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胸骨路径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位于前、中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前、中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即刻剂量学参数,观察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疗效,随访术后半年、1年的生存率。结果 术后即刻剂量验证剂量学参数如下:90%肿瘤靶区接受剂量(D90)(134.30±14.53) Gy;肿瘤靶区接受90%、100%、150%和2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V150和V200)分别为(97.15±2.09)%、(93.04±1.75)%、(66.86±7.53)%、(42.95±9.11)%;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分别为0.65±0.06、(40.79±13.72)%、(27.90±7.53)%。粒子分布满意率90%。术后即刻1例患者出现气胸、1例患者出现咯血。平均随访(12.0±4.8)个月(4~24个月),术后2个月、半年、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0%、64.7和53.8%。半年、1年生存率89.5%和81.3%。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局部进展,无放射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胸骨路径是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中纵隔肿瘤的安全路径,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容积CT灌注联合能谱成像在射频消融(RFA)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已经病理结果证实并拟行治疗的肺腺癌患者30例,术前1~2 d和术后30~40 d均行病灶部位灌注扫描,根据原始图像重建出能谱图像,并对比术前、术后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能谱参数碘(水)基值、水(碘)基值的变化,分析灌注参数及能谱参数对评价RFA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的意义.结果 RFA后,全组患者的CT灌注参数及能谱参数值均值均下降,BF(t=7.34,P<0.001)、BV (t=4.721,P<0.001)、PS (t=2.224,P=0.034)、动脉期碘(水)基值(t=8.622,P<0.001)、静脉期碘(水)基值(t=6.608,P<0.001)及动脉期水(碘)基值(t=4.627,P<0.001)术前、术后近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FA前后,缓解组的各参数变化差值均大于复发组,但只有BF(Z=-2.806,P=0.005)、动脉期碘(水)基值(Z=-2.806,P=0.005)及静脉期碘(水)基值(Z=-4.208,P=0.014)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联合能谱成像是一种评价RFA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193例明确诊断且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GG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穿刺病理结果是恶性病变判断穿刺为阳性,良性则为阴性。以外科手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为标准,将穿刺病理与手术病理作对比。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每组穿刺活检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93例患者中,189例取材成功,4例因咯血而取材较少,无法明确病理,取材成功率97.9%。阳性145例;阴性44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13例(经手术证实)。总体诊断准确率93.1%(176/189)、灵敏度91.8%(145/158)、特异度100%(31/31)、假阳性率0%(0/145)、假阴性率29.5%(13/4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0%(85/193),19例(22.6%)术中或术后给予治疗(1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1例外科手术止血)。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除手术外另一可明确诊断肺GGN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可降低良性结节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5.
【摘要】 目的 了解CT引导下颅脑肿瘤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T引导下颅脑穿刺活检术的患者83例,完善其基本信息,病理活检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所有病例进行穿刺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40例,年龄为(52.9±13.9)岁。颅内进针深度为(3.5±1.2)cm,调针次数(2.8±1.3)次,靶病灶为(28.0±8.7)mm,67例为多发病灶,16例为单发灶,病理活检结果阳性为68例,阴性为15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6例,穿刺准确率92.8%(77/83)。活检病理诊断恶性结果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脑胶质细胞瘤,肺转移瘤,良性结果包括炎性病变,胶质增生。18例出现局部小片出血,5例出现颅高压,1例死亡。结论 CT引导下颅脑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性高,且十分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肺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局部治疗及多次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在综合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女,76岁,2017年2月以"持续背部疼痛1个月余,发现左肺占位1周"为主诉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外院PET-CT检查示左肺上叶占位代谢活跃,考虑肺癌,胸11椎体、胸12椎体及腰2椎体代谢活跃,考虑转移。