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9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477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614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1456篇
内科学   585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科学   452篇
综合类   230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93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161篇
  6篇
中国医学   692篇
肿瘤学   3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1045篇
  2011年   1082篇
  2010年   935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复方王不留行片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雌激素在眼干燥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12月在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40眼局部滴用人工泪液复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每日4~6次,同时口服复方王不留行片;对照组20例40眼仅局部滴用复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每日4~6次.探讨用药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眼干燥症问卷调查、泪液分泌试验Ⅰ( Schirmer Ⅰ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局部及全身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检查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干燥症症状评分比较:t=12.66,P<0.01;SIt:t - 10.43,P<0.01;BUT:t -5.70,P<0.01;CFS:t=13.66,P<0.01).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显示眼干燥症症状评分、BUT、C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干燥症症状评分比较=6.49,P<0.01;BUT:t=-4.27,P <0.01;CFS:t =5.25,P<0.01),局部应用人工泪液使患者的眼干燥症症状以及BUT、CFS检查结果好转;治疗前后SI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检查结果的比较表明,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眼干燥症症状评分、BUT、CFS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干燥症症状评分比较t=-2.17,P<0.05;BUT:t=1.95,P<0.05;CFS:t=-2.33,P <0.05);SIt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32,P<0.01).治疗组中显效6眼,好转28眼,无效6眼,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中显效0眼,好转26眼,无效14眼,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王不留行片与人工泪液的联合应用更好地改善了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回顾性分析集合不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接诊的集合不足患者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8~33岁,平均(14.12±5.77)岁.所有患者眼科检查均排除眼科疾病,矫正视力≥1.0.所有患者进行视疲劳主观问卷调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和散瞳验光,确诊为集合不足,并进行视觉训练.采用描述性研究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集合不足患者屈光度范围为-6.88~+0.50D,均数为(-2.87±2.13)D,其中高度近视5例(15.2%),中度近视例11(33.3%),轻度近视13例(39.4%),4例(12.1%)为正视.症状问卷得分≧16分者为20例(60.6%),平均得分为(21.13±10.81).远处隐斜位平均值为外隐斜-4Δ,近处外隐为-11.7Δ,远近隐斜差值为7.7Δ.10例(30.3%)患者无立体视,23例(69.7%)有立体视.计算性AC/A平均值为2.85Δ/D.15例(45.5%)患者正相对调节(PRA)≦1.50 D,11例(33.3%)患者负相对调节≦1.50 D.所有患者进行视觉训练,训练后有2例患者失访.23例(74.2%)患者在训练后3个月内症状明显缓解,问卷得分均<16.比较视觉训练前后的体征变化发现,患者眼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看远跟位为外隐斜-1.7Δ,看近眼位为外隐斜-3.48Δ,远近差值明显减小,为1.59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8、P=0.001,t=-8.154、P=0.000,t=-6.868、P=0.000).无立体视的患者中有5例(50%)恢复了立体视.AC/A(t=-7.821,P=0.000)、正相对调节(t=5.639,P=0.000)、负相对调节(t=-2.449,P=0.020)明显改善.结论 集合不足患者屈光度范围集中在轻中度近视.视觉训练后患者控制眼位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近处外隐斜减少,半数无立体视患者恢复了立体视.同时调节功能也得到改善,集合不足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调节性内斜视儿童远视矫正后的散光改变.方法 收集看远和看近内斜视10 PD以上、远视1.0 D以上、配戴足矫远视眼镜看远斜视度在10 PD以内的初诊病人;按初诊年龄分为≥2岁<4岁组和≥4岁<8岁组;根据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结果予以配戴足矫眼镜.每年再次验光,应用向量分解法,用90°~180°轴向的散光J180,及45°~135°轴向的散光J45作为散光统计指标.连续观察3年以上.结果 符合条件的调节性内斜视儿童共44名,平均初诊年龄(4.7±1.7)岁,观察(4.3±1.4)年.≥2岁<4岁组儿童右眼的散光J180平均为(0.35 ±0.34)D,在配戴眼镜的第2年和第3年出现了分别为0.28 D、0.20 D的散光增加(P<0.05),≥4岁<8岁组右眼的散光J180,平均为(0.34±0.44)D,在戴镜后的第1年和第2年也分别增加了0.22 D和0.18 D(P <0.05),两组儿童在随后的2~3年下降到初诊水平并保持稳定;两组儿童的散光J45平均为(0.14±0.16)D、(-0.002±0.16)D,数值小且无明显变化.结论 调节性内斜视配戴远视足矫眼镜以后散光会出现少量的增加,之后有所降低,该变化与最初配戴眼镜的年龄无关.戴镜在一定时期内能影响儿童屈光的发育趋势.  相似文献   
994.
复视是眼眶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和眼外肌病变是常见的眼眶疾病,复视为共同特征.本文介绍了眼眶骨折造成复视的机制、检查方法及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甲状腺相关眼病可累及眼外肌,炎症活动期和静止期均可发生复视,但治疗方案有所不同.眼外肌病变包括特发性炎症、寄生虫囊肿及多种良、恶性肿瘤,经手术明确病理诊断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复视.  相似文献   
995.
