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胆管丛状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胆管损伤再次手术后反复发热、黄疸4年,复发1周"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因胆囊息肉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因黄疸再次手术探查诊断为"胆总管误扎损伤",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吻合口放置支撑管半年后拔除.之后反复出现畏寒、发热、黄疸,不伴有腹痛、皮肤瘙痒、白陶土样便.  相似文献   
92.
96例胰头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ox模型分析1996~2004年间的96例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率与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CA19-9水平、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指标的关系.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96例患者术后1、2、3、5年的存活病例数分别为55、30、15、7例,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1%、54.9%、37.0%、23.1%.患者术后生存率与肿瘤大小(P<0.000 1)、肿瘤组织学分型(P=0.000 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9 2)显著相关,而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胰头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对手术预后有重要影响;在重视胰头癌早期诊断的同时,加强手术彻底性对提高胰头癌的长期生存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3.
目的:总结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意外发现的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22~86岁,平均(50.2±16.2)岁.病程1 d至7年.肿瘤位于胰头17例,胰体尾21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节段性胰腺切除术8例,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术后病理:胰腺导管癌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3例(2例恶性),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囊腺癌1例,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恶性肿瘤共10例,占26.3%(10/38).随访表明,除3例胰体癌术后6个月死于肝转移外,其余患者已健康生存11个月至8年.结论:无症状胰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部分为恶性肿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4.
临床实习过程中医疗安全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医院质量与声誉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因为医务人员的过失而导致的缺陷、差错或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1]。加强管理,预防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引发的医疗安全问题是教学医院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术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影像学特征区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良、恶性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7月至2007年3月间40例IPM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的病变均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中良性病例17例,恶性病例23例.结果:从临床表现特点来看,恶性IPMT患者出现腹痛以及黄疸较良性患者更为常见(P<0.05),但两者在性别、发病率、发病年龄以及出现体质量减轻上无显著性差异;从影像学表现特征来看,恶性IPMT肿瘤大小及病灶内的附壁结节较良性IPMT为大(P<0.05),前者主胰管扩张常较后者明显(P<0.05),且更常出现附壁结节以及囊性病灶内不规则的隔膜(P<0.05),但两者在好发部位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恶性与良性IPMT患者在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差异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为决定手术时机和(或)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不同标准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判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6例胰腺癌MSCT图像,对胰腺周围5支大血管分别按照Loyer等、Lu等及长海医院标准评价各支血管的侵犯程度及肿瘤可切除性.以手术结果 为金标准,统计各标准评价的准确性,并计算其与手术间的Kappa系数.结果 Loyer等分型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9%、86.27%、86.90%、59.46%和96.60%,Kappa系数为0.623;Lu等分级法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1%、84.31%、95.20%、79.63%和96.46%,Kappa系数为0.777;长海医院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6%、84.31%、97.82%、89.58%和96.55%,Kappa系数为0.841.结论 长海医院标准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人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55例人胰腺癌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胰腺癌的微血管密度平均为54.8±18.6;VEGF表达阳性率70.9%,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Ⅱ-Ⅳ期的病人,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和Ⅰ期的病人(P<0.05).随访结果证明,VEGF高表达病人术后生存时间比VEGF低表达病人明显缩短(P<0.01).结论VEGF表达水平能反映胰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可作为胰腺癌分化、转移与预后分析的指标.  相似文献   
9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核酸治疗裸鼠皮下种植胰腺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基因转染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构建反向插入VEGF165cDNA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SW1990细胞,MTT法检测重组腺病毒转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Northern blot和ELISA检测转染前后SW1990细胞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裸鼠皮下种植瘤瘤体内注射重组腺病毒,CD31染色观察反义VEGF重组腺病毒转染对裸鼠种植瘤微血管密度和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 结果: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并不影响SW1990细胞的生长速度.Northern blot和ELISA检测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证实反义VEGF重组腺病毒转染对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内源性VEGF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体内实验表明反义VEGF重组腺病毒转染可减少肿瘤内微血管数量,肿瘤生长受到抑制. 结论:反义VEGF165重组腺病毒可以抑制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为抗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