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谈财务部门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地坛医院开展绩效管理已经3年,财务部门通过不问断地实施医院和科室两级全成本核算以及预算管理等,细化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深化岗位评价,协助科室对反馈信息加以分析和应用,使财务核算与绩效考核有机衔接在一起,业务科室实现了支出合理、收入结构优化、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临床上皮损表现为红斑鳞屑的蕈样肉芽肿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的特征.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皮肤科门诊的收集蕈样肉芽肿患者6例,年龄7~73岁,病程1~5年;男4例,女2例;斑片期2例,斑块期3例,肿瘤期1例.均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及相关检查确诊.RCM观察6例蕈样肉芽肿患者各3处皮损,选取1处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发现角化过度,棘层混乱,基底层色素环折光减弱,表皮内可见散在分布的单个圆形或类圆形的高折光细胞,真皮乳头环内可见少许炎细胞浸润.少数可见低折光的,圆形至椭圆形的细胞聚集形成的一个囊泡样结构.这些RCM特征与其组织病理对照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RCM可能作为蕈样肉芽肿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3.
本文阐述新时期军区总医院明确功能定位的意义;探讨新时期军区总医院功能定位的评价指标,提出以基地化模式打造医教研一体化平台、以产业链模式构建医疗全流程服务平台、以集约化模式推进学科技术和人才建设等实现功能定位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外用他克莫司与卤米松自身对照、两者联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选择对称或者相近部位皮损,分别给予他克莫司2次/d,卤米松1次/d,卤米松采用2周停1周的间歇疗法。8例给予他克莫司与卤米松联合治疗,他克莫司2次/d,卤米松1次/d,卤米松采用2周停1周的间歇疗法。治疗前后测量皮损面积并拍照,用于疗效对照。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靶皮损改变。结果他克莫司和卤米松自身对照、联合治疗三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起效时间相近,且病程≤12个月的疗效高于病程12个月患者。两药治疗病程≤12个月疗效及病程12个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稳定期白癜风,卤米松有效率高于他克莫司。两药治疗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有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联合治疗对进展期白癜风皮损有较好的疗效。两种药物治疗有效的皮损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可见皮损处基底层数量不一的高折光度树突状细胞,分布于毛囊或毛囊之间。结论他克莫司与卤米松、联合治疗均可以有效治疗白癜风,联合治疗并不能明显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βG基因/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前体药系统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βG,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入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检测其表达及β-G前体药对转基因细胞的增殖阻断作用。结果 经G418筛选后的阳性细胞克隆,为高表达βG的胆管癌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原位杂交等证实了pDOR-βG在转基因细胞中的表达;四唑蓝(MTT)比色试验测定β-G前体药对QBC939-pDOR-βG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β-G前体药浓度为0.292g/L时,其抑制率为67.6%。QBC939-β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βG基因/β-G前体药系统是一种新的自杀基因系统,可作为胆道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调查淮阴市1996年和1998年医疗照射频率。方法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我国`九五'期间对受检者医用照射调查工作的通知"。结果 淮阴市1996年和1998年医疗照射频率均为每千人口157人次,X射线透视人次占年总受照人次数52.87%和48.08%。结论 各类放射学工作量仍以X射线透视检查为主。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热疗与放疗、化疗的二联或三联组合,探讨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方法: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3组,放热疗组21例,放疗全程配合热疗,放疗总剂量56-64Gy/5.6-6.4周;热疗每周2次,共4-10次。热化疗组23例: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MVP)方案化疗4-6周期,每周配合热疗2次,热化疗同时进行。热放化疗组20例:放、热、化疗同步进行,放疗总剂量50-60Gy/5-6周,全程低剂量顺铂(DDP)化疗;热疗每周2次,与化疗同时于放疗后15min内进行;放疗后为常规分割照射,热疗时间为60min,间接测量瘤周温度41.5-43.5℃。比较3组客观疗效、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症状改善、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功能状态提高率分别为热放化疗组85.0%、80.0%,85.0%;热放疗组61.9%,81.0%,85.7%;热化疗组56.5%,39.1%,39.1%。有效率三联与二联比较P<0.05。3组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放疗、化疗、热疗综合治疗中,近期疗效三联综合方案优于二联,不增加副反应,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38.
嗜铬细胞瘤1886年由Franel首先报道,1921年由Pick命名为嗜铬细胞瘤。国内最早在1953年由文土域所报道。过去一直认为本病属罕见疾病。据交感神经节切除治疗高血压探查肾上腺发现有0.5%为本病。近年来由于生物化学的进展,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临床获得诊断的病例大大增多。因为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并发症有无,病体儿茶酚胺分泌的持续性或间断性等,致使本病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类型,易与多种疾病混淆。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与认识,谈谈与其它疾病的鉴别问题。正本病须与高血压鉴别前者表现的高血压有持续发作性与阵发性两种…  相似文献   
39.
40.
活体肝部分移植术中移植肝的灌洗和修整史宪杰窦科峰李开宗管文贤高志清付由池岳树强张新海戴辉Subjectheadingslivertransplatation;irigation;tissuedonors主题词肝移植;冲洗法;组织供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