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全球每年约有 1 千万的新发梅毒病例[1],而在确诊的一期或二期男男性行为 (MSM)梅毒患者中大约有 10.5%合并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2].近几年,我国梅毒和 HIV 共感染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MSM群体中梅毒合并HIV感染的发病率大约为 2.7%[3].梅毒与 HIV 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疾病进展的作用,临床上会表现出较严重的症状或不典型的特征,其中常规苄星青霉素治疗的失败率、治疗后血清出现复发率以及梅毒血清反应假阴性率等指标均较没有合并 HIV 感染的梅毒患者高.本文就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收治的 3 例HIV感染合并三期梅毒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AIDS病人的外周血CD4+T细胞与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关系。方法检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对检测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红蛋白下降越多,CD4+T细胞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白细胞也有一定程度下降,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小板的下降不明显。结论 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高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颈椎病前路融合术后颈椎活动度下降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在进行脊髓减压并提供稳定的同时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方法 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对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显微减压后椎间植入Bryan人工颈椎间盘,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度良好,1例术后发生短暂声音嘶哑,无手术死亡率.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植入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开辟了新的手段,在提供颈椎稳定的同时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的良好活动度,把握严格的适应证和手术技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某卒十区36名MSM为对象,以行为量表测试和定性研究方法测定、分析并掌握该群体的HIV危险行为特点、社会环境状况及埘危险性行为暴露的观点。采用Nvivo8.0软件整理、分析采集的信息,并依照扎根理论对信息资料进行3级编码后进一步归纳和提取数据。结果36名被调查人群的HIV危险度评分为8.08+2.46分,其中72%人群位于中分段(5~10分)、19%人群位于高分段(≥10分);其SSQ评分为32.38±5.99分,低于大学生和流动人群的评分。定性分析显示,该MSM群体HIV危险度的促进因素归属于11条关键信息和4个范畴,包括①对艾滋病的恐惧程度降低;②男性角色和不确定型性倾向;③社会支持度低;④在性行为发生环境,安全套可及性不够。结论MSM人群的AIDS/HIV干预措施有待深入研究.基于AIDS恐惧体验、社会支持、安全套发放方法的社区干预模式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76.
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在抵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应答的前提是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病毒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进行识别,发生受体配体反应,进而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病毒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77.
漏斗胸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手术被认为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自从1998年Nuss等[1]报告了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手术经验以来,微创成为外科矫治漏斗胸的趋势,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报道也逐年增多.现有文献多为漏斗胸术后近期的功能、并发症及外观报道,中期(Nuss术后1年至拔除矫形板后3个月)[2]及远期的疗效报道较少.本组对41例已拔除矫形板的漏斗胸患者进行胸壁外观及手术后心理、生理功能方面的随访,并结合患者相关资料做进一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郑坚峰)(陈思源)ObservationsonTherapeuticEffectsofHuangdanDecoctionandTripterygiumWilfordiiCompoundTabletonMembranousGlomerulonephr...  相似文献   
79.
概述了当前大型医用设备采购的管理现状、认证流程及决策工具,以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采购CT和MRI的决策为例,构建了新的采购论证流程,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设备的经济效益,利用数学模糊分析法分析设备的综合效益,为大型医用设备采购决策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早期疗效。方法5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显微镜下手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术50例,前路脊柱内镜下手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术2例,前路显微镜下减压后椎间植Bryan人工椎关节盘2例。结果随访进行6~48个月(平均2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52例,占96.3%。52例植骨者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2例Bryan人工椎关节盘植入者,术后6个月及1年X线平片随访显示:颈椎过曲、过伸运动及生理曲度良好,与自体椎体融合良好。术后症状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缓解但无加重者2例。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不同方式各有其适应证,应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进行仔细的显微操作技术,可以更加充分减压并减少对脊髓的损伤,取得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