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60篇
  免费   7031篇
  国内免费   4162篇
耳鼻咽喉   682篇
儿科学   971篇
妇产科学   410篇
基础医学   3879篇
口腔科学   1308篇
临床医学   7930篇
内科学   6060篇
皮肤病学   773篇
神经病学   1478篇
特种医学   3015篇
外科学   5596篇
综合类   19635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7411篇
眼科学   813篇
药学   8090篇
  99篇
中国医学   7634篇
肿瘤学   3055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868篇
  2022年   2322篇
  2021年   2714篇
  2020年   2447篇
  2019年   1240篇
  2018年   1396篇
  2017年   1995篇
  2016年   1436篇
  2015年   2617篇
  2014年   3341篇
  2013年   4190篇
  2012年   6383篇
  2011年   6638篇
  2010年   6265篇
  2009年   5442篇
  2008年   5490篇
  2007年   5329篇
  2006年   4805篇
  2005年   3784篇
  2004年   2528篇
  2003年   2180篇
  2002年   1620篇
  2001年   1564篇
  2000年   1204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UCHL-1、L26及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1(LMP-1),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及EB病毒转化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EBERs。结果:21例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EBERs5例阳性的(23.8%),其中给内淋巴瘤3例,肺和胃肠淋巴瘤各1例。阳性细胞约占肿瘤细胞的10%~70%。5例EBERs阳性病例中仅1例表达LMP-1,为结内淋巴瘤。结论: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可能与EBV的感染有关,LMP-1的阳性率较EBERs低。  相似文献   
72.
金师医德高尚,为人谦恭,医术精湛。学术上崇尚仲景学说,认为经典著作是中医专业知识的基础,是祖国医学的本源。临床上,不论古今中西及民间草药、名家单方,凡活人之术,金师都俱收并蓄,不肯轻弃。对岳美中治疗肾炎的特色颇为推崇,对岳氏治肾炎初期发汗利水,中期补气健脾,后期温肾利湿法非常重视,常用岳氏的芡实合剂治疗慢性肾炎,脾肾两虚,  相似文献   
73.
胃癌和胃癌前病变Cx43、PC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间隙连接蛋白 Cx4 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探讨 Cx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运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Cx4 3、PCNA在 70例原发性胃癌 ,6 2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 16例正常胃粘膜中表达规律。 结果  Cx4 3在正常胃粘膜 ,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0 % ,83.9%和 17.1% ,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Cx4 3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 (P<0 .0 1)。胃癌前病变、胃癌组中的 PCNA较正常胃粘膜组增高 (P<0 .0 1)。 Cx4 3表达与 PCNA呈负相关 (P<0 .0 1)。 结论  Cx4 3表达降低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Cx4 3可做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4.
肝细胞癌SCT表现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细胞中nm2 3 H1基因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和其与SCT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 3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病例 ,观察其SCT表现特征 ,如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和强化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nm2 3 H1基因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细胞癌细胞中 ,nm2 3 H1阳性 2 1例 ,阳性率为 5 8.3 % ,转移高危组 (子灶、门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 )nm2 3 H1基因的表达低于转移低危组 (P <0 .0 5 ) ;C erbB 2基因阳性 2 2例 ,阳性率为 71.1% ,C erbB 2基因的表达在中等大小肝癌组表达高于小肝癌组和大肝癌组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的SCT表现与nm2 3 H1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32P放射性支架对兔髂动脉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以化学镀法制备^32P放射支架,与普通支架配对后,随机植入兔双侧髂动脉,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0d血管造影观察动脉狭窄程度,病理组织学观察内膜面积及管腔内径的变化。结果:术后30d,两种支架植入后的动脉最小腔径(MLD)均较术后即刻显著减小,放射性支架组的ML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其后期丢失、丢失指数、狭窄程度3项指标则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种支架植入均使血管内膜增生;放射性支架侧血管管腔面积显著大于对照侧(P<0.05),而其新生内膜面积显著小于对照侧(P<0.01)。两种支架植入后对支架边缘部位均无影响。结论:化学镀法制备的新型32P放射性支架安全有效,较低的放射活度即可有效防止支架内狭窄;短球囊扩张支架可能会避免边缘部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LGA)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与腺样囊性癌(ACC)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例PLGA与10例ACC进行分析。结果;PLAC的特点是组织学上具有细胞形态的一致性与组织结构的多形性;免疫级化染色呈阳性或部分阳性反应,与ACC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光镜下组织结构的多形性是鉴别PLGA与ACC的重要指征;免疫组化对二者的区分意义不大;均起源于闰管储备细胞是导致二者相似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猪20只,体重(23.0±2.5)kg,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静注10mg.kg-1硫喷妥钠后,气管插管,静点琥珀胆碱和芬太尼控制呼吸,维持麻醉.T3~4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分组分别硬膜外注射0.5%布比卡因和生理盐水各2ml,15min后结扎左冠脉前降支40min.分别在给药前和结扎40min时、开放后1h、3h、5h抽取右心房血,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浓度.给药前所测定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作为基础值.结果Ⅱ组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Ⅰ组HR、MAP和CVP分别下降22%、25%和28%.两组再灌注后1h、3h及5h 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逐渐升高,且均显著高于给药前和结扎40min.Ⅰ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而6-keto-PGF1α组内组间比较,变化趋势与TXB2恰相反.Ⅰ组有1只因室颤而死亡,Ⅱ组有4只(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TXB2和6-keto-PGF1α有一定关系,高位硬膜外阻滞通过调节缺血/再灌注后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22例脑肿瘤和12例脑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脑肿瘤CD3^ 、CD4^ ,CD10^16 56和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胶质瘤组较其余两组明显下降。34例患者术后4期CD3^ ,CD4^ ,CD16 56^ 比值均发生变化。胶质瘤组在术后1至2周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术后3至4周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脑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且恶性胶质瘤较良性肿瘤更为明显,手术应激能导致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脑肿瘤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至逐渐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79.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24.4岁,平均随访2年6个月;手术均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钢板固定15例,交叉克氏针固定11例,单纯螺丝钉固定15例;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方法评价手术结果。结果:两部分外科颈骨折优良率为64.7%,无头坏死及不愈合,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切开复位的满意率较低。结论:两部分骨折和三部分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但尽量避免使用钢板;对四部分骨折,内固定满意率较低且肱骨头坏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对单纯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防护作用。方法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置于低氧环境(95% N2/5% CO2)6 h,复氧再培养直至72 h,复氧后0.5 h培养液内分别给予不同钾通道阻断剂,用细胞计数及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低氧/复氧诱导培养海马神经元出现迟发性死亡;四乙铵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通道)阻断剂iberiotoxin(IbTX)可完全消除低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死亡(P<0.001);A型钾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不能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免于死亡(P>0.05)。结论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和IbTX能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提示某些类型的钾通道尤其是BK通道活动增强可能参与了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