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严利明  杨咏强  钱建军 《肿瘤学杂志》2019,25(11):1019-1021
摘 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适形放疗(IMRT)中降低CTV上界的剂量学获益,为直肠癌放疗中CTV最新国际勾画指南的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依据。[方法] 对10例Ⅱ期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分别进行7野IMRT计划设计,对照组CTV靶区上界为L5/S1,研究组CTV靶区上界为S1-S2,两组计划统一给予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PTV)50 Gy剂量分25次照射。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结果] 两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计划的小肠V15-V45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其中V15降低了20.32%(311.60cc vs 248.29cc,P=0.004);研究组计划骨盆的V10、V20、Dmean剂量分别降低了8.61%、8.42%、7.39% (P均<0.05)。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机器跳数分别为670.10±113.95 MU和612.50±105.67 MU(t=2.207,P=0.055)。[结论] 直肠癌术后放疗中将CTV靶区上界降低至S1-S2可明显降低小肠和骨盆剂量,其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102.
急速左心室几何结构重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外科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方法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我院2000年4月至2003年1月为10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了部分左心室切除术(partial left ventriculectomy,PLV),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为进一步了解急速左心室几何重构的病理生理改变,我们应用影像学技术和连续动态心功能监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氟西汀对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1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氟西汀)38例、对照组(氟西汀)33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周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 两组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从第2周末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4.
尹荣  李忠东  董国华  许飚  钱建军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2):1245-1247,I0010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在动物模型心肌微环境中的存活和分化情况,探索该方法应用至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年新西兰兔共20只,随机分为四组。无菌状态下取胫骨骨髓15ml,采用改进后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BMMNC,荧光染料CFSE作细胞标记后备用。正中切口进胸,心肌内注入上述备用细胞悬液。于术后1、2、4、8周先后处死四组动物,取心脏标本冰冻切片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局部含荧光细胞的存活发育情况。结果:移植后4周可观察到与心肌纤维平行的荧光带,部分标本血管内壁中观察到了荧光细胞。结论:自体BMMNC心肌内移植可在心肌微环境的诱导下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改进后的BMMNC分离纯化方法过程简便、可靠,处理过程无毒性,获得的细胞纯度和活性较高,该方法可应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评价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初发抑郁症转躁率的影响. 方法 139例初发抑郁症患者, 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1例. 治疗组给予利培酮片, 1周内渐加至3 mg&#8226;d-1, po;氟西汀胶囊20 mg&#8226;d-1, po. 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胶囊20 mg&#8226;d-1, po. 治疗8周. 评价 方法 为精神检查发现临床症状由抑郁状态转为躁狂状态、并经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测评≥6分确定为转躁. 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价不良反应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总的转躁率、转躁出现时间、躁狂持续时间等方面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但治疗组BRMS评分比对照组小,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在年龄、性别、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等方面组内区分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各时期TESS评分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初发抑郁症不能降低转躁率, 对转躁出现时间、躁狂持续时间等方面无影响, 但合并利培酮可降低转躁后躁狂的严重程度. 合并利培酮治疗的患者的转躁率不受年龄、性别、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等因素的影响, 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7例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 氟西汀)72例、对照组(氟西汀)75例,治疗8wk.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 wk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 2组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从wk2末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8.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1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 wk。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总分评定症状变化,用不同减分率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痊愈率为61.90%,总有效率为90.48%;阿米替林的痊愈率为43.59%,总有效率为71.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测评,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围术期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0例接受CPB的病人 ,分别在CPB开始前、开始后 3 0min、结束时、结束后 2h采集血标本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血浆MMP 9和TNF α、IL 8、IL 6的浓度。结果 :(1)血浆MMP 9和TNF α、IL 8的浓度在CPB期间呈逐渐升高 ,在CPB结束时达到最高峰值 ,之后呈下降趋势 ,IL 6在CPB结束后仍继续升高。 (2 )围CPB期血浆MMP 9与TNF α、IL 8、IL 6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CPB期间血浆MMP 9、TNF α、IL 8、IL 6释放均明显增加 ,除IL 6外在CPB结束时达到最高峰值 ,围CPB期细胞因子可以诱导MMP 9的激活和释放 ,同时MMP 9可以通过对细胞因子的正反馈作用而参与CPB过程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0.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胸腹部闭合性损伤 (71.3% ) ,31例均手术修补痊愈。早期诊断方法 :X线片平扫描 ,诊断性胸腔穿刺与腹部CT扫描及手术探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决定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 ,延迟诊断与早期确诊相比 ,术后并发症增多 ,住院时间长。结论 早期确诊 ,及时手术修复和积极治疗合并伤是救治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