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和灌注方法。方法 对 189例小儿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的体外循环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组转流时间 (39.9± 2 4.7) min,首次稀释后 HCT为 15 %~ 2 4% ;转流早期低血压 <30 mm Hg(4 .0 k Pa) 9例 (4 .76 % ) ;转流中发生室颤 8例 (4 .2 3% ) ,酸碱失衡 12例 (6 .35 % ) ,一过性低血钾 <3.5 mm ol/ L10例 (5 .2 9% )。转机后血红蛋白尿 11例 (5 .82 % )。术后死亡 10例 (5 .2 9% )死因分别为低心排 6例 ,肺部并发症3例 ,气栓昏迷 1例。结论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体外循环材料 ,适当的血液稀释 ,降温不低于 32℃ ,调节好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保证心肌氧供需平衡 ,是体外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随着各种新麻醉药(特别是吸人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的问世,小儿全麻后躁动的现象日益增多(12%~13%),其导致的不良后果亦受到人们重视。但是,小儿全麻后躁动的发病原因和机制非常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文将就小儿全麻后躁动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及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2种不同潮气量对超重或肥胖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寻求一种能使超重或肥胖患者避免过度通气和降低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发生风险的理想通气模式。方法 80例超重或肥胖拟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男性对照组、男性实验组、女性对照组、女性实验组。各组均采用3 mg/L丙泊酚复合3μg/L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0.3 mg/kg顺阿曲库铵诱导,同时纯氧(4 L/min)辅助呼吸。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按各组VT调节潮气量,R 11次/min,I∶E=1∶2;50%氧气-空气2 L/min机械通气。3 mg/L丙泊酚复合3μg/L瑞芬太尼持续靶控输注;0.1 mg/kg顺阿曲库铵间断静注。分别于机械通气开始(S)、机械通气后1 h(1 h)、手术结束前(E)以及复苏拔管前(R)作血气分析,并分别监测气道压力(PAW)和计算氧合指数。结果①对照组潮气量(VT)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对照组VT比实验组大20%,女性对照组VT比实验组大13%。②对照组机械通气开始PAW(PAWS)、机械通气1 h PAW(PAW1h)及手术结束前PAW(PAWE)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女性对照组机械通气1 h氧合指数(OI1h)及手术结束前氧合指数(OIE)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④男性对照组的OIE300者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对照组OIE300者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对照组机械通气1 h p(CO2)(p(CO2)1 h)及手术结束前p(CO2)(p(CO2)E)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实验组以较小的潮气量、气道压力,能充分地维持机械通气下的肺氧合,避免过度通气,降低VILI发生的风险,是一种肺保护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成功的经验。方法 从 1996年 6月 2 6日开始施行首例肝移植至 2 0 0 4年 6月为 19例患终末期肝病的受者施行了背驮式肝移植 2 0次。 19例受者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例 ,硬化性胆管炎 1例 ,肝炎后肝硬化 6例 ,原发性肝癌并肝硬化 9例 (<5cm 4例 ,晚期肝癌 2例 ) ,多发性肝囊肿并肾囊肿 2例 (其中 1例施行了肝肾联合移植 ,另 1例先施行了背驮式肝移植 ,因慢性排斥反应 ,3个月后施行肝肾联合移植 )。 16例 17次供肝流出道采用受体的肝右肝中肝左静脉成形为一个口与供体的肝上下腔静脉端端吻合 ,3例供肝流出道采用受体的肝中肝左静脉、下腔静脉前壁成形为一个口与供体的肝上下腔静脉端端吻合。在胆道重建时 ,11例 12次为胆总管端 -端间断吻合T管引流 ,8例胆总管端 -端间断吻合无T管引流。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 ,存活 14例 ,4年 6个月 1例 ,1~ 3年以上 7例 ,6个月以上 3例 ,3例不足两个月 ,出院的患者都恢复工作。死亡 5例中第 1例术后 4 9天死于霉菌性败血症 ,2例多发性肝囊肿并肾囊肿施行肝肾联合移植分别于术后 31天和 3个月死于移植肾无功能。 2例晚期肝癌于术后 3个月和 5个月死于肝癌复发。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术可以作为一个常规术式应用。  相似文献   
106.
高危老年病人股骨DHS内固定术和全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行股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危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方法:连续膜外麻醉91例,气管内插管全麻3例。围术期处理的重点是术前和术中积极治疗并存病。术中加强麻醉管理。结果:所有病人无麻醉意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度过麻醉手术关。结论:围术期积极治疗并存病,术中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手术麻醉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是提高此类病人麻醉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低中心静脉压(LCVP)对肝静脉损伤出血的影响,探讨LCVP降低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机制.方法 健康杂交小猪16头,麻醉后安置中心静脉导管及股动脉导管用于测压.然后开腹切除部分肝左叶,分离出肝左静脉并置入导管,用于观察不同CVP水平时肝静脉压及其单位时间内的出血量.用静注硝酸甘油及输液方法调控并稳定CVP在0~5cmH2O(CVP1)、6~11 cmH2O(CVP2)和12~17 cmH2O(CVP3)三个不同水平.分别在三个水平记录HR、CVP、MAP、肝静脉压及肝静脉单位时间出血量.结果 1.在三种不同CVP水平,HR无明显变化.与CVP1比较,在CVP3时MAP明显增高.2.随着CVP增高,肝静脉压及左肝静脉单位时间出血量也同步增高.3.CVP与肝静脉压及肝静脉单位时间出血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969和0.802,P<0.01).结论 降低中心静脉压可降低肝静脉压力,减少肝静脉损伤所导致的出血量,从而降低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8.
1974年,Webb和Tiemey[1]最先提出了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概念.在他们的实验中,给大鼠进行一段时间气道峰压(PIP)值为4.5 kPa的机械通气后,很快产生了严重且致命的肺损伤.后来,给其它多种动物进行实验也出现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109.
全麻对糖尿病病人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全麻期间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变化.方法:15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2型糖尿病病人,观察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气管插管后15 min、术中1 h、术毕6个时点心率(HR)、心排血量(CO)、血压(B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W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SVR)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5 min、术中1 h、术毕4个时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静脉血氧饱合度(SvO2)、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O2ER)、动一静血乳酸浓度(LacA、Lacv)及差值(LaCA-v)和动脉血糖(GluA)的变化.结果:血液动力学与诱导前比较,全麻诱导期间HR、Bp、CO显著降低(P<0.01);PAP、PAWP、CVP、SVR降低(P<0.05);术中、术毕HR、Bp、CO、PAP、PAWP、CVP均有恢复诱导前趋势,但SVR显著升高(P<0.01);氧代谢与诱导前比较,全麻诱导期间Pa02、PvO2、SvO2、DO2显著升高(P相似文献   
110.
热休克蛋白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热应激、药物或基因转移等方法诱导或增加热休克蛋白表达可保护急性肺损伤。本文综述了热休克蛋白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