难肺功能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稳定期COPD患者180例,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 2017版)制订的肺功能诊断标准分为Ⅰ-Ⅳ级4组,受试前8 h内均未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所有患者在吸入沙丁胺醇400μg后接受常规肺功能和气道阻力测试。同期选择42例成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Ⅱ级以上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呼出50%肺活量时流量均显著低于健康成年人和Ⅰ级COPD患者,总气道阻力、有效气道阻力、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则呈进行性增高。Ⅲ-Ⅳ级COPD患者的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80%,同时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超过2分;7例Ⅲ级(13.2%)和14例Ⅳ级COPD患者(33.3%)的吸气分数(IC/TLC)≤25%,而仅有1例Ⅱ级COPD患者的IC/TLC≤25%(1.9%)。结论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呼出气流受限趋于加重,Raw各项参数中呼气阻力增高尤为显著。Ⅲ-Ⅳ级COPD患者更易出现运动相关呼吸困难症状,且IC/TLC≤25%。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组选择动力髋螺钉手术,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组选择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平均耗时、手术出血总量、住院时间、下床的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肢体短缩、压疮和髋内翻等并发症.结果: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组疼痛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下床的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肢体短缩、压疮和髋内翻等并发症和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平均耗时、手术出血总量则均高于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5.
先天性桡骨缺如又称club hand,最早由Petit于1733年首次报告。先天性桡骨缺如属于少见畸形[1],其发生率很低。我院收治了1例右侧先天性桡骨缺如患者,更少见的是其左侧同时为拇指多指畸形,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3岁,发现右手腕畸形、左手拇指多指3年。查体:①右前臂短小,皮下未扪及桡骨,尺骨向桡侧偏曲,右腕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归纳总结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常见中医体质,阐明其中气虚体质与CYP2E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关联,及其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入选病例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类,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法)检测CYP2E1基因多态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常见体质,比较其中气虚体质患者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肝损伤组患者气虚体质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9种类型中医体质在肝损伤组及对照组患者中均有体现,影响不同体质患者样本量分布,气虚体质样本量少,与CYP 2E1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关联及其差异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比较。结论:气虚体质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密切相关,对指导结核病的个体化治疗,预防肝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李锋  吴盛迪 《肝脏》2012,17(6):391-394,406
目的观察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疾病状态中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表达情况。方法清洁级雄性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饲以正常饮食(n=6),另一组饲以高脂饮食(n=24)。高脂饮食组分别在饲养1、2、3个月时随机处死8只白兔,取肝组织行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根据病理结果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Western印迹和实时PCR检测肝组织内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β3亚单位在肝脏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病理结果,高脂饮食白兔分成3组:单纯脂肪肝组(n=10)、无纤维化的NASt组(n=6)和伴有纤维化的NASH组(n=8),NAS积分分别为2.43±0.79,5.38±1.30和5.13±1.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脂肪肝组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ASH-组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随着肝纤维化的加重,表达量增加更显著(均P<0.05)。此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脂肪肝组肝组织内表达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细胞无明显增多;而NASH组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均P<0.05),其中伴有纤维化的NASH组阳性细胞最多;这些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肝细胞间隙内。结论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脂肪肝组相比,NASH组肝组织内有着更显著的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表达,并且表达量随着肝纤维化的出现而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来观察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对肩袖的影响。方法肱骨干骨折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应用顺行与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随访2年后,两组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可损伤肩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肩袖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99.
韩成日  熊伟  廖晖  关邯峰  吴巍  李锋 《骨科》2013,4(3):157-160,168
目的系统评价椎板成形术(LAMP)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LAMP与A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对JOA改善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LAMP与A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7篇,其中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3篇,回顾性对照试验4篇,共433例,LAMP234例,ADF199例。Meta分析显示:LAMP组与ADF组JOA改善率无明显差异(SMD=-0.27,95%CI为-0.65~1.10),而手术时间(SMD=-1.39,95%CI为-2.16~-0.0.62)及术中出血量(-0.63,95%CI为-1.04~-0.33)有明显差异。结论此次Meta分析发现,对于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LAMP与ADF相比较,在3年以上随访的JOA改善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00.
田亚豪  郭健峰  吴巍  廖晖  李锋 《骨科》2022,13(5):385-390
目的 比较前路多节段(≥3)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ELAP)联合ACDF治疗伴颈椎后凸、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ACDF或ELAP联合ACDF治疗的41例合并颈椎后凸畸形、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前路组(21例)和前后联合入路组(20例),单纯前路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为(52.10±5.96)岁。前后联合入路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为(53.23±5.12)岁。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Nurick评分、C2-7 Cobb角、局部后凸角(RK)、C2-7矢状面垂直轴(SVA)。结果 前后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单纯前路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Nurick评分均小于术前,JOA评分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联合入路组VAS评分、Nurick评分小于单纯前路组,JOA评分、JOA改善率大于单纯前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2-7 Cobb角、RK均大于术前(P<0.05),C2-7 S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2-7 Cobb角、RK、C2-7 S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节段ACDF、ELAP联合ACDF治疗合并颈椎后凸畸形、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颈椎曲度。与多节段ACDF比较,ELAP联合ACDF虽然手术创伤大但术式更安全,病人的临床症状效果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