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宇  胡超  廖琼  邹欢  刘文龙  杨岩涛  贺红  贺福元 《中草药》2014,45(16):2333-2338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总苷类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差式蒽酮-糖脎比色法。方法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中药总糖苷(包括糖类)的量,然后采用糖脎硫酸显色法测定还原性糖类的量,两者相减,即得中药总苷类成分的量。结果蒽酮比色法的反应在6 h内完成;测定波长为620 nm;线性范围在80~180μg/mL,R2=0.994;回收率为99.2%,RSD为1.35%。糖脎硫酸显色法的反应在4 h内完成;测定波长为412 nm;线性范围在2~12 mg/mL,R2=0.991;回收率为99.5%,RSD为1.98%。采用本法测得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穿心莲片、黄芪注射剂、茯苓多糖口服液5种中成药总苷的量依次为15.1、26.0、6.68 mg/g及21.3、16.9 mg/mL。结论首次创立了中药复方中总苷类成分定量测定方法,通过蒽酮比色法与糖脎硫酸显色法差值测算建立起以糖苷键为特征的成分群分析方法。方法学证明本法有较好的精确度,能用于中药总苷成分群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并分析成人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将该院于2012年1—1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和治疗结果显示,有三种病因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即鼻后滴综合征类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咳嗽,经过对应治疗,70例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消失或者有效缓解,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制定。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甘肃省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情况,为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59岁调查对象,对抽样人群HepB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甘肃省1~59岁人群HepB接种率为48.18%,其中1~4岁儿童为89.37%,10~14岁儿童为55.40%,15~59岁人群仅为10.99%,HepB接种率呈现随年龄年龄增加而降低;托幼儿童接种率高于散居儿童,农民最低,医务人员接种率为46.15%;不同职业人群HepB接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4岁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46.79%,2岁儿童最高为72.81%;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高,15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低,要加速我国控制乙肝步伐,必须提高重点和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54.
吴金玉  黄仁发  史伟  黄雪霞  唐宇  赖申昌 《广西医学》2012,34(11):1435-143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其与血清Ⅲ型胶原纤维(CoL-Ⅲ)、Ⅳ型胶原纤维(CoL-Ⅳ)、层黏连蛋白(LN)的关系。方法对360例DN患者的临床分期进行中医证型统计,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oL-Ⅲ、CoL-Ⅳ、LN水平。结果 DNⅢ期136例,DNⅣ期144例,DNⅤ期80例,Ⅲ期组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为主,Ⅳ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Ⅴ期以脾肾阳虚为主,其证型演变规律为阴虚-气阴两虚-阳虚。标证的分布各期则以瘀血和湿浊为多见。DN各期患者血清CoL-Ⅲ、CoL-Ⅳ、LN水平均升高(P<0.05),其升高呈Ⅲ期<Ⅳ期<Ⅴ期(P<0.05)。结论 DN中医证型演变规律为阴虚-气阴两虚-阳虚,标证则以瘀血和湿浊为主,CoL-Ⅲ、CoL-Ⅳ和LN不仅可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对DN的分期、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并比较胰岛素2种疗法用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GSⅡ组和MSⅡ组。GSⅡ组予以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MSⅡ组予以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及达靶血糖值所用时间、低血糖和皮瓣下积液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Ⅱ组达靶血糖值时间短于MSⅡ组,低血糖和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低于MS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疗法均能有效控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且胰岛素泵的使用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和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6.
甘肃省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甘肃省46所高校2 877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乙肝KAP及信息获取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对乙肝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31.4%),对其他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63.9%~85.1%)。在态度方面,74.8%的大学生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当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只有18.4%的大学生认为不会影响两人之间交往,29.3%的大学生认为不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76.5%的大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仅有27.3%的大学生完成了全程接种。结论在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排斥心理较强。大学生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建立基于定量核磁共振(qNMR)与色谱融合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测定方法,探讨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充分利用qNMR同一次测定中,所有激发原子的光谱常数相同的特点,由核磁信号计算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运用色谱技术测定色谱峰面积之比,进而将两者结果融合,计算出RCF;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相对于香豆素的校正因子为例,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并将该方法用于前维生素D3的RCF的计算。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斜率比值法、多点法、融合技术3种方法测得的RCF值相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此外使用该方法测定了前维生素D3相对于维生素D3的RCF,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计算方法准确可靠。结论 液相色谱与定量核磁共振融合技术,为在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计算化合物RCF提供了新思路,解决了性质不稳定、对照品不易获得的化合物RCF测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根据《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我校已从2015级起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执行培养和住培并轨合一。近2年的培养过程中,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培养新模式,形成系统的改革思路与完善的制度支撑,进一步提高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开展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59.
观察三七对血瘀证阿霉素肾纤维化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三七发挥肾保护的作用机制。将30只造模成功的阿霉素肾纤维化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七低剂量组、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组),每组6只;将6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肾脏病理,肾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和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肾组织中ATP5B、mTORC1、p70核糖体S6激酶(70 kDa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对肝外胆管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EUS-FNA的11例肝外胆管占位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EUS-FNA均获得满意病理学标本。病灶位于近端胆管1例、远端胆管6例、壶腹部4例。EUS-FNA病理学诊断腺癌7例,发现异型细胞且怀疑恶性者1例,发现异型细胞而癌不能除外者1例,良性病变2例;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照,EUS-FNA对肝外胆管占位诊断的敏感度为89%(8/9),特异度100%(2/2),准确率91%(10/11),阳性预测值100%(8/8),阴性预测值67%(2/3)。术后1例出现轻症胰腺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EUS-FNA诊断肝外胆管占位安全、可行、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