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前瞻性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33例(36例次)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均行CDFI、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并行HE染色。将术前CDFI结果分别与相应层面HRMRI及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CDFI设定易损斑块标准:低回声、中等偏低回声不均质斑块;斑块形态不规则、纤维帽不完整或斑块内见血流信号。CDFI设定稳定斑块标准:斑块表面光滑、纤维帽完整、中等回声及强回声均质斑块。结果 CDFI与病理学比较评估易损斑块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6.6%,阴性预测值为71.4%;HRMRI与病理学比较评估易损斑块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62.5%。CDFI与HRMRI评估斑块易损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915,P<0.01)。结论 CDFI可以准确识别易损斑块,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进一步了解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传播能力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进行传播。方法 H7N9病毒感染小鼠后与同居小鼠合笼,研究同居小鼠的临床变化指征、病毒复制情况、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病理变化。以同居小鼠分泌物接种其他小鼠,观察同居小鼠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病毒。结果 H7N9病毒可以在肺组织、肠组织和脑组织中复制,并可以在同居小鼠中传播。H7N9病毒感染小鼠其咽、眼分泌物以及粪便均具有感染性,其中尤以咽拭子的传播风险最高。结论 H7N9病毒可以不通过适应就感染小鼠,并引起小鼠间传播。被感染小鼠分泌物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113.
114.
严重骨盆骨折的初期救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复杂性骨盆骨折的诊断分类和急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3例复杂性骨盆骨折的初期救治情况。结果 22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 严重骨盆骨折的正确分类对急诊处理具有指导作用。多学科合作、多种外科手段综合运用,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及时修复损伤器官、骨外固定器固定骨盆环,是提高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5.
我科自1987年7月至1989年6月,在B超导引下进行肾活检术107例,成功106例,成功率99%。作好肾活检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保证肾穿刺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均具一定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07例中,男84例,女23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7岁。其中肾病练合征56例,慢性肾炎25例,急性肾炎6例,隐匿性肾炎5例,狼疮性肾炎9例,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测试气管插管法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恒河猴的优势效果及疾病分析,为有效感染恒河猴、制备H5N1疾病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人源H5N1病毒液经气管插管滴入恒河猴上呼吸道进行感染,观察感染恒河猴的临床表现,每天采集咽拭子、鼻灌洗液,在感染前2 d感染后第3、5、7天采血,感染后第3和7天分别解剖1只恒河猴,取支气管淋巴结、肠淋巴结、鼻甲、心、肝、脾、肺、肾、肠、气管、脑及血液进行病毒分离、核酸载量检测和血常规测定。结果感染后第2天恒河猴出现食欲下降,活动减少,并伴有一过性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下降。咽拭子、鼻灌洗液、肺、心、气管、脑、肝、肾、肠和血液中都能分离到H5N1病毒。结论气管插管法接种H5N1病毒能有效感染恒河猴,并在猴体内多组织中分离、检测到病毒,为制备完善的H5N1模型和检测指标确定、进一步研究H5N1病毒的致病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建立H5N1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甲型H5N1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动物模型[1-3]。方法 H5N1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2004病毒以103和104 TCID50滴度分别感染雪貂。对4~10月龄去势雪貂经兽用氯胺酮轻度麻醉后进行滴鼻感染,每个稀释度接种3只雪貂,感染后第5天安乐处死。感染后每天记录雪貂一般临床变化。感染前0 d采集鼻甲骨活检,感染后1~5 d鼻甲骨活检检测病毒载量和病毒滴度。处死时取雪貂气管、肺、心、肝、脾、肾、小肠、脑组织作病毒滴度检测和病理检查。结果 H5N1103和104 TCID50的病毒分别感染雪貂,雪貂死亡都率在33%。103TCID50和104 TCID50病毒分别感染雪貂,动物都出现持续3 d体温升高,104 TCID50组出现超过20%的体重下降。上呼吸道排毒呈现上升趋势,并可在除呼吸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病毒。感染的雪貂病理表现为重度肺炎。结论雪貂感染H5N1病毒株后在临床表现、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方面的检测都可以证实雪貂感染H5N1病毒动物模型已建立,104 TCID50病毒滴度是一个建立感染动物模型比较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对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并探讨可能的原因。方法四种免疫状态的小鼠,无菌BALB/c小鼠,SPF级BALB/c小鼠,SCID小鼠和nude小鼠,以10 TCID50的禽流感病毒50 μL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存活率,各组织脏器的病毒分布,肺组织的细胞因子变化和肺组织病理病变。结果四种小鼠均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无菌小鼠对禽流感病毒H5N1的易感性最低,存活率最高。并且病毒在无菌鼠体内病毒的复制水平最低,细胞因子TNF-α,IL-12,MIP2,GATA3,IFN-a/β在感染后表达水平最低,其中第7天最低。结论无菌小鼠能感染禽流感病毒,但是相比较SPF级BALB/c小鼠,SCID小鼠和nude小鼠,其易感性最低,可能与病毒在组织内的低复制和细胞因子的低表达均有关。  相似文献   
120.
吕琦  胡玉兰  王天鹏 《吉林医学》2011,(36):7694-7695
目的:比较使用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正畸治疗后疼痛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固定正畸治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对照组使用传统直丝托槽矫治,采用VAS评分表评估治疗后6 h及第1~7天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初始正畸疼痛发生率为68.9%,对照组为89.6%;观察组初始正畸后6 h及第1~6天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锁托槽正畸治疗可降低患者初始疼痛发生率,减轻正畸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