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朱杰  冉献贵  刘斌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9):1337-1341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参数与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12月至2020.01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随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58例为研究组,分为轻-中度肺功能组(30例)及重-极重度肺功能组(28例),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气道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研究组小气道参数及肺功能指标间相关性,并将研究组根据影像分为支气管管壁增厚组(30例)及管壁非增厚组(28例),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小气道壁厚、肺气肿占比、壁厚与气管腔直径比值大于对照组,重-极重度肺功能组中,气管腔直径、气管腔面积小于轻-中度肺功能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小气道参数间存在相关性(P0.05);支气管管壁增厚组中1秒率、1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低于管壁非增厚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小气道参数与肺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可反应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对慢阻肺的诊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睡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上气道阻力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19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通过食道-胃囊管法,检测气道开口压、食道压和胃内压,层流速仪测呼吸流速和容量改变.同步监测多导睡眠图,采集患者在清醒、睡眠仰卧及侧卧位呼吸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睡眠时吸气峰流速、平均吸...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枢呼吸驱动和气道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1)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咳嗽组(无阻塞组);(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气道轻度阻塞组;(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气道中度阻塞组;(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气道重度阻塞组患者的中枢呼吸驱动(P0.1),最大通气时的中枢呼吸驱动(P0.1MAX),最大口腔吸气压(PI MAX),最大口腔呼气压(PE MAX),中枢呼吸驱动储备(P0.1/P0.1MAX),有效吸气阻抗(P0.1/Vt/Ti)以及4Hz振荡频率下呼吸阻力(Rfo4Hz),4Hz振荡频率下吸气末阻力(Rin4Hz),4Hz振荡频率下呼气末阻力(Rex4Hz)的水平:以及上述呼吸驱动指标与4Hz振荡频率下呼吸阻力诸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包括216例男性患者,其年龄在35-60岁之间,分为以下各组:(1)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咳嗽组;(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气道轻度阻塞组;(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气道中度阻塞组;(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气道重度阻塞组。以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咳嗽组为对照组,目的在于尽量排除至中枢呼吸驱动的影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PIMAX,PEMAX在各个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P0.1MAX,P0.1/P0.1MAX,P0.1/Vt/Ti以及呼吸阻力诸指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呼吸阻力诸指标与P0.1,P0.1/P0.1,MAX,P0.1/Vt/Ti明显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时处于高中枢呼吸驱动,高有效吸气阻抗和低中枢呼吸驱动储备状态,遇感染,心衰等应激情况时将易于发生呼吸衰竭,而改善呼吸阻力将有助于缓解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高中枢呼吸驱动,高有效吸气阻抗和低中枢呼吸驱动储备状态。  相似文献   

4.
葛建国  刘建坤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53-1355
目的了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与气道可逆性的关系。方法入选34例稳定期COPD门诊病人。测定其气道可逆性。检测痰液与血清中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者的IL-8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SCF、EC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稳定期COPD病人的气道可逆性与IL-8浓度有关,而与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中总气道阻力(5Hz时气道阻力,R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对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和FEV1 pred%〈80%对应的R5%诊断阈值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分别进行常规肺功能和脉冲振荡法测定,选用FEV1、R5实测值,FEV1、R5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百分比等作为分析指标。分析各指标间相关关系,以FEV1/FVC〈70%作为判断COPD患者有无气流受限的“金标准”.以FEVtpred%〈80%作为判断COPD患者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以四格表分析决定相应的R5%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107例受试者中FEV1/FVC〈70%并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为55例。他们的R5和R5实测值占预计值%明显升高。R5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5占预计值%与FEV1和FEV1/FVC占预计值%也呈显著负相关。以FEV1/FVC〈70%作为诊断气流受限的“金标准”,分别以R5实测值/预计值〉150%或〉130%为标准的诊断灵敏度为73%、89%;特异度为77%、71%;约登指数为0.5、0.53。以FEV1〈80%作为判断COPD患者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分别以R5实测值/预计值〉150%或〉130%为标准的诊断灵敏度为65%、73%;特异度为88%、82%;约登指数为0.53、0.55。结论在COPD诊断中,以R5实测值/预计值〉130%为标准优于〉150%;合适的诊断阈值尚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气道炎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Chen W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4):221-2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哮喘均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然而,明确区分或界定COPD与哮喘则甚为困难。许多COPD患者其表现虽与哮喘迥然不同,但是某些哮喘患者当其病程发展至晚期时亦常表现为典型的COPD征象。一般认为,哮喘和COPD具有各自不...  相似文献   

7.