行肺占位穿刺活检,穿刺病理示:肺腺癌,EGFR第19外显子缺失突变。诊断为"左肺腺癌cT2aN0M1cⅣB期"。一线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局部治疗"(吉非替尼+椎体转移癌微波消融并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8个月。2017年10月疾病出现局部进展,再次行穿刺活检,病理示:肺腺癌,EGFR第19外显子缺失突变。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局部治疗"(吉非替尼+左肺癌射频消融术),PFS为4个月。2018年2月疾病出现快速进展,第3次穿刺活检肺新发转移结节,病理示:肺腺癌,EGFR第19外显子缺失突变。EGFR第20外显子T790M错义突变。二线治疗方案:靶向药物(甲磺酸奥希替尼),PFS为18个月。2019年8月疾病出现快速进展,肺多发结节,脑多发结节。第4次穿刺活检病理示:EGFR第19外显子缺失突变。EGFR第20外显子T790M错义突变。三线治疗方案:化学药物治疗(培美曲塞二钠+洛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个周期。患者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后再次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后的可行性及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2018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220例CT引导下NSCLC经过EGFR-TKI和/或化疗治疗后再次活检病例。结果220例患者,腺癌多见;共活检220次,穿刺成功率100%,55.9%在原发病灶取材,多为实性结节,肺内进针平均深度为(2.4±1.8)cm,平均手术时间(13.8±5.6)min;并发症发生率为31.8%,主要包括气胸41例(18.6%)和出血24例(10.9%);恶性细胞检出率为91.8%(202/220),4例(2%)肺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治疗后转化为小细胞肺癌;治疗后EGFR基因突变不一致率为53.8%(49/91),45例(49.5%)出现T790M获得性耐药突变;19缺失突变伴T790M突变最常见,占38.5%。结论NSCLC患者治疗耐药后再次行肺穿刺活检安全可行,可为病理诊断及分子分析提供足够样本;治疗前后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大差异性;组织学活检可以阐释耐药机制,为靶向药物治疗失败或耐药的患者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射频消融(RFA)与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RFA或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瘤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结果 RFA组(35例)和氩氦刀治疗组(25例)患者治疗前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氩氦刀治疗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RF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氩氦刀冷冻消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胸与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氩氦刀治疗组(P<0.05),而术中疼痛发生率高于氩氦刀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热、出血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3年、5年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与RFA治疗Ⅰ期NSCLC患者具有相近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以作为Ⅰ期NSCLC治疗的一种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新型同轴技术在CT引导下经胸骨路径前中纵隔肿块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21例接受CT引导下经胸骨前中纵隔肿块穿刺活检术患者.先应用14 G Bonopty骨穿刺套针穿刺建立同轴,再用18G安捷泰穿刺活检针或全自动切割针沿同轴行旋切负压抽吸或切割,取穿刺组织满意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2例患者因第一次取材较少行第2次穿刺活检术.穿刺病理结果为胸腺瘤11例(A型l例,AB型3例,B1型1例,B2型3例,B3型1例,胸腺癌2例),良性胸腺增生1例,淋巴瘤5例,纵隔型鳞癌3例,纵隔型神经内分泌癌l例.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88.19%(16/18),阳性预测值100%(16/16),无假阳性.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3/3,阴性预测值3/5,总的诊断准确率90.5%%(19/21).术后并发症:出血2例,均为极少量.无需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经胸骨同轴穿刺前中纵隔肿块活检,准确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经皮放射学引导胃造瘘术(PRG)与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无法经口进食行胃造瘘术的76例患者的资料, 其中采用PEG(PEG组)和CT-PRG(CT-PRG组)各38例。比较PEG组与CT-PRG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体重指数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轻微并发症(瘘口周围感染、肉芽组织增生、渗漏、气腹、造瘘管堵塞、导管脱落、持续疼痛)和严重并发症(出血、腹膜炎、结肠穿孔、30 d内死亡)。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CT-PRG组的技术成功率高于PEG组[100.0%(38/38)比78.9%(30/38)], 手术时间短于PEG组[(17.16±8.52) min比(29.33±16.22) 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9, t=2.36;P=0.038、0.011)。PEG组与CT-PRG组患者的术后体重指数[(16.29±3.56) kg/m2比(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