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对人类危害性较大。为探索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我们对1988至2008年经中国中医血液专病医疗中心(廊坊)确诊的白血病患者的流行病学有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期能为白血病病因及预防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arget continue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复合吸入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开颅手术患者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组(ISO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组(RF组),每组15例。2组麻醉诱导后至打开硬脑膜前均吸入1%异氟醚维持麻醉,打开硬脑膜后ISO组逐渐增加异氟醚吸入浓度,RF组开始TCI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h pressure,MAP)降至术前的70%,维持30min后,IS0组降低异氟醚吸入浓度,RF组停止TCI瑞芬太尼,终止降压。采用CO2复吸入法无创心肺功能监护系统(NICO2^TM)连续监测心率(heartrate,HR)、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分别于手术前(T0)、降压前(T1)、达到目标血压即刻(T2)、5min(T3)、10min(T4)、20min(T5)、30min(T6)及停止降压5min(T7)、10min(T8)、30min(T9)时记录MAP、HR、C0、CI、SV并计算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结果与降压前比较;ISO组T2~5时SVR降低,T6,7时SV降低(P〈0.05),RF组T2-8时HR减慢、CO、CI、SVR降低(P〈0.05),SV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SO组比较,RF组T2~8时HR减慢、CO、CI降低(P〈0.05),降压达到目标血压及血压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开颅手术TCI瑞芬太尼复合吸入异氟醚控制性降压,达到目标血压时间短,效果确切,可控性好,并且降压期间不增快心率,不抑制心肌收缩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监测青岛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青岛地区部分医院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门诊与住院感染患者呼吸道、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培养、分离和鉴定肺炎链球菌.根据NCCLS的推荐,采用琼脂微茸稀释法测定分离出的231株肺炎链球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趋势及年龄差异.结果 231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23.38%[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9.52%;低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ISP):13.85%].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低为9.96%(23/231),其次阿莫西林为12.55%(29/231).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0.48%(209/231).14岁以下患者PRSP检出率为27.91%(12/43),明显高于成人的PRSP检出率5.38%(10/186).结论 本地区PRSP检出率较2004年前明显增加,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地区对感染低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患者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可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俯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7例,经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愈显效率78.54%。其中165例行经颅多普勒复查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最小流速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成功构建恒河猴M1段栓塞模型提供简捷、迅速、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雄性成年恒河猴25只,年龄7~9岁,体重7~11 kg,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以0.1 ml/kg氯胺酮及速眠新的混合液肌肉注射,待动物入睡后气管插管(ID:4.5-5.5#),妥善固定后送入介入中心。入室后连接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并导尿。术中用丙泊酚2~4 mg/(kg·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呼吸机控制呼吸,并根据动物的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情况调整麻醉深度,必要时追加上述氯胺酮与速眠新的混合液,并根据手术的需要调整心率、血压、体温等。溶栓前后行脑MRI造影,造影前适时停止麻醉药物输注,确保动物在造影室已恢复自主呼吸。术中监测实验动物的心率、体温、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并于股动脉穿刺及溶栓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所有动物均按预计方案实施完成,术中未发生动物躁动、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实验结束停药后,实验动物很快清醒并送回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后续处理。其中18只实验动物存活24 h以上,7只死于溶栓后严重的脑出血和脑梗死。结论以氯胺酮及速眠新的混合液进行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丙泊酚静脉维持全身麻醉可以为此类较复杂的介入及MRI实验的顺利完成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洁  马艳辉  范隆  张瑛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3,35(8):618-621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提供的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与传统静态参数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和G组,每组25例。两组麻醉诱导前按照3ml/kg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术中通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素或去氧肾上腺素)分别达到以下要求,C组:中心静脉压(CVP)≥8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80%基础值;G组:SVV≤12%且MAP>70%基础值。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h液体出入情况。观察患者术后1~3d恶心呕吐程度,记录止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胶体液量[(710±61)mlvs.(464±45)ml]和总液量[(1427±76)mlvs.(1171±54)ml]均增加(P<0.05),G组患者术毕SVV值[(10.6±0.4)%vs.(13.4±1.0)%]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患者术后第2、3天恶心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第1天呕吐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术后追加止吐药物的患者例数较少(10例vs.3例,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提供SVV指导的术中GDT,可以减轻脑膜瘤切除术患者PONV的程度,减少止吐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顺式阿曲库铵是近年来研制的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为阿曲库铵的1-R构型和1 '-R构型的顺式异构体[1].与阿曲库铵相似,它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运动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发挥作用.由于其既具有与阿曲库铵相似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又具有与维库溴铵相似的对循环影响小的优点,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甚至还安全地应用于肝肾功能明显不足、高龄和儿童患者[2].现就影响其药效的因素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柴石双根饮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F组、FN1组、FN2组、FN3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时间48 h.4组镇痛泵配置方案依次为:芬太尼15μg/kg(F组)、芬太尼15μg/kg+纳洛酮2.4μg/kg(FN1组)、芬太尼15μg/kg+纳洛酮4.8μ g/kg( FN2组)、芬太尼15μg/kg+纳洛酮7.2μg/kg( FN3组),均加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分别于术后2、4、6、24、48h记录静息及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芬太尼用量、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镇痛期间曲马多追加情况、48h后患者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及托烷司琼使用情况、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均取得了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四组不同时点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Ramsay评分、芬太尼用量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F组比较,FN1组、FN2组、FN3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F组术后使用托烷司琼的例数高于FN1组、FN2组、FN3组(P<0.05);四组皮肤瘙痒发生的例数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四组均未出现过度镇静及呼吸抑制患者.结论 小剂量纳洛酮可减少芬太尼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不影响其镇痛效果,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芬太尼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醋酸曲安奈德封闭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甲磺酸罗哌卡因(威赛因)3ml,醋酸曲安奈德40mg/1ml,0.9%氯化钠1ml,每次3-5ml,封闭治疗。结果 36例患者中,痊愈31例(86.11%),有效3例(8.33%),无效2例(5.56%)。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醋酸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不易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