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8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477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614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1456篇
内科学   585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科学   452篇
综合类   230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93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160篇
  6篇
中国医学   692篇
肿瘤学   3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1045篇
  2011年   1082篇
  2010年   935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乳腺腺体基膜(BM)结构与乳腺癌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组化、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对26例乳腺癌及1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BM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乳腺良性病变98%以上腺癌管周围均有BM围绕,高分化腺癌的BM检出率为69%,低分化腺癌为66%,转移灶均未检出BM。结论:乳腺癌BM的检出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射干、马齿苋对绿脓杆菌 ( PA)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取射干、马齿苋水煎剂对4 6株PA进行 MIC试验 ,统计 MIC50 和 MIC90 。结果 :射干水煎剂对 PA MIC范围为 31.2 5~ 3.90 g/ L,MIC50 为 7.81g/ L,MIC90 为 15.62 g/ L;马齿苋水煎剂对 PA MIC范围为 31.2 5~ 7.81g/ L,MIC50 为15.62 g/ L,MIC90 为 31.2 5g/ L。结论 :射干、马齿苋于体外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一氧化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损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一氧化氮(NO)参与休克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但它对组织损伤,特别是肠道的损伤及细菌移位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本实验以NO合酶(NOS)底物左旋精氨酸及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为工具,观察NO对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肠道损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用内毒素(LPS,10mg/kg,ip)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给予LNNA或L-arg抑制或促进NO合成,测定肠道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二胺氧化酶(DAD)活性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结果 LPS可降低肠细胞DAO活性,增加MDA含量和肠系膜淋巴细菌移位的发生率和细菌数量;用LNNA抑制NO后可加重LPS的上述作用,而给予L-arg促进NO合成则可减轻LPS的作用。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内毒素血症时,抑制NO可加重肠道损伤和细菌移位的发生,提示NO对肠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背景与目的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肝脏少见的一种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或其他肝良性肿瘤,本文报告19例HAML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HAM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12例,男7例;年龄28~61岁;体检发现无临床症状者14例,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者3例,间断腹胀者1例,腹痛伴腹泻者1例;1例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肺脓肿,1例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19例均不伴肾肺等其他脏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无结节性硬化症。肿瘤直径1.3~12 cm,平均直径(4.6±2.2)cm。AFP、CA19-9、CEA均正常。7例患者术前诊断肝细胞癌(36.8%),12例术前诊断肝良性肿瘤(63.2%),分别为7例诊断肝腺瘤,2例诊断炎性假瘤,1例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HAML。结果 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18例行肝切除治疗,1例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瘤穿刺活检术、经皮穿刺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平均手术时间(172.7±8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6.6±528.1)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8±2.7)d。19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证实HAML,其中7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检查HMB-45、SMA均阳性表达。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肝衰竭、腹腔出血、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结论 HAML瘤属于良性肿瘤,术前诊断比较困难,一部分患者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外科手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5.
中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尚无根治手段,积极探索CKD进展的危险因素是目前肾脏病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越来越多学者指出,肠道菌群变化与CKD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CKD患者肠道黏膜受损后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继发肠源性毒素堆积,加重CKD进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CKD与肠道菌群研究进行概述,进一步探讨以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作为CKD防治新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掌握苏州大学学生水痘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校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8年苏州大学学生水痘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5—2018年苏州大学共报告水痘病例143例,均为散发轻症病例,无暴发疫情及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8.04/万。水痘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103;发病主要集中在3—5月和9—12月,共报告127例,占88.81%;本科生发病130例,年均发病率为12.43/万;研究生发病13例,年均发病率为1.85/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10,P<0.01)。结论 高校应采取有效针对性措施,加强冬季和春末夏初、本科新生水痘疫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了解南宁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8—2019年间南宁市报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处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9年南宁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04起,每年3—6月和9—10月是疫情高发期,城区报告疫情起数较多,占61.54%,但县区罹患率较高,为4.56%,91.35%的暴发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病例以3~4岁儿童为主,占65.33%,病原体以EV71和Cox A16为主,分别占42.86%和32.47%。62.50%疫情为疾控机构通过疫情网检测发现,疫情发现时长中位数为12 d,疫情流行时长中位数为12 d,疫情罹患率中位数为4.93%。结论 近3年南宁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起数有下降趋势,托幼机构一直是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重点场所。落实托幼机构保健医生的配备,加强托幼机构尤其是民办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实现早发现早处置早停课,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建立重物打击致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动态观察大鼠骨骼肌在损伤修复不同时期肌肉组织的超声造影(CEUS)图像特征,通过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造影剂平均回声强度值(Mean)变化,并与微血管平均光密度值(MVD)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余42只大鼠作为实验组,以自制重力锤选定右侧股直肌肌腹中段为打击中心,采用自由落体击落架,用800g的重物,一次性自由落体,建立大鼠下肢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1 h、12h、24h、48h、7d、14d、28d时行CEUS检查,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CEUS图像变化特征,获得各组受损骨骼肌造影剂平均回声强度值(Mean)。在每个时间节点将该组大鼠全部处死,并切取损伤肌肉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通过评估各组织CD34免疫组化来计算微血管平均光密度值(MVD)。结果 (1)CEUS图像变化:损伤后1h-12h各组大鼠打击部位肌肉造影剂信号微弱,可见充盈缺损;损伤后24h组损伤区造影剂呈星点状分布,为弱增强;48h组造影剂表现为斑片状分布,为轻度增强;损伤后7d组损伤区造影剂信号密集增多,呈高增强;损伤后14d组损伤区造影剂信号较7d组减少,呈轻度增强,损伤后28d组,造影剂信号进一步减少,与对照组相似,呈弱增强。(2)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CEUS图像的Mean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损伤后1h、12h、24h各组损伤区内Mean均明显减低(14.99±3.65 vs 3.99±0.97、14.99±3.65 vs 5.74±1.68 、14.99±3.65 vs 5.55±1.62),P均<0.05;损伤后48h组损伤区Mean增高(14.99±3.65 vs 20.02±7.41),P>0.05;损伤后7d组损伤区Mean明显增高(14.99±3.65 vs 59.98±10.13),P<0.05;损伤后14d组损伤区Mean较7d组减低,(14.99±3.65 vs 27.11±4.67),P<0.05;损伤后28d组,Mean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14.99 ±3.65 vs 16.02±3.97),P>0.05。 (3)各实验组损伤区Mean与微血管平均光密度值(MVD)具有线性正相关(r=0.840,P<0.001)。结论 重物打击建立的大鼠下肢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在损伤后1h-48h肌肉炎症反应明显,7d-28d呈修复趋势。超声造影(CEUS)可动态观察受损骨骼肌不同时期的微循环灌注演变,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可快速定量描述超声造影剂平均回声强度值变化,且与肌肉内微血管分布规律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89.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科1950-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在病理学上有其特征,形态学上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真皮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②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大,似“墓碑”状突入血管腔;③病变处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结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良性局限性血管增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熟悉这一疾病的组织学改变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拟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抗天疱疮抗体对天疱疮抗体棘层松解的阻断作用,探讨天疱疮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制备出小鼠抗天疱疮抗体,在体外天疱疮器官培养基础上,采用病理学及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及时相抗天疱疮抗体对天疱疮抗体致棘层松解的阻断效果。结果 抗天疱疮抗本在体外与天疱疮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减少天疱疮抗体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结合,小剂量时能减轻天疱疮抗体致棘层松解的程度,大剂量时则能基本阻断棘层松解的发生。结论 抗天疱疮抗体与天疱疮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减轻或阻断棘层松解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