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81.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54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评估早年创伤情况,贝克抑郁自评问卷相关条目评估自杀倾向,运用M ann-W h itney非参数检验和B 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早年创伤与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情感虐待分量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情感虐待分(β=0.410,P〈0.001)和贝克抑郁自评问卷总分(β=0.134,P〈0.001)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方程的预测准确率为81.1%。结论抑郁症患者有较多早年情感虐待经历;早年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密切相关,可能增加患者自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4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54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评估早年创伤情况,贝克抑郁自评问卷相关条目评估自杀倾向,运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早年创伤与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症组与对照组情感虐待分量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情感虐待分(β=0.410,P<0.001)和贝克抑郁自评问卷总分(β=0.134,P<0.001)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方程的预测准确率为81.1%.结论 抑郁症患者有较多早年情感虐待经历;早年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密切相关,可能增加患者自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3.
毛叶萌  易正辉  晁愚  张昕 《中国现代医药》2009,26(12):1030-1034
目的 评价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HAMD-17项评分≥17)且经过帕罗西汀4周治疗仍未缓解(HAMD-17项评分≥14)入组,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解郁汤治疗组(实验组)及帕罗西汀继续治疗组(对照组),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及副反应量表(TESS)判断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 符合方案集(PP)病人60例,实验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和67%,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2,4,6,8周HAMD-17总分及各因子均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HAMD总分在治疗4,6,8周存在显著差异,而各因子均分比较发现,阻滞分因子分在治疗8周存在差异,睡眠障碍分在6及8周存在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4、6及8周LSR评分显著降低(P<0.01);两组之间比较,LSR在治疗6及8周存在差异。TESS评分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解郁汤合并帕罗西汀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更有效,主要表现在改善阻滞、睡眠障碍及生活满意度上,而且安全性高,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8月上海市11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饮酒史)及临床资料[首发年龄、病程、服用抗精神病药情况、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代谢综合征(MS)标准...  相似文献   
85.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探讨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2型受体(NTRK2)基因rs1187272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19例正常对照者进行NTRK2基因rs1187272的分型,并进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比较。结果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NTRK2基因rs1187272多态的等位基因分布(χ2=1.78,df=1,P>0.05)和基因型分布(χ2=1.01,df=2,P>0.05)无明显差异;男、女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χ2=2.70,df=3,P>0.05)和基因型分布(χ2=4.72,df=6,P>0.05)也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发病年龄组之间,NTRK2基因rs1187272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布(χ2=5.53,df=1,P=0.02)存在显著差异,在早发病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NTRK2基因rs1187272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4.38,df=1,P=0.04)。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NTRK2基因rs1187272多态性与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25岁)存在关联,其可能是早发精神分裂症的易...  相似文献   
86.
关于微RNA(miRNA)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就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精神分裂症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4例精神分裂症伴高LDL-C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31例)和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33例),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入组时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LDL-C、空腹血糖、腰围、体质量的测量,评定患者的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与入组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体质量、腰围、LDL-C与入组时比较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第6、8周末研究组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体质量、腰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改善精神分裂症伴高LDL-C血症患者的代谢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8.
利培酮治疗躁狂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躁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利培酮组30例,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30例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Young氏躁狂量表(YM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了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利培酮组、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治疗第2、4、6、8周末YMRS、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6、8周末TESS总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不良反应较单用利培酮组明显增多,尤其是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更甚。结论:单用利培酮治疗躁狂症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利培酮的早期症状改善能否预测后期疗效.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利培酮治疗,在疗后1、2、4、8和12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DPRS),对其减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疗后2周的BPRS总分减分率与疗后4、8、12周的减分率之间有极显著相关,疗后2周BPRS减分率≥20%者4周显效率比<20%者显著为高.结论:利培酮的早期反应可预测后期疗效.  相似文献   
90.
难治性抑郁症认知性电位P_(300)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性电位P300特点,探讨其认知功能缺陷可能的电生理学机制. 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刺激采用纯音"Oddball"诱发模式,对5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52名正常人进行了认知性电位P300检测. 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难治性抑郁症组P300基本波形变异大,稳定性差.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难治性抑郁症组的非靶指标均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非靶N1潜伏期t=3.970,P<0.01,波幅t=-2.524,P<0.05;非靶P2潜伏期t=3.263,P<0.01,波幅t=-3.937,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难治性抑郁症组的靶指标除了靶P2和靶N2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表现为潜伏期显著延长和波幅显著降低(靶N1潜伏期t=4.790,P<0.01,波幅t=-2.151,P<0.05;靶P2潜伏期t=4.692,P<0.01;靶N2潜伏期t=9.601,P<0.01;靶P3潜伏期t=9.935,P<0.01,波幅t=-5.680,P<0.01). 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领悟等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P300有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特定的脑电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