在分析当地农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群体素质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共卫生联络员培训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和师资选择等问题,全面总结了培训工作的探索性实践。最后对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的建设发展、角色定位提出了若干思考:强化政府投入,简化考核指标,培训内容以实践为主,以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药疹样皮炎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例TCE药疹样皮炎并发SIR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7例)与对照组(9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及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例甲泼尼龙初始使用剂量、总剂量、治愈时间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治疗7d后血必净组TNF-α水平[(8.98±1.5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88±1.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必净治疗组甲泼尼龙使用总剂量[(3882.8±223.3)mg]、治愈时间[(90.3±5.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甲泼尼龙使用总剂量:(4221.7±222.8)mg,治愈时间:(109.7±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TCE药疹样皮炎并发SIRS,可明显减少患者甲泼尼龙使用剂量,缩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比较并评估常规DWI和DTI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经典四氯化碳方法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7只、早期肝硬化模型5只,正常对照组6只(该实验经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1.5 T超导型MRI系统及腕关节线圈肝脏MR扫描,包括DWI、DTI序列。扫描参数:DWI b值为0,500 s/mm2;DTI b值为500 s/mm2,在6个正交方向施加扩散梯度。层厚3 mm,矩阵192×128,激励次数(NEX)为4。在ADW 4.4工作站上分别对DWI及DTI进行后处理,重建出ADC图及FA图(DTI)。分别测量肝脏右叶的ADC值及FA值。应用秩和检验分析DWI的ADC值及DTI的ADC值、FA值与正常、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分级的相关性,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DWI的ADC值在正常组(0.001545±0.00013)、肝纤维化组(0.001116±0.00014)、早期肝硬化组(0.000791±0.00018)中呈递减趋势,正常组与肝纤维化组、早期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纤维化组与早期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I序列中,正常组ADC值(0.017175±0.00097)±10-7高于肝纤维化组(0.011510±0.00080)±10-7和早期肝硬化组(0.010556±0.00195)±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纤维化组与早期肝硬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值在正常组(0.2278±0.0123)、肝纤维化组(0.3088±0.1509)与早期肝硬化组(0.4216±0.0388)中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DWI与DTI的ADC值均可用于对肝脏纤维化性病变的评估,但对区分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有限。D T I的FA值不但能区分正常与肝脏纤维化性病变,而且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赵丽华  刘小聪  冯婧  王素青 《营养学报》2012,34(3):242-244,249
目的探讨CYP1B1(cytochrome P450,family 1,subfamily B,polypeptide 1)缺失对成年小鼠巨噬细胞募集及组织炎症作用。方法选择6 w周龄SPF级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小鼠,给予低脂肪(LFD)、高脂肪(HFD)饲料,喂养6 w后分别测定各组全血葡萄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利用葡萄糖耐量实验,判断糖耐量损伤情况。HE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小鼠附睾脂肪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多重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附睾脂肪组织及肝脏中巨噬细胞特异性蛋白(Emr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表达水平。结果 CYP1B1敲除可以改善高脂膳食导致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在附睾脂肪组织中,CYP1B1基因缺失与高脂肪膳食均促进巨噬细胞的募集,但CYP1B1缺失抑制高脂膳食对炎症因子的诱导;在肝脏组织中,高脂膳食诱导巨噬细胞的浸润,但CYP1B1基因缺失抑制小鼠巨噬细胞浸润并下调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 CYP1B1基因缺失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其对炎症抑制的组织特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9.
刘小聪  赵丽华  冯婧  Colin RJ  王素青 《营养学报》2012,34(2):143-146,149
目的探讨CYP1B1对高脂膳食诱导的成年小鼠脂肪代谢的作用。方法 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成年C57/BL小鼠(6 w龄)各16只,给予低脂(LFD,30%)、高脂肪(HFD,60%)饲料共6 w。小鼠处死后取血清、附睾脂肪和肝脏组织检测相应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 6 w高脂膳食后,KO小鼠能量摄入总量稍高于WT小鼠,但其体重增量和附睾脂肪组织重量均显著低于WT小鼠;WT小鼠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大于KO小鼠,且血糖、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水平亦明显高于KO小鼠;肝脏组织RT-PCR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后,启动脂肪形成的核因子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如CD36、SREBP1c、SCD1等表达下降,而调控脂肪氧化分解的基因如CPT-1α,UCP-2表达显著上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增强腺苷-磷酸激酶(AMPK)的磷酸化。结论 CYP1B1基因敲除对成年小鼠营养性肥胖的保护作用可能与AMPK磷酸化增强并调控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丙烯酰胺(ACR)致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ACR损伤CGNs的体外模型。经不同浓度EGCG(5、10、25、50、100 mol/L)预处理24h后,加入ACR(5 mmol/L)染毒,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Hochest 33342染色观察凋亡时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同ACR损伤组比较,终浓度为10、25、50 mol/L的EGCG能减轻ACR引起的CGNs损伤,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P<0.05),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P<0.05),Hoechst33342染色和TUNEL荧光标记显示,细胞核固缩、致密浓染现象较ACR损伤模型组改善明显,凋亡指数下降(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趋势,而终浓度为5、100 mol/L EGCG组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EG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ACR氧化损伤的CGNs有防护作用。[营养学报,2012,34(4):362-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