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 评价自主研制的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膜动物体内原位置换后的早期实验效果。方法 选用厚度0.1 mm经磷酰胆碱表面接枝的超微孔ePTFE材料制作成三叶自膨式介入心脏瓣膜。雄性绵羊7只,体质量(27.2±1.2)kg,全麻右侧开胸,右室近心尖处缝荷包,将人工瓣膜经导管从右室心尖送入肺动脉瓣行原位置换。术后即时通过心血管造影、右心导管检查,术后4周通过经胸心脏超声、右心导管检查对介入瓣膜功能进行早期评价。结果 7只羊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时心血管造影提示人工瓣膜位置满意,开闭良好。1只羊因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于术后16 d死亡,其余6只羊随访4周状况良好。术后4周经胸心脏超声提示人工瓣膜工作正常,无明显血栓或赘生物,4只羊无明显反流,2只羊微量反流。右心导管检查提示术后即时人工瓣膜峰值跨瓣压差为(6.0±2.2)mmHg (1 mmHg=0.133 kPa),术后4周为(9.5±2.7)mmHg,且术后4周与术前[(3.5±1.0)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微孔ePTFE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经右室心尖入路置入成功率高,人工瓣膜早期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癌根治术后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治疗(TACE)对微血管侵犯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76例医院收治肝癌根治术后行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患者有无微血管侵犯分为观察组(有微血管侵犯,31例)与对照组(无微血管侵犯,45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并通过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观察影响肝癌根治术患者术后TACE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发现,性别、肿瘤数量是影响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TACE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量是影响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TACE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数量是影响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TACE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肿瘤数量多的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进行TACE治疗无法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比较血流导向装置与传统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70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支架类型,分为血流导向装置组(n=21)和传统支架组(n=49),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4.4±1.82)个月。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显示,血流导向装置组、传统支架组均能达到较高的动脉瘤闭塞率(93.3%vs. 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流导向装置组相较于传统支架组,围手术期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0 vs. 6.1%),并且血流导向装置组复发率也低于传统支架组(0 vs. 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流导向装置与传统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均可行并且安全有效,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短期并发症及再治疗发生率更低,手术时间短,但对于患者长期的并发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1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口唇紫绀12年人院.查体:口唇及指端紫绀,杵状指,四肢末梢氧饱和度85%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心率80次/分,律齐,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双期连续性3/6级吹风样杂音.胸片示:心尖部位于右侧,右隔下可见胃泡影.  相似文献   
16.
真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的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心脏手术的开展、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以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危险因素及病原学也发生相应变化。与细菌性心内膜炎相比,除了赘生物大、动脉栓塞发病率高外,该病临床表现并无特殊,其早期诊断相对困难。目前诊断仍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或赘生物培养。虽然新型抗真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病死率仍然很高。该病最佳治疗为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原代人心包间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将心包组织标本剪切成1 mm×1 mm×1 mm大小,采用Ⅱ型胶原酶与透明质酸酶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培养获得细胞。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倍增时间,应用流式细胞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接种24 h后有细胞贴壁生长,10 d左右细胞融合,可进行传代培养。细胞呈梭形或纺锤样外观,细胞核明显、核仁清晰、核质比例大。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D4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K(-)、vimentin(+)、α-SMA( )。10例心包组织采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细胞,其中8例获得成功。结论 本方法可高效地分离、培养原代人心包间质细胞,为缩窄性心包炎体外研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房颤对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不合并其他瓣膜手术)的961例18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54)和无房颤组(n=90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情况及术后早期结果,分析房颤对早期预后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患者年龄高(P<0.001)、NYHA心功能Ⅳ级比例高(P=0.039)、左室射血分数低(P=0.017)、合并肺动脉高压比例高(P<0.001)。房颤组在术后早期死亡率、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低心排综合征、心脏骤停或室颤、急性肾衰竭发生率等方面均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NYHA心功能Ⅳ级、房颤、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是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房颤对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预后有不良影响,房颤患者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有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19.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是小儿沙门氏菌感染常见病。全年均有发生,以.6-9月发病率最高,绝大多数的患儿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作者收集1992-1993年住院病入中113例使用药物氟报酸灌肠明显提高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患儿均为大便培养确诊者。为113例:男50例,女63例,年龄且~6月50例,7~12月38例,13月~2岁18例,2岁u上7例。对照组97例:男50例,女47例,年龄l~6月38例.7~12月29例,13月~2岁20例,2岁以上10例。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助消化药,脱水者不禁食,给予静脉补液纠…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Severe aortic regurgitation is a rar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Behcet’s disease,but the valve detachment after valve replacement presents challenges to cardiac surgeons.Methods Five patients with prosthetic detachment af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ttributable to Behcet’s disease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between January 2007 and December 2010.These 5 patients (all male) were from 24 to 50 years of age (mean,38.8 ± 9.8).Mean follow-up duration from index operations was 19.2 ± 12.5 months (range,3-36 months).Results There was no early death and pseudoaneurysm of the aortic root occurred at index operations.But one patient suffered Ⅲ° AVB and had pacemaker implanted.All the patients were administere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ies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 Modified Bentall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may be helpful for the patients with valve detachment after valve surgery due to Behcet’s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