谢强  杨秋香  刘灵敏 《国际呼吸杂志》2021,41(13):1003-1007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气道阻力测定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COPD患者,以上一年度急性发作次数,分为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组( n=32)与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组( n=47)...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呼吸道分胞病毒(RSV)-RNA、白细胞介素(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的浓度测定来探讨RSV感染与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试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受试者诱导痰RSV-RNA拷贝数和痰液中炎性因子IL-6、IL-8及MMP-12的浓度,探讨RSV感染与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关系。结果 8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中RSV阳性有23例,阳性率28.75%,正常对照组中无RSV阳性者,且RSV阳性病人痰液中IL-6、IL-8、MMP-12的浓度明显高于RSV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RSV感染与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道炎症有较强的相关性,RSV病毒感染的检测对于了解COPD的病情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病死率已上升至世界第4位,其死亡原因除与呼吸系统并发症直接相关外,还与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密切相关[1]。慢阻肺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室增大从而发生右心功能衰竭,同时还经常合并左心收缩功能障碍。亦有报道慢阻肺患者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2],但绝大多数报道均为在重度和极重度慢阻肺患者中(GOLD指南中3~4级)已出现缺氧和右心增大者,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研究近况方秋红赵鸣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常见病,由于其发病率高、危害面大受到广泛重视。气道炎症,特别是小气道炎症是其主要病变特征。然而,关于气道炎症的特点、气道炎症引起慢性气道阻塞的机制并未十分明确。现将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成为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的全球疾病负担之一。在传统的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治疗措施之外,新的防治措施和治疗靶点亟待开发。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关于COPD气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已取得较多进展。本文将从COPD气道微生物群的群谱特征及其与COPD的相关性,气道微生物群影响CO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噻托溴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的影响,探讨深吸气量(IC)对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将2003年8月至200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噻托溴胺粉雾剂吸入;对照组(B组)安慰剂吸入。于研究第1天、第43天(约6周)、第85天(约12周)检测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I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EV1在第6周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t=2.018,P=0.048),12周差异无显著性(t=1.723,P=0.090);FEV1(%)在第6周、12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分别为1.761、1.387,P分别为0.083、0.171);FVC在第6周、12周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t分别为2.762、2.255,P分别为0.008、0.029);FEV1/FVC在第6周、12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分别为0.370、0.668,P分别为0.713、0.507);IC在第6周、12周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分别为3.204、3.109,P分别为0.002、0.003)。结论噻托溴胺可使稳定期COPD患者IC增大。对于判断COPD气流受限的指标FEV1/FVC、FEV1(%),用于判断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方面则不够敏感。IC是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中文版肺功能状态和呼吸困难问卷(PFSDQ)修订版用于COPD患者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于2009年4-9月在北京市2家医院呼吸科门诊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61例,其中男52例,女9例;年龄51~80岁,平均(66±7)岁.用PFSDQ修订版和修订的英国医学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量表)评估其呼吸困难及功能情况,并于同日或1周内进行检测肺功能和6 min步行试验.PFSDQ修订版包括活动受限程度、活动后呼吸困难和活动后疲乏3个维度.结果 PFSDQ修订版中活动受限、活动后呼吸困难和活动后疲乏3个维度的克龙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4、0.85和0.89,与6 min步行距离、FEV_1、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MMRC测评的呼吸困难程度和BODE指数均有显著相关性(r值为-0.27~0.66,均P<0.01).上述3个维度在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中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35~15.21,P<0.05和P<0.01).结论 中文版PFSDQ修订版在61例COPD患者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去脂质量指数与骨强度关系.方法 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94例及健康吸烟者47名,所有受试者均为男性,其中慢阻肺组年龄45~79岁,平均(65±7)岁,对照组年龄40~79岁,平均(58±9)岁.测定肺功能、机体构成及骨强度,采用慢阻肺评估测试中文版问卷、mMRC量表评价慢阻肺患者症状、记录其最近12个月急性加重次数及因此住院次数并进行比较.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非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若方差齐,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若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稳定期慢阻肺组患者合并肌肉萎缩[去脂质量指数(FFMI)< 16 kg/m2]和骨折高风险[骨强度指数(SI)T<-1]的发生率分别为24.5% (23/94)和72.3%(68/94).合并肌肉萎缩的慢阻肺患者与肌肉体积正常的患者相比,FEV1占预计值%降低[(39±15)%,(50±16)%]、最近12个月急性加重次数增加[1.0(0~3.0),0(0~1.0)]、骨强度指数降低[(76±13)%,(86±16)%,t值和t’值分别为2.904,-1.476,2.728,均P<0.05],存在骨折高风险的慢阻肺患者与骨折低风险的患者相比,mMRC评分增加[2.0(1.0 ~3.0)和1.0(0~2.0)](Z值为-2.297,P<0.05).慢阻肺患者去脂指数与骨强度指数呈正相关(r=0.294,P<0.05).