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384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695篇
预防医学   320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25篇
  3篇
中国医学   322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目的:分析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2017年收治的58例Ⅱ型及以上的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的方法进行固定,术后定期复查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周复查膝关节屈伸0°-120。及以上,术后3个月复查X线提示骨折愈合良好,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阴性,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94.6±1.1)分,较术前(73.6±2.6)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髁间棘骨折固定牢靠,方法简单实用,经济低廉,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调查及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儿童青少年日常饮食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为调整学生合理膳食、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上海市中小学生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及伤害调查”资料,选取调查中的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问卷资料,采用称重法进行学生学校及家庭调味品调查,获得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对应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调查共纳入学生138人,其中男生68人,女生70人。学生能量、蛋白质摄入情况充足。其他主要营养素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铁等的摄入量达到了推荐量的标准,但维生素A、钙、锌等摄入相对不足,钠的摄入量远超推荐值。蛋白质供能比符合推荐标准,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推荐百分比。 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生每日膳食中能量和主要的几种营养素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长发育所需,但是仍然有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低于推荐摄入量。能量的营养素来源存在不平衡的情况,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稍显不足,脂肪供能比偏高。建议加强营养教育,改善学生的饮食习惯,日常膳食摄入以谷物为主,增加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食用,减少油炸食品等脂肪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   相似文献   
64.
数字印模技术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与模型扫描相比存在更大的难度,对系统本身的要求更高。常见的口腔数字印模系统包括CEREC蓝光系统(德国Sirona公司)、CERECOmicam系统(德国Sirona公司)、LavaC.O.S.系统(美国3M公司)、iTero系统(美国Cadent/Straumann公司)和E4D系统(美国E4D公司),这些系统获取印模的方式和软件不同,各有优势。数字印模在效率、精度和舒适性方面与传统印模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需要在牙体预备、干燥隔湿和喷粉取像方面注意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65.
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增加的趋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急性死亡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是临床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rtA181位点突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用药史、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效果. 方法 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中病毒学突破并检出rtA181突变的54例CHHB及相关肝硬化患者,检测其血清HBV DNA、HBsAg定量及ALT水平,焦磷酸基因测序法定量检测HBV的P基因区10个NUCs相关耐药突变位点.回顾性分析不同用药史患者的病毒变异模式,比较病毒学突破时与基线期、rtA181单个与多个位点突变时的HBV DNA载量,分析发生病毒学突破时,含rtA181T与含rtA181V位点突变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不同个体化干预措施的疗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 结果 54例rtA181突变的患者中,35例(64.8%)为包含rtA181T的突变.既往用药主要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应用多种NUCs者,多位点突变占57.6% (19/33);单一NUCs者,多位点突变占28.6% (6/21),x2=4.342,P<0.05.发生病毒学突破时,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较初次NU Cs抗病毒治疗时低[(5.66±1.01)1og10拷贝/ml比(6.75±0.81)log10拷贝/ml,t=-4.210,P<0.01],含rtA181T位点突变患者较含rtA181V位点突变患者HBsAg水平高[(3.80±0.45) log10 IU/ml比(3.46±0.60)1og10 IU/ml,t=2.109,P<0.05].对患者分别给予加用或换用恩替卡韦和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随访满24周时,HBV DNA≥6 log10拷贝/ml的患者中,8例加用或换用恩替卡韦,4例加用替比夫定,其发生病毒学应答者分别为8例和3例,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3例和l例;HBV DNA<6 log10拷贝/ml中,14例加用或换用恩替卡韦,7例加用替比夫定,其发生病毒学应答者分别为14例和5例,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12例和4例.结论 用药史与rtA181突变模式有一定关系,应用多种NUCs的患者,易出现多位点突变和多重耐药.加或换恩替卡韦干预治疗的疗效好于加用替比夫定方案.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的预警价值。方法对1226例发病48 h的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719例健康人的血浆进行溶血磷脂酸(LPA)检测,总结其特点。结果观察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浆LPA水平均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结论 LPA是血小板活化早期释放的物质,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警因子。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对4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平均年龄70岁以上,X线平片Singh指数在Ⅱ~Ⅳ度),均给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深静脉血栓症状全部缓解,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4分,术后提高到88.4分,其中优28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2%(37/41).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确保股骨颈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52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压缩骨折行经皮椎弓根钉技术复位、固定(经皮组),并与同期46例行传统开放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开放组)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获随访6~25个月,经皮组较开放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两组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恢复,同时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0.
丁腾  孙宇宏  杜霞  王乐  龚伟玲  彭秀娟  党艳妮  刘峰 《中草药》2019,50(8):1848-1856
目的利用色谱-质谱和网络药理学技术进行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效成分作用机制的预测。方法利用LC-MS、GC-MS技术分析百合地黄汤化学成分,利用TCMSP数据库分析搜集化学成分、靶点信息,利用TTD、CTD数据库搜集与靶点相关联的疾病,并以抑郁症为目标进行筛选。Cytoscape软件进行"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的构建,通过DAVID在线分析,对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并探究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结果通过色谱-质谱分析共得到了52种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手段得到百合地黄汤中的25种成分对应的31个靶点与抑郁症相关。结论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具有"多向药理学"效应和"叠加"效应,体现中药复杂系统的作用特点;可能通过作用于31个靶点,调节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神经递质调节等过程,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