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44篇
  5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目的总结急性重度二氯甲烷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例急性重度二氯甲烷中毒患者,采用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口腔、皮肤、心理)。结果 2例患者均痊愈。结论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细致观察,适当的心理护理,是患者痊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莫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周边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1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体质量(260~280)g的雄性SD大鼠2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AM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低剂量组(45 mg/kg)、莫诺苷中剂量组(90 mg/kg)和莫诺苷高剂量组(180 mg/kg)。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采用灌胃方式每天定时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造模大鼠在连续给药7 d后处死取材,Western blot检测梗死心肌周边组织中Ang-1及FGF-2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Ang-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FGF-2表达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高剂量组Ang-1、FGF-2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P<0.05)。 结论 莫诺苷能上调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周边组织中Ang-1及FGF-2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儿童唾液中趋化性细胞因子CCL28含量和sIgA 抗体分泌与儿童患龋状况之间的联系。方法: 抽取长沙市两所幼儿园3~5岁108名幼儿进行龋齿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无龋组[龋失补指数(dynamical mean-field theory,DMFT)=0];低龋组(DMFT=1~4);高龋组(DMFT≥5),收集非刺激性全唾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定量检测唾液中 CCL28及sIgA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8名儿童唾液中CCL28的浓度为 (121.22±32.63) pg/mL,sIgA 的浓度为(16.49±8.02) μg/mL,两者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0.734),且儿童唾液样本中 CCL28和sIgA含量随儿童患龋程度而增加(P<0.05)。结论:儿童龋患能够促进CCL28和sIgA分泌,且CCL28和sIgA的分 泌量与龋患程度呈正相关;CCL28对唾液中sIgA 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采用医药卫生网络信息需求调查问卷,对不同地区公众用户使用互联网情况、希望获得的医药卫生信息、关注医药卫生信息的方式、通过网络获取医药卫生信息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公众对医药卫生网络信息的需求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信息部门优化信息配置、改进服务模式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25.
总结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术中护理,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患者体位、患者体温、术中出血量、冲洗液冲洗过程等主要方面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术中发生低血压3例、大出血4例、低体温6例、电切综合征3例,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经积极对症处置后术中有1例因大出血被迫终止手术,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认为术中优质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的保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靶血管重建后心肌无再流现象。方法靶血管重建后心肌无再流的 AMI 病人162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n=81)。体外反搏治疗36 h 后,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危险区心肌灌注。同时测量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反搏治疗组病人危险区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标化 A×β值(毛细血管灌注=毛细血管容积×充盈速率)从0.11±0.07升高到0.92±0.08(P<0.05);药物治疗组病人危险区心肌灌注无显著变化,标化 A×β值为0.10±0.09 vs 0.12±0.05(P>0.05)。反搏治疗组病人血浆 ET 水平从(113.6±44.1)ng/L 下降到(79.3±31.7)ng/L(P<0.05),MDA 水平从(5.8±0.6)ng/L 下降到(3.9±0.7)ng/L(P<0.05),NO 水平从(38.7±6.0)μmol/L 上升到(99.5±15.7)μmol/L(P<0.05);药物治疗组病人血浆 ET 水平从(119.3±43.1)ng/L 上升到(146.0±38.6)ng/...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胸骨路径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位于前、中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前、中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即刻剂量学参数,观察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疗效,随访术后半年、1年的生存率。结果 术后即刻剂量验证剂量学参数如下:90%肿瘤靶区接受剂量(D90)(134.30±14.53) Gy;肿瘤靶区接受90%、100%、150%和2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V150和V200)分别为(97.15±2.09)%、(93.04±1.75)%、(66.86±7.53)%、(42.95±9.11)%;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分别为0.65±0.06、(40.79±13.72)%、(27.90±7.53)%。粒子分布满意率90%。术后即刻1例患者出现气胸、1例患者出现咯血。平均随访(12.0±4.8)个月(4~24个月),术后2个月、半年、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0%、64.7和53.8%。半年、1年生存率89.5%和81.3%。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局部进展,无放射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胸骨路径是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中纵隔肿瘤的安全路径,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千伏级锥形束 CT(CBCT)获取分次间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摆位误差,分析分次间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宫颈癌术后行调强放疗的患者,全程916次CBCT获取摆位误差,将误差值输入治疗计划系统中,由分次间摆位误差剂量叠加得到累积摆位误差剂量,通过偏差公式与标准计划剂量计算偏差百分比。结果:摆位误差x、y、z方向的偏差和偏移等中心距离分别为0.04(-0.16, 0.25)、-0.05(-0.37, 0.28)、0.10(-0.06, 0.24)和0.55(0.38, 0.78) cm。临床靶区除CTV的HIsum-HIplan和CTV1 的Dsum_D50-Dplan_D50与HIsum-HIplan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临床靶区的配对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计划靶区除PGTVnd的Dsum_median-Dplan_median、Dsum_mean-Dplan_mean、Dsum_D50-Dplan_D50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计划靶区均有统计学差异。累积摆位误差剂量与标准计划剂量分布对比呈现负偏态分布,峰度降低。GTVnd、CTV、CTV1、CTVn、CTV_all与PGTVnd、PTV、PTV1、PTVn、PTV_all剂量偏差均呈降低,计划靶区的累积剂量偏差比临床靶区偏差明显增大。Dmin偏差、D98偏差、D95偏差偏离最大,Dmax偏差、D5偏差、D2偏差变化次之,Dmedian偏差、Dmean偏差、D50偏差变化最小,反S型DVH曲线向左偏移,斜率增大。临床靶区HI偏差均上升。结论: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影响存在统计差异性,靶区累积剂量降低、均匀性变劣。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在每次治疗前需进行CBCT位置校准以保证靶区各结构剂量准确性。在放疗计划设计时考虑增加CBCT次数带来额外剂量的风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该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7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前后的E、NE、Cor水平,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5.92%、81.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E、NE及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 d及3 d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8 h及24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20%、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认知功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116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9例诊断为VAP。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VAP患者中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达29.5%。发生VAP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日显著高于非V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较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进行分析,将会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