结论 合并肌肉萎缩和骨折高风险的稳定期男性慢阻肺患者肺功能降低,未来急性加重风险增加,二者呈正相关,慢阻肺患者应注意筛查上述合并症.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雁冰  王燕  崔立波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85-108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存在细菌定植,主要是嗜血杆菌属、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细菌定植的存在与气道炎症、肺功能的降低有关,并且当细菌负荷量超过阈值时就会产生足够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诱发加重期的临床症状,使疾病迅速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合并症与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长春市二级医院(4家)、三级医院(4家)门诊就诊的400例稳定期COPD患者,填写统一调查问卷,对问卷中患者的合并症及CAT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完成有效调查问卷389份,主要合并症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148例(38.05%)、高血压病109例(28.02%)、支气管哮喘79例(20.31%)、糖尿病40例(10.28%)、支气管扩张36例(9.25%)、慢性心功能不全35例(9.00%);合并症个数为0个(108例)、1个(141例)、≥2个(140例)时患者的CAT评分分别为(15.99±7.35)分、(19.45±7.10)分、(20.23±7.91)分,3组不同合并症个数患者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33,P<0.05),分别有0个、1个合并症患者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0,P<0.05),分别有0个、≥2个合并症患者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2,P<0.05).根据有无特定合并症分类,合并及不合并支气管哮喘者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6±6.90)分比(18.31±7.78)分,t=-2.340,P<0.05];合并及不合并缺血性心脏病者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47±7.45)分比(17.72±7.60)分,t=-3.492,P<0.05];合并及不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者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6±7.74)分比(18.50±7.60)分,t=-2.190,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合并症个数越多,患者的CAT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其中支气管哮喘、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OPD患者深吸气量等肺功能指标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62例,其中男55例,女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6±8)岁.均进行肺容量、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检查,并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SGRQ的分值与总分、SGRQ评分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2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SGRQ总分为(43±17)分,其中呼吸症状分值为(54±23)分,活动受限分值为(54±19)分,疾病影响分值为(33±20)分;肺功能检查结果中FEV_1占预计值%为(43±13)%,FEV_1/FVC为(52±11)%,残气量占预计值%为(194±50)%,残气量/肺总量为(166±31)%,深吸气量占预计值%为(74±21)%.深吸气量占预计值%、残气量占预计值%、残气量/肺总量、FEV,占预计值%、FEV./FVC、呼气峰流量、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_(50%))、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_(25%))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与SGRQ总分均呈负相关,其中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336~-0.479,小气道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368~-0.411,而深吸气量占预计值%和SGRQ的3个能区分值和总分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418~-0.521,均P<0.05.SGRQ的3个能区分值中呼吸症状和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肺功能检查中肺容量测定、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均与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相关,深吸气量占预计值%和FEV_1占预计值%应联合作为临床评价COPD患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气道炎症、吸烟、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34例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测定其肺功能,留取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定量培养。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和痰液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对他们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呼吸道细菌定植≥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组,其血清及痰液IL-8浓度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量<107CFU/mL组相比,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呼吸道细菌定植≥107CFU/mL组吸烟指数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量<107CFU/mL组相比,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50%预计值组细菌定植量与FEV1≥50%预计值组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与吸烟和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有关,吸烟和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可导致气道炎症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能量型营养支持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状况、肺功能、急性发作和病死率等的疗效.方法 通过联机检索,人工检索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最终10项随机对照试验的354例被纳入研究,以连续变量为效应指标来衡量疗效,体重、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FEV1和FVC的标准化均数差及其95%CI分别为0.05(-0.18~0.28)kg、-0.16(-0.57~0.25)cm、0.41(0.01~0.82)cm、0.04(-0.39~0.48)ml和0.03(-0.40~0.46)ml.结论 能量型营养支持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肺功能改善无明显疗效.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能量型营养支持治疗可减少COPD急性发作或降低COPD病死率.不良反应主要为腹胀导致正常摄食减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