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25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20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再造乳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对有纵形剖腹产瘢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所造成的胸壁畸形,应用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再造乳房的临床效果,从而说明胸廓内动脉远心端供血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游离的双侧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与胸廓内动、静脉远近心断端分别进行端端吻合再造乳房4例。结果 临床应用4例,皮瓣全部成活,再造乳房的形态较满意。术后随访l0~26个月,无腹部薄弱或腹壁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廓内动、静脉可提供远近心端两组可靠的受区血管。以双侧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横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适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乳房再造,特别适用于有纵形剖腹产瘢痕及腹壁较薄者的整形修复。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结果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与门静脉并发症相关死亡率为0。门静脉狭窄发生率为1.25%,门静脉栓塞发生率为2.5%,需治疗的门静脉并发症占33.3%。结论 术前有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史、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手术史以及严重感染病史等是门静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门静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确诊门静脉并发症依赖门静脉造影;有症状的门静脉并发症需及时行再血管化手术。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1年起为预防和解决食管贲门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的问题,经过对文献复习及临床实践研究出胃腔内直视下胃食管全层吻合术式,经过动物实验于1991年末应用于临床,已经为24例患食管下段癌、贲门癌的患者应用,除了2例在开始时由于胃残端渗血、止血效果不好,改用其它术式外,其余22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一吻合狭窄及吻合口  相似文献   
14.
本中心于2005年1月为1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强直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的效果及Lamivudine在防治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10例患接受了原位肝移植,其中9例男性乙肝患,1例女性为肝癌患,术前无乙肝感染,9例乙肝患6例并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1例并肝肾综合征,1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9例乙肝中7例服用Lamivudine预防术后乙肝复发。结果 8例存活2-15月,2例死亡,存活的8例中7例为乙肝患,仅1例术后6月出现HBsAg( ),但全部均肝功能良好;另1例为肝癌患,术后出现乙肝,死亡的2例中1例为术后乙肝复发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所致,另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原位肝移植加Lamivudine是治疗乙肝的有效方法,Lamivudine在观察期内可预防乙肝移植后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17.
酒精染毒后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酒精染毒后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48只W istar雄性性成熟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染毒组(B组),每组24只,B组用50度酒精(6 m l/kg)每天灌胃染毒1次,连续39 d,A组用生理盐水灌胃(6 m l/kg);在第14、27、40 d分别从A、B两组中各处死8只大鼠,取睾丸组织,常规电镜制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结果:透射电镜发现:对照组各时间段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基膜平滑、致密、厚薄均匀,支持细胞胞质丰富、粗面内织网及线粒体较多,核大、核质均匀、核仁清楚,精原细胞与基膜和支持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紧密连接层次清楚。染毒组第1生精周期末(相当于第14 d)超微结构开始变化;第2、3个生精周期末(分别相当于第27、40 d)超微结构变化最明显,主要表现为:①支持细胞溶酶体增多,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细胞器模糊且数量减少,支持细胞内出现较大空泡,甚至支持细胞出现萎缩;②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及生精小管的基膜之间出现较多较大空泡;③精原细胞凋亡,凋亡小体边集;④生精小管内的精子有过多的胞质且有大小不一的空泡,尾部断面线粒体排列不整齐、缺失或堆积;⑤紧密连接层次改变、模糊不清;⑥基膜厚薄不均,基膜外胶原组织疏松增厚,成波浪式皱褶,可见基膜断裂。结论:酒精可引起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的基膜、紧密连接、支持细胞等超微结构异常,并可引起精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我们随机选择从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的35例尿毒症患者的精液,并与35例不育患者和35例正常生育者的精液作对照,参照Harvey[1]报道的应用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正常形态这三个参数计算出生育力指数,探讨尿毒症对男性患者的生育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大鼠大脑皮层突触膜,研究了致痫剂马桑内酯对膜Ca~(2+)、Mg~(2+)-ATP酶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结果表明。在6×10~(-9)mol/L-6×10~(-7)mol/L剂量范围内,酶活性明显降低,且与剂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992,P<0.01)。随温育时间的延长,同浓度马桑内酯降低酶活性的作用逐渐增强。本文对Ca~(2+)、Mg~(2+)-ATP酶在维持细胞钙稳态中的作用及马桑内酯致痫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