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   总被引:105,自引:7,他引:105  
目的 调查中国城市市级中心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方法 在中国49家市级中心医院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 2 2 48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回顾病历 ,门诊访谈 ,开展回顾 前瞻的大型调查 ,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类型及相关治疗、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功能等资料 ,并采集指血在中心实验室以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结果 入选的 2 2 48例患者年龄为 (61.3± 11.1)岁 ,发病年龄为 (5 2 .8± 11.1)岁 ,其中大部分 (97% )为 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人群HbA1c为(7.7± 1.7) % ,2 5 .9%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HbA1c<6.5 % )。 41.7%的患者在家中进行血糖自我或尿糖监测。平时作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的患者分别为 72 .7%和 5 8.6%。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神经病变 (3 6.2 % ) ,其次为白内障 (3 2 .2 % )和背景性视网膜病变 (2 3 .2 % )。多数 2型糖尿病患者 (62 .0 % )为超重 (BMI≥2 3kg/m2 )。结论 仅有 2 5 .9%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因此 ,市级中心医院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包括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血糖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推广强化治疗 ,以期预防晚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LRP16对雌激素受体α(ERα)介导转录激活活性的反馈增强作用.方法:ERα模式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子(3×ERE-Luc)或GC富含的ER反应性LRP16启动子S10(-101bp到-14 bp)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子(pGL-3-S10)与雌激素受体α(ERα)真核表达载体、LRP16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6)共转染MCF-7细胞,测定3×ERE-Luc和pGL-3-S10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3×ERE-Luc或pGL-3-S10与ERα真核表达载体、针对LRP16的小干扰RNA(LRP16-siRNA374、LRP16-siRNA668)或对照小干扰RNA(control-siRNA)共转染MCF-7细胞,测定3×ERE-Luc和pGL-3-S10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LRP16增强3×ERE-Luc和pGL-3-S10的相对荧光素活性,抑制LRP16表达显著削弱了3×ERE-Luc和pGL-3-S10的相对荧光素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该效应依赖于雌激素对ERα的激活.结论:ERα调控的靶基因LRP16反馈增强ERα介导的转录激活活性,是ERα的一个共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33.
前列腺癌原癌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吕朝晖  母义明  潘长玉 《医学综述》2006,12(12):725-727
前列腺癌是欧美发达国家男性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加。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进一步的研究有可能证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在前列腺癌原癌基因的研究中,目前比较肯定的有以下几类:Bcl2等细胞凋亡调节基因,met等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类癌基因,ras等膜G结合蛋白类癌基因以及fos、myc、LRP16、ERG和ETV1等核转录因子类癌基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代表了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喂养饱和占总热量59%和n-6脂肪酸代替其中20%热量后,对胰岛素抵抗和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饱和脂肪酸提供59%热卡的高脂饲料,n-6脂肪酸组喂饲饲料为高脂饲料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热量的20%由豆油中的C18:2代替。各组共喂饲11周后测定指标。结果:①高脂组大鼠从第4周开始体重明显升高,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瘦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高脂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谱中,饱和脂肪酸明显升高,不饱和脂肪酸明显下降。②n-6脂肪酸组从第1—10周体重均较高脂组明显减轻,糖负荷后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胆周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较高脂组明显降低;血清瘦素水平、高密度脂蛋白、18碳2烯酸较高脂组明显升高。结论:n-6脂肪酸代替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的饱和脂肪酸的20%热量后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同时血清中18碳2烯酸提高。  相似文献   
35.
我科从1988年起用巯甲丙脯酸治疗了17例糖尿病肾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像与方法:糖尿病患者17例,均为NI-DDM,男12例,女5例,年龄38~66岁,平均56.9±8.8岁,均合并糖尿病肾病。其中15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例属增殖型病变。12例伴有高血压,血压≥21.3/12.0kPa。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为:尿白蛋白>15μg/分钟,中段尿培养阴性,临床上未查到引起蛋白尿的其它原因。17例中3例作肾穿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HLA-DR基因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30个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检测32例中国北方汉族IDDM病人及255名正常中国北方汉族人的HLA-DR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IDDM组DR3和DR4频率分别为25.0%和40.6%,明显高于正常组(8.6%和18.6%),DR3和DR4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3.5l和3.10。提示DR3、DR,与IDDM易感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7.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PA微囊通透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能够成功地延长同种或异种移植组织或细胞的存活时间,而微囊膜的通透性是决定囊内细胞存活和微囊免疫隔离效果的关键因素。本实验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以测定APA微囊膜的通透性。方法:采用FITC标记的不同分子量的葡聚糖(FD)和IgG与微囊共孵育,观察形成的激光共聚焦图像。结果:平均分子量为71和167kDa的FD及分子量为150kDa的IgG均不能扩散进入微囊内,而平均分子量为12和20kDa的FD则可自由扩散进微囊内,平均分子量为40kDa的FD可部分扩散进微囊内。提示微囊膜的截割分子量在40~71kDa之间。利用LSCM的时间扫描功能可动态观察FD12向单个微囊内的扩散情况,表明较小直径微囊内FD12增加的速度明显快于直径较大的微囊。包囊细胞和含血清的培养液对微囊膜的分子截割范围和FD12向微囊内的扩散速度无明显影响。结论:我们制备的APA微囊既可允许小分子的营养物通过,以满足微囊内细胞的生存需要,又能截割71kDa以上的大分子物质,起到免疫隔离作用。利用LSCM技术可简便易行地测定微囊通透性  相似文献   
38.
糖尿病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流行病学及干 预效果两方面综述了糖尿病中不同的代谢状志异常,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本文报告30例甲亢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血清 Na、K、Cl 的测定结果。血浆心钠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 Na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 K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血 Cl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中15例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5周后,血浆心钠素和血 Na 显著下降,血 K 显著上升。血清 T_3与血浆心钠素、血浆心钠素与24-h 尿量呈正相关。本文对甲亢患者血浆心钠素、电解质变化的机理、相互关系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最近7年,人们对于在急症患者中加强血糖控制日益关注并已应用于临床.Van den Berghe等2001年的研究结果证实,给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留观3天以上的急症患者静脉点滴胰岛素使血糖保持完全正常,可使死亡率减半,病情改善.同一组作者所做的第二次研究发现,该方法对内科ICU患